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题3-1〕(1)算术平均误差:δ_Ⅰ=3.6、δ_Ⅱ=3.6;(2)标准偏差:σ_Ⅰ=3.9、σ_Ⅱ=6.2。〔习题3-2〕无周期性系统误差,无累进性系统误差。〔习题3-3〕(1)串联总电阻:R_串=5000Ω、绝对误差±5Ω,相对误差0.1%;(2)并联总电阻:R_并=200Ω,绝对误差±0.2Ω,相对误差0.1%。〔习题3-4〕相对误差3.2%。〔简解〕(1)测50mV时,毫伏表的基本误差为:γ_1=仪表满量程示值/测量值×仪表引用误差=100/50×1.5=3%;(2)温度附加误差:  相似文献   

2.
1 测定某矿样中CaO含量时,得如下数据:37.45%,37.20%,37.50%,37.25%,37.30%,计算此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和标准差,写出正式报告。解=37.45 37.20 37.50 37.25 37.30/5=37.34%=(sum from i=1 to n |d_i|)/n=(0.11 0.14 0.04 0.16 0.09)/5=0.11%S=(sum from i=1 to n d_i~2/(n-1))~(1/2) (((0.11)~2 (0.14)~2 (0.04)~2 (0.16)~2 (0.09)~2)/(5-1))~(1/2) =0.13%分析报告:n=5.=37.34%,S=0.13%对于误差和偏差、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含义要清楚。2 下列各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是几位?  相似文献   

3.
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发现一个奇怪又极为普遍的现象: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年代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某一阶段出现的一些错误,几乎是完全相同的。比如:0.5小时=50分,80×0=80,3/4+3/4=6/8,0.8999>0.9,7-3(1/2)=4(1/2),100增加10%,再减少10%,仍然是100,等等。这些错误一般发生在那些对知识不求甚解的学生身上,而且很不容易纠正。  相似文献   

4.
例1:将分数1/5、3/4、7/50、11/20化为小数。 1/5=1×2/5×2=2/10=0.2. 3/4=3×25/4×25=75/100=0.75. 7/50=7×0/50×2=14/100=0.14. 11/20=11×5/20×5=55/100=0.55. 小学数学第八册89页写道: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或5,就能化为有限小数。其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如例1.应用分数基本性质将这些分数化为分号是10、100、1000……的分数(即十进分数,再改写为小数(注意:教材上是称:将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化为小数);第二种方法如教材第89页例3。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看下面的两个例题: 例1、两电阻R_1、R_2并联,若R_1=630欧,R_2=70欧,求总电阻。解:由1/R=1/R_1+1/R_2得 1/R=1/(630)+1/(70)=1/(63) ∴ R=63(欧) 例2、电阻R_1=200欧,R_2=50欧,求并联时的总电阻。解:由1/R=1/R_1+1/R_2得  相似文献   

6.
三、解答题(17)解:原不等式甘f、/兰兰一。<2 t、/h一1叫>一2’(~%/2x-101 0 r2z一≥ t2x一1<(z 2)‘铮£毛札哇①②·.‘②{:一2≥。.,:=争1f。2:x一-61;~> 50<。=争 b一1>(z一2)。。∽一眦帕相似文献   

7.
用朗道———德文希尔理论研究了非平衡双轴失配应变对单畴外延钛酸锶钡(BST)薄膜相变的影响,得到了室温下生长在四方基底上的BST50/50薄膜的“失配应变—失配应变”相图和能量图。结果表明在BST50/50薄膜中由于非平衡双轴失配应变的作用,出现了两个在平面内的四方铁电相,即:a1相(P1≠0,P2=P3=0)和a2相(P2≠0,P1=P3=0),而这在平衡失配应变下是不存在的。室温下,非平衡失配应变在一定范围内不能使BST50/50中的顺电相消失。  相似文献   

8.
利用配对法 巧解高考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考试题的解法,对高考复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配对的方法,可以获得一些高考题的巧解。下面举例说明配对法在解高考题中的应用。 一、和式配对 例1 sin20°cos70° sin10°sin50°的值是( ). A.1/4 B.3~(1/2)/2 C.1/2 D.3~(1/2)/4 (1993年全国高考理科试题) 分析:本题原型见高中《代数(必修)》上册P.190,3(3)题。根据该题的特点,可以利用和差角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和cos(α±β)=cosαcosβ于sinαsinβ配对解之。 解:设a=sin20°cos70° sin10°sin50°, b=cos20°sin70° com10°cos50°. 则 a b=sin90° cos40°=1 cos40°, ① b-a=sin50° cos60°=1/2 cos40°. ② 由①一②得 2a=1/2,即a=1/4.故选A.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两个复数的积(或商)的辐角,等于这两个复数的辐角之和(或差)。这一性质虽然简单,但用它来解决反三角函数问题却新颖别致,具有独到之处。请看如下例题。一、计算反三角函数值例1 计算 arcsin1/10~(1/2) arcsin1/26~(1/2) arccos7/50~(1/2) arccos8/65~(1/2)。解:设arcsin1/10~(1/2)=α,arcsin1/26~(1/2)=β,arccos7/50~(1/2)=θ,arccos8/65~(1/2)=φ,易知α,β、θ、φ∈(0,π/4),故α β θ φ∈(0,π)。又α=arg(3 i),β=arg(5 i),θ=arg(7 i),φ=arg(8 i),故得  相似文献   

10.
教材中,计算并联电路等效电阻R的公式是:(1/R) =1/R1+1/R2+1/R3……+1/Rn.倘若电路中有多个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值的计算较麻烦.例题有四个电阻,其电阻值分别为R1=30Ω、R2=50Ω、R3=150Ω、R4=75Ω.求这四个电阻并联的等效电阻值?  相似文献   

11.
我在上初二物理《运动和力》一章的习题课中,选择了这样一道习题: 某通讯员骑自行车从队尾追到正在行进的队头去。已知队伍的行进速度为1米/秒,通讯员的速度为2米/秒,队伍长100米。求通讯员从队尾追到队头所花的时间。有部分同学是这样解这道题的。以队头为参照物,那么s=100米,通讯员相对于队头的速度:υ=2水/秒-1米/秒=1米/秒。据公式t=s/υ得t=100米/(1米/秒)=100秒。有没有其它的解法呢?也有为数不少的同学用另一种方法解: 通讯员走100米所花的时间t_1=100米/2米/秒=50秒。在这50秒时间内,队头走的路程为1米/秒×50秒=50米。  相似文献   

12.
《新高考》2007,(10)
第Ⅰ试1.D2.A3.C4.A5.B6.B7.B8.C9.A10.D11.End If12.y=-x 413.2514.215.4216.S2=mS1,S椭圆=πab17.(1)因为tanB=csionsBB,cosB=a2 2ca2c-b2,而tanB=a2 3ca2c-b2,可得sinB=23.(2分)因为B为锐角,所以B=60°.(4分)(2)sin(B 10°)[1-3tan(B-10°)]=sin70°[1-3tan50°](6分)=sin70°1-3·csions5500°°(10分)=sin70°·cos50c°o-s503°sin50°=2sin70°·sin(c3o0s°5-0°50°)(12分)责编/朱凌燕顾俊邮箱/gujun071001@163.c44高三语数外=-2sins2i0n°4c0o°s20°=-1.(14分)18.(1)根据俯视图可知,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且A1H⊥…  相似文献   

13.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参考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sin a COS β=1/2[sin(a+β)+sin(a-β)]cos a sinβ=1/2[sin(a+β)-sin(a-β)]cos a COS β=1/2[cos(a+β)+cos(a-β)]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研》2007,(8):43-4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x>1"是"x~2>x"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若函数 f(x)=2sin(ωx φ),x∈R(其中ω>0,|φ|<π/2)的最小正周期是π,且 f(o)=3~(1/2),则 ( )A.ω=1/2,φ=π/6 B.ω=1/2,φ=π/3 C.ω=2,φ=π/6 D.ω=2,φ=π/33.直线 x-2y 1=0关于直线 x=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  相似文献   

15.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参考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sin a cos β=1/2[sin(a+β)+sin(a-β)] cos a sin β=1/2[sin(a+β)-sin(a-β)] cos a COS β=1/2[cos(a+β)+cos(a-β)]  相似文献   

16.
一、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 1.百分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示形式。比如,40%=40/100=2/5.  相似文献   

17.
特殊口算是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一些特殊法是进行的运算。在学生有了一般口算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经常进行一些特殊口算,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常用数据(如分母是2、4、5、8的最简真分数化成小数,百分数(1/2=0.5=50%);1—9每个数的平方;3.14  相似文献   

18.
题目已知cos(α+π/4)=3/5,2/π≤α<3/2π求cod(2α+π/4) 解法1由cos(α+π/4)=3/5,可得cosα-sinα=3√2/5…(1)再由sin2α+cos2α-1,得:2cos2α-6√2/5cosα-7/25-0,解得cosα=-√2/10或7√2/10,又π/2≤α<3/2π,所以cosα=-√2/10,sinα=-7√2/10,所以cos2α=cos2α-sin2α=-24/25,sin2α=7/25所以cos(2α+π/4)=√2/2(cos2α-sin2α)=-31√2/50.  相似文献   

19.
本课程本学期学习内容从第十章至第十三章。考试方法仍为闭卷,填空题与计算题各约占50%。填空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填入有关的定义、概念、重要结论等。例如:“RLC串联带通电路的中心角频率ω_0=__,上、下半功率点角频率ω_1、ω_2是指__,通频带的定义为__。”对以上空格,应分别填入正确的定义:ω_0=“1/(LC)/(1/2)”、“当转移电压比的模|A_u|下降为最大值的70.7%时的下截止频率ω_1和上截止频率ω_2”、“BW=ω_1-ω_2”等。对这类定义或概念填  相似文献   

20.
田虓 《当代电大》2002,(2):40-41
6 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 5所示 ,若x(t) =2× 1 (t) ,试求 :(1 )当τ =0时 ,系统tr、tm、ts 的值 ;(2 )当τ≠ 0时 ,若使δ % =2 0 % ,τ应为多大。图 5 题 6系统结构图解  (1 )由结构图可知闭环传递函数为 :GB(s) =Y(s)X(s) =50s2 +2s+50可得 ωn=50 =7.0 7弧度 /sζ =22ωn=0 .1 4θ=tg- 1 1 - ζ2ζ =81 .95° =1 .43弧度由于X(s) =2s ,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Y(s) =2ωn2s2 +2 ζωn+ωn2则拉氏反变换为 :y(t) =2 1 - e- ζωnt1 - ζ2 ·sin(ωdt+θ) =2 (1 - 1 .0 1e- 0 .995sin(7t+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