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从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中国的大转折、大变革时期,它要实现的是封建旧中国向现代化新中国的转变,民族传统文化向民族现代文化的转变,传统的中国人向现代中国人的转变。在这样一个宏阔的历史背景中,整体地探讨中国现代作家在向现代文明迈进中的文化心理,借对现代作家文化心理的烛照,透视二十世纪上半期整个知识分子的文化性格内核,认识新旧文化交合点上的一代中国人,这是龙泉  相似文献   

2.
抗战以及40年代,知识分子小说再度繁荣起来,这主要体现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特别是长篇巨著。它不仅在规模上超过了前两个时期,而且在自我审视和心灵的开掘上也超过了前两个时期。作家对知识分子的自我解剖、自我批判、自我贬低构成了对知识分子的深度解构,其文化反思、心灵探寻、灵魂拷问也给作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相似文献   

3.
郁宝华 《现代语文》2009,(10):73-75
“五四”时期的现代小说中出现了许多知识分子的弱者形象,这些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作家们的自我形象,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及其心理历程:从以西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自傲于传统文人,到经历现实的挫折,在现代社会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而变得软弱、感伤、哀怨、自卑。这种自我认知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的。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的现代小说中出现了许多知识分子的弱者形象,这些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作家们的自我形象,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及其心理历程:从以西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自傲于传统丈人,到经历现实的挫折,在现代社会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而变得软弱、感伤、哀怨、自卑。这种自我认知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的。  相似文献   

5.
吴迪青 《语文知识》2010,(4):100-101
陈映真是台湾著名的作家,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知识分子的形象,有早期塑造的沉溺于自我情绪的年轻知识分子,也有具有反思意识的知识分子,还有闪耀理想之光的革命知识分子。从不同时期、不同形象的塑造上我们可以看出,陈映真寻找台湾社会文化认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察五四作家的教育经历,发掘他们在读书求学时期所读的书籍、修过的课程,以理清他们知识的来源、种类及不同时期对其知识结构形成的影响,从知识学的角度探讨五四一代作家"双重智慧"形成的原因。启蒙教育阶段,五四作家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构成单一的一维;进入国内新式学校之后他们才开始有西方现代知识的一维,他们开始接触现代自然科学技术课程、外国文学艺术、外国语等新知识,继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主动接受新思想;国外留学教育中,他们深入学习外国语与自然科学知识,大量阅读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热心翻译工作。通过三个教育阶段的知识积淀,最终为其文学艺术上的融贯古今、会通中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小说《河湾》中,后殖民时期代表作家奈保尔塑造了一群后殖民社会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丧失文化身份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或自我放逐,或模仿宗主国文化,在"失根"状态中苦苦煎熬。《河湾》反映了奈保尔对后殖民时期知识分子的深刻反思和关怀。  相似文献   

8.
从新时期“伤痕”、“反思”小说中所塑造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以看出,政治话语对主体意识的剥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及西方文化参照的缺失,都使得在粉碎“四人帮”后相当长的一段创作时期内,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并非人们所认为的是社会批判者和反思者,也即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士”的精神的体现者,他们更多地表现为“道德受难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20年来纪实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内容上呈现出大开放和大超越的格局;从题材上看,作家一方面努力以多学科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观察视角来建构作品,另一方面又突破了种种禁区;从主题上看,作家一方面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向生活深层掘进,另一方面又用现代观念、现代意识来烛照。  相似文献   

10.
虽然苏联解体了,但曾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一样经历了极其复杂与动荡的社会紊乱时期。中国与苏联都曾因极左路线。进行了政治大清洗,无数“异己者”遭受到残酷的迫害。中苏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与作家。都以笔作为武器,对各自国家动乱时期的残酷与血腥进行了悲愤的描写与反思。但是,由于民族文化与政治背景的不同,中国的作家也仅仅是“文革”结束后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痛定思痛;而苏联作家在极端痛苦中却产生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索尔仁尼琴与帕斯捷纳尔克伟大的作家,其作品闪耀的人道主义光辉将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石兴泽著《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说开去,在与西方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和西方文化比较中分析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传统。在与鲁迅等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比较中分析老舍的精神气质。并就老舍城市贫民作家精神的某些特点作了精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作为革命剧作家的曹禺以他对旧世界的彻底反叛而享誉文坛 ,但作为出生于封建家庭、成长于新旧交替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 ,在他的身上仍然表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存 ,即便是被称作“对传统文化全面反叛和否定”的剧作《北京人》 ,也仍然客观地表现出作家文化心理的双重性。这种双重性既成就了作家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是当时社会变动中最具本质意义的变革.这场文化变革的核心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来指导中国社会.先进知识分子发动白话文运动、进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开展东西方文化的讨论等文化战线上的斗争,目的是要为中国确定一种能够指导社会前进的文化.知识分子的变革思想代表着五四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数以千计的海南学子负笈北上或远涉重洋求学深造,积极追随当时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潮流,形成了海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游学”热潮。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是因海南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大潮流所致,也是由当时海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特殊性所促成。出岛游学的海南青年,以“革旧图新”“改造琼崖”为志向,努力寻求自身发展与社会变革的道路,积极投身于各种进步活动,迅速成长为那个时期海南社会诸多领域的精英和引领者。在这个过程中,游学青年的知识结构、社会信仰和道路选择,已经完全不同于旧式知识分子,他们已成为海南社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的崛起为民国时期的海南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推动了海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海南岛的开发与建设,为海南岛社会的革新和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知识分子受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比其他阶层的人更深刻。中国旧知识分子深受儒学正统、家本位、重和谐怕冲突等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在部分知识分子心理上的积淀就形成其病态人格。现代文学中涉及探讨知识分子人格的重要作品,艺术地展示了这种病态的成因,表现了作家对知识分子劣根性的揭露、对旧传统文化的批判、为重构新文化开拓道路。把握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对我们解读探讨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实现传统知识分子人格向现代转化,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革命剧作家的曹禺以他对旧世界的彻底反叛而丰誉文坛,但作为出生于封建家庭、成长于新旧交替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他的身上仍然表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存,即便是被称作“对传统文化全面反叛和否定”的剧作《北京人》,也仍然客观地表现出作家文化心理的双重性。这种双重性既成就了作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文学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既秉承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创作观,以“人”为中心,关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又愈发关注当下时代生活,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与时代担当。同时在创作群体上深受现代文学熏陶的老一辈作家笔耕不缀,新生代作家亦逐渐成为时代文学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少数民族作家也在自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的滋养下佳作不断,70年的中国文学成就斐然。对70年来中国文学和重要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也有助于文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阎真小说塑造了一群在市场社会里与世沉浮的世俗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抛弃传统精英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降低人格精神,退守个人生活世界,追求物质,追逐权力,放纵欲望。作家以同情的态度,描绘了他们价值立场主动后撤的必然性,揭示了他们精神境界自动沉沦的过程。知识分子的世俗化凸现了时代的精神焦虑,表达了作家对知识分子的现代性文化反思。阎真小说为新世纪中国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世俗知识分子群像。  相似文献   

19.
洋务运动时期是传统中国士向知识分子转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已具备了士向知识分子转化的条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层面从思想到实践都出现了新的因素,士自身的许多新观念反映了这一时代的变化,表明他们之中不少人已开始转变为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0.
贾平凹《废都》中的庄之蝶,是一个在传统文化、市场经济和政治斗争三种势力围困下突围失败的作家形象;而阎连科《风雅颂》中的杨科,则是一个从京城高校到家乡农村再到诗经古城,不断逃离现实困境,执着追求精神家园而不得的大学教师形象。从庄之蝶到杨科,作者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本,借此可以窥探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小说人物庄之蝶和杨科,不仅仅带有创造他们的作家个人的精神自传的色彩,更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一代知识分子共同命运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