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代诗歌的"失魅",与诗歌写作者在诗学立场上对诗歌主体"祛魅"密不可分。1990年代诗歌写作者主要是从主体的人称指代、主体的价值功能、主体的文化人格、主体在诗歌中的呈现方式四个方面,分别对诗歌主体加以"祛魅"的。这四点"祛魅"本身有其合理性和建构意义,只是由于对其的极端化和绝对化处理,甚至扭曲和丑化,才成为了导致1990年代诗歌"失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学创作本身有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可作为作者财富与声誉的体现,也能通过作品警醒世人。以菲利普·罗斯作品为例,其利用祛魅对犹太人情感进行描述的同时,又将当时美国文化价值展现出来。正是因为这种祛魅的应用优势,使之成为当代文学领域中研究的主要话题。本文将从身份、心理以及政治等角度,对菲利普·罗斯中的祛魅特征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
《王蒙自传·半生多事》是一部以还原历史与人性的真实为基本主旨的优秀作品。在这部自传中,王蒙通过对于自己的父母、师友以及自己的批判性描写与反思,通过对于革命以自我一代知识分子的透视与剖析,真实地再现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王蒙将笔触探入现实生活各种不正常的现象中,探究曾经历过历史劫难的个人进入另一个历史阶段所可能发生的变化,质询人性的善恶,揭示了狭隘的政治文化心态和生活习惯的弊端,体现了王蒙思想深处的忧患意识和现实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1990年代以来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对身体的表现往往十分醒目,这和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刑罚、爱情等情节中,关于身体、欲望的描写不再瞩意于塑造革命者"受苦受难"的崇高形象,而是潜在地对革命历史进行祛魅。在市场化的时代语境中,当身体描写纯粹降格为肉体描写不再承担任何思想意义时,祛魅便意外地通向了媚俗。这在呈示当前身体描写驳杂状况的同时,也触及了现代性自身的悖论。  相似文献   

6.
王蒙的中篇小说都具有比较鲜明的文体特征。通过对《杂色》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不可靠叙述。这种叙述手法的运用在王蒙的文本中,起到了一种价值解构的作用。因此,利用这种从作品中体现的多声部话语以及隐含作者话语两个方面来解读王蒙的"不可靠叙述"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既是王蒙创作道路上一部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王蒙对民族百年历史深刻反思的经典奉献。作家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中华五千年传统文明、文化、历史、人性和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形象的思考和深刻的反思。作品通过倪吾诚的家庭纠纷和争斗,写出了资本主义与封建家庭的极端腐败和溃灭,资产阶级及其意识形态的软弱性,人民革命的必然性,以及改造中国文化形态的艰巨性。同时也写出了在这种蜕变期里,知识分子及没落地主分子的绝望、扭曲和痛苦。  相似文献   

8.
《七七级》以1977年高考恢复为时代背景,描写了七七级大学生在非常年代的非常人生。作品没有囿于单纯地叙述"七七级"的成长故事,而是从人性角度对历史进行反思和审视,将个体的命运流转纳入时代变迁的视角,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作者七七级大学生的历史身份、对人性的真实描述、以及透过时代变革流露出的历史悲悯和对人性光辉延续的期望,使作品呈现出多个阅读层面,值得反复回味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于建国初期的毛泽东来说,"党的官僚化和知识分子的贵族化"是后革命中国的最大焦虑。在毛泽东无产阶级"继续革命"的理论视野中,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及其所引起的论争,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种后革命时代的政治焦虑。一方面,小说以"反官僚主义"的艺术姿态触动了当时人们敏感的政治神经,与毛泽东建国以来"反官僚主义"的思想脉络形成契合。另一方面,王蒙的小说原意对"小资产阶级狂热"也有着自觉的拒斥。这一"革命"的文本招致"反右"批判的命运,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小说的改写、批评生态及"反右扩大化"等诸多历史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将毕淑敏小说创作的高原叙事、日常叙事、医学叙事、心理学叙事四个阶段,还原至"文学祛魅"时代文化背景中,分析作家的主体选择与道德坚守;结合其小说主人公"卡里斯马"式符码特征,具体分析作家在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社会—人性"的逐步深入的呈现中所一直秉承的"英雄追求";通过剖析其创作缺失发现:毕淑敏的文学创作本质上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变形。  相似文献   

11.
"背叛"是蕴含在当代作家张炜长篇小说《家族》中的深层主题。在阐述交叉于历史与现实史诗中的忠诚与背叛这一矛盾的产生、发展的基础上,诠释了"背叛"是为了神圣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这一本质的内涵。在这一主题带来的震撼中又有着史诗般的毁灭与悲凉,凸显了主人公的人格力量、审美内涵以及对人生对人性深层的理解与感悟。  相似文献   

12.
王蒙小说的象征叙事主要从政治、社会和文化三个纬度,表达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与隐喻,展现他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度观察,以及对人类普泛性哲理的形象化演绎。王蒙对小说象征叙事的青睐,源于他开放的艺术观念和对中外古今象征文学的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王蒙的小说《踌躇的季节》为例探讨"垒砌"的特点、类别、效果,以及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学慧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取得了可喜的艺术成就。首先,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儒家思想陶冶下的中国传统家族生活的温馨和谐。这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创作注重传统批判的超越,也体现了作者"白日梦"中对美好人性的憧憬。其次,作者以少年的人情之美与晚年的忠君爱国,使李鸿章传统的"标准像"中充溢了人性——人情之美与思想——人格魅力。历史风云人物个个亲切可爱。温情含蓄的笔墨与尺幅千里的艺术概括力也构成了作品的重要艺术特色。与此同时,在对历史素材的处理上、对历史脉络的把握上、对历史风云的当下意义上,我们还有待于作者表现出更明确而独到得历史观与文化观,实现作品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古代技术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附魅技术,但自从它与现代科学相互结合后,就走上了祛魅的道路。祛魅是现代技术的主要特征,但祛魅后的现代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精神的匮乏以及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后现代的技术必须采用人、技术、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走技术返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从"附魅""祛魅"到"返魅"——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古代人类依附于自然界,将世界"附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的发展,世界被"祛魅",人与自然关系处于冲突状态;人们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达到世界的"返魅",才能回归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处境中来。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历史小说"借助虚构的历史背景剖析人性,通过众多悲剧人物和悲剧情节反思生存的悲剧性。新历史小说之所以能圆满地实践大量的悲剧创作,主要源自于作家对"文革"后深化的"人性"理念的积极回应、源于本体的悲剧意识的复苏与作家生活经历的契合以及历史视野中的人性化叙述赋予悲剧创作以当下可能这三个方面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作文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达成立意深刻的目标:聚焦人性、揭示矛盾、提升境界。写作时要理性审视生活、辩证看待人性,既要看到人性阴暗的一面,更要观照人性趋向完美的一面。其次,要揭示人性的矛盾,透过层层社会生活表象剖析人性的本质矛盾。再次,要力求达到理性境界,同时努力追求超理性境界,构思选材时处理好"生活"与"文化"、"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从生活现象揭示文化内涵,用琐碎的生活细节阐释文化内涵;剖析材料既要有时代高度,又要有历史眼光。  相似文献   

19.
诗歌表意"祛魅"是当今诗歌"祛魅"书写的重要表征之一.当今诗歌表意"祛魅"主要体现为:在表意功能、表意行为体认上"祛魅",在语象和语素的采集与运用上"祛魅",在技艺策略、文体样式上"祛魅".上述几点"祛魅",既各自有其有效性和合理性,又分别有着缺陷和偏颇.因此,对其加以学理性的辨析、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既是王蒙创作道路上一部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王蒙对中国这个国度苦难历史的反思力作。作家怀着忧国忧民的承担,探析国民的劣根性,对中华五千年传统文明、文化、历史、人性和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形象的思考,文中以倪吾诚和三个女人无休止的家庭战争为背景反映了资本主义与封建家庭的极端腐朽,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人民革命的必然性,以及改造中国文化形态的艰巨性。同时塑造了在这种蜕变期里,知识分子及没落地主分子的绝望、扭曲和痛苦,更塑造了静宜、静珍、庄氏这样几位悲剧的女性,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尤其对静珍这一悲剧人物地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造成静珍及其命运悲剧的深层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