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鸿门宴》中的范增辅佐项羽建功立业.功不可没.然我认为其人品极差,我们不可学之。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2.
范增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项羽集团中,范增是一个重要人物.特别是在鸿门宴上,范增的表现尤其引人注意.宴会前,他劝项羽对刘邦"急击勿失";宴会上,他先是"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多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继之又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宴会后,他拔剑击碎刘邦送的玉斗,气得大骂项羽.对于项羽的成败,他比项羽本人还要着急.  相似文献   

3.
巧计除范增     
中远 《良师》2011,(10):60-61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结束了暴秦的统治。之后,各路义军又互相征讨,其中最著名的两支部队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楚军和汉王刘邦的汉军。这西楚霸王项羽生得体格伟岸,“力拔山兮气盖世”,威猛无比;更兼有谋士范增为他出谋划策,屡献妙计,楚军日益强大。  相似文献   

4.
范增在骂谁     
范增,项羽的谋士,鸿门宴全剧的导演。鸿门宴尾声时,张良受沛公委托,将白璧一双献于项羽,玉斗一双献于亚父。项羽在听张良说沛公“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后,“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呢,因为项羽的妇人之仁和沽名钓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谋划不能实现,在接受一双玉斗后,则“拔剑撞而破之”,并出愤激讥诮之言:“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那么,范增这里说的“竖子不足与谋!”中的“竖子”是骂谁的呢?人教版高中教科书在《鸿门宴》一文这样注释: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笔者以为此注将“小子”指向“项羽”甚为不妥。  相似文献   

5.
6.
在中国历史上,“鸿门宴”可以说是刘邦、项羽争霸天下的转折点。正因为刘、项在“鸿门宴”上的种种不同表现,导致刘邦一步步由劣势转为优势,项羽则一步步由优势转为劣势,以至于公元前206—202年的楚汉战争中西楚霸王项羽挥泪别姬, 自刎乌江,酿成千古悲剧。人们对项羽的悲剧命运有一种深深的遗憾,但作为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的悲剧,人们却谈之较少,本文仅谈谈对范增悲剧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7.
教学《鸿门宴》时,一般老师们都会在杀不杀刘邦的问题上引出项羽刚愎自用不听范增谋略失去大好机会的观点,俨然,项羽是昏聩的,而范增是个智者。项羽是不是犯昏此处不论,就范增而言,他是不是个真正的谋略家呢?其实从已知的历史材料来看,众多的述评几乎一边倒地认为范增名不符实。宋代张耒说他“君王不解据南阳,亚父徒夸计策长”;宋代徐钧说他“项王暴不减强秦,一语箴规总未闻”;宋周昙《范增》说“平生心力为谁尽,一事无成空背疽”;王安石说他“谁合军中称亚父,直须推让外黄儿”;陈孚说他“平生奇计无他事,只劝鸿门杀汉王”……如此多的评论,足以让我们对范增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一、区区犹劝立怀王 历史上有一个很大的争论,就是秦末战争时,应不应该立楚怀王。立怀王的策略是范增提出的,所以立怀王的策略正确与否也直接涉及到我们对范增的评价,非辩不可。  相似文献   

8.
《史记·项羽本纪》之所以被反复重写,一是司马迁的原文本是一种开放的结构,值得后人反复咀嚼和填充;二是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价值观下,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也可以对原本忽略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补充和想象。郭沫若的《楚霸王自杀》是为传统士大夫代言;曹聚仁的《亚父》则是一个被冷落、被抛弃的古代谋士的内心呓语;张爱玲的《霸王别姬》对自己角色和地位有清醒认识的女性的内心独白,是觉醒后的女性对爱情和自身命运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还是一部文学名著。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许多学生看《史记》时,只注意到它的史学内容而忽视了它的文学价值,这是很可惜的。因此我以《鸿门宴》一文为例,简要分析一下《史记》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细腻之处,以使大家在今后的文言文阅读中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社会和历史的视角分析项羽个性的形成及特点,阐述了项羽终究不能一统天下而称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范增的绝望     
《鸿门宴》中范增的两句话耐人寻味,即“若属皆且为所虏”和‘吾属今为之虏矣”。由‘若”到‘吾”,从“且”到“矣”,让读者深深地感觉到范增由希望到绝望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鸿门宴中项羽为何不杀刘邦?以前讲《鸿门宴》时都是采用习惯的说法:项羽不杀刘邦,主要是因为他的“妇人女子之仁”。果真如此吗?近细细味之,我以为主要是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知情退怒,二是重义知时。先看知情退怒。我们知道,促使项羽“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直接导火索是曹无伤的谎报军情:“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这一突来的谎报,于自恃功大、骄横自大、欲成霸业的项羽来说,无异于火上加油。故尔,不假思索,项羽便作出了“击破沛公军”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巢湖文化是一地域文化、范增其人、范增悲剧所折射的地域文化品格三个方面,用“理性的感情”,而不是“感情的理性”态度,对巢湖文化的文化品格进行探讨,从而更进一步的解放思想、弘扬先进文化的理念、又好又快地发展巢湖经济.  相似文献   

14.
论项羽     
项羽是历史上一位悲剧英雄人物.项羽灭秦,建立了盖世奇功,楚汉相争,有一范增不能用;最后乌江自刎,英雄落幕.司马迁在<史记>中精心撰写了一篇伟大的传记<项羽本纪>,集中笔墨刻画项羽的英雄形象,而于叙事之中揭示他失败的原因,真实地再现了项羽这一历史人物和秦汉之际的历史事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项羽,这个名字在中闻历史上始终是末路英雄的代名词,他的失败是时代的悲剧。如今,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是一种人格上的模范,是那种能给人精神激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垓下覆没、乌江自刎而落下帷幕.针对项羽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历史人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7.
论项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项羽是历史上一位悲剧英雄人物。项羽灭秦,建立了盖世奇功,楚汉相争,有一范增不能用;最后乌江自刎,英雄落幕。司马迁在《史记》中精心撰写了一篇伟大的传记《项羽本纪》,集中笔墨刻画项羽的英雄形象,而于叙事之中揭示他失败的原因,真实地再现了项羽这一历史人物和秦汉之际的历史事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众多的名人当中,我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你——项羽。 战场上,烽火纷飞;楚帐中,击鼓长啸。无可言语失败的凄怆。无法面对父老的泪水,无法控诉悲惨的历史,就在兵败之时,就在霸王别姬之后。真实地显露出来。面对你。我无语,歌亦无声。  相似文献   

19.
悲哉项羽     
《史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用生花妙笔塑造了一系列形象各异的人物。本文运用悲剧理论,从人物性格的视角切入,对项羽的性格悲剧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20.
项羽新论     
战学成 《现代语文》2007,(12):20-21
一、权力欲与荣誉欲方面,项羽是极强的;二、人格与性格方面,项羽人格高尚、宽容,独立自由,真君子。性格上乃血性男人;三、失败之因方面,一是战略上,短权谋,二是过信于叔父,三是背关怀楚;四是逐义帝,杀子婴;四、史公评价:有褒有贬,褒大于贬,充满同情与惋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