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语言从无到有。从多到少,到最后可能走向统一,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般是代表经济强势、文化强势的语言战胜代表经济弱势、文化弱势的语言。在人类语言竞争性发展中,英语未必是最后的胜利者,汉语也未必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对语言发展进行制度调适,必须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必须保障各个民族的语言权利。马克思主义主张各个民族的语言完全平等,反对强迫一个民族学习、使用另外一个民族的语言。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将美利坚民族的语言置于全体中华民族儿女的必修必考之地位,使中华民族儿女在中国土地上的受教育权、职称晋升权等权利竟然受制于美利坚民族等其他民族的语言,这一制度值得反思,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2.
周鹏飞 《海外英语》2011,(3):156-158
后殖民翻译理论认为,存在权力差异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总是不平衡的,总是存在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翻译既可以充当着强势文化侵略弱势文化的帮凶角色,也可以成为消解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力量。翻译中的杂合是不同语言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沙博理作为一名出生于纽约并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翻译家,其《水浒传》译本在面对英语语言文化与汉语语言文化间的文化差异时,采用了异化为主,以归化、简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既成功地使译文具有目标读者熟悉的语言特征,同时也保留了原文本中汉语的特征,使两种文化在同一平台上平等对话,这一巧妙的翻译手法对中外交流,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起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比较视角看汉语国际推广拨款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上各主要的语言推广机构的资金来源构成与母语语种的国际传播地位相对应,呈现出一定的阶梯层次,强势语言的推广机构可获得较高比例的自营收入,而弱势语言的推广机构则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汉语国际推广拨款机制可以借鉴各国政府对语言推广机构及其他教育文化类非营利组织的经验,综合采用交付拨款、分配拨款和协议拨款三种财政拨款方式。  相似文献   

4.
韦琍 《现代语文》2009,(6):101-103
从壮语和汉语在广西的分布概况来看,作为强势语言的汉语对作为弱势语言的壮语影响较大,但并不是后者对前者就没有影响.作为弱势语言的壮语对广西境内白话、平话、官话、客家话、湘语、闽语六大汉语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都有影响,本文拟对此作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5.
赵姗姗 《文教资料》2010,(14):48-49
全球化进程引发的各种交流活动产生了对翻译及译员的大量需求,翻译数量和翻译语种大幅增加。在全球化背景下。英美强势文化无处不在,对弱势文化的影响愈来愈深。翻译及译员对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和弱势文化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首先论述了全球化对翻译的影响.随后讨论了政治文化与归化(domesticating)和异化(foreignizing)两种翻译策略的关系,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语言(特别是汉语)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二汉教学需要摆正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关系."拯救汉语"、"保卫汉语"、"打造汉语为强势语言"等口号,不利于民族团结.二汉教学中应当注意和尊重其他民族的语言感情.  相似文献   

7.
文章是对哈尔滨市民语言生活的一个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报告。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发现俄语借词在哈尔滨方言中日渐衰微。哈尔滨本地区方言使用情况的改变,使我们看到语言受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及在不同历史背景下语言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及其汉语作为强势语言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争事实。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性语言问题随着加剧或进一步突出,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的冲击日趋严重。从世界语言现状及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的影响简要介绍世界全球化趋势,介绍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要语言问题,即强势语言霸权现象和语言濒危现象。  相似文献   

9.
动物词的文化意义与动物天性有必然联系,同时又受到持该语言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影响。对汉俄动物词语文化意义的研究可尽量减少或避免俄语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言文化碰撞。  相似文献   

10.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不管是强势文化还是主流文化,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弱势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在强势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很容易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此在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校更加应该注重统筹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将弱势文化和主流文化共同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水族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衔接”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话语(篇章/语篇)分析的理论要素之一。它主要以英语、俄语、德语和汉语等语料为依据,已经广泛应用于强势语言或国语的篇章分析研究中,并将其视为谋篇机制。但是该理论应用于少数民族语言或弱势语言分析的还不多。鉴于此,本文试图应用这一理论模式,选择《哈尼族亡灵经》为研究对象,对这一口头文献的衔接手段作一些初步的分析,以示《哈尼族亡灵经》的谋篇机制。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世界图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在语言中形成的结晶。"时间"观念作为最基本的俄语心智之一,折射着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识。语言中的成语、俗语、谚语与该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凝聚着民族的智慧。本文主要以俄语成语、俗语、谚语为语料,阐述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所体现的"时间"观念。  相似文献   

13.
程文强 《考试周刊》2013,(55):17-18
仿译词作为外来词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丰富了词汇,还为各种语言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俄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在外来词的仿译中存在一些差异,仿译词的内涵、类型不同,主要受到语言本身及民族思维文化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俄汉语中仿译词的异同,探讨了仿译外来词的产生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星 《海外英语》2015,(3):136-137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然而后殖民翻译研究指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对话,从来没有达到过真正的平等。该文将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弱势文化所遇到的危机,并对如何在强势文化的高压之下谋求自身的生存提出建议。指出弱势文化应当在抵制文化霸权、保护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同时,也要学习西方优秀文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5.
汉语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变化也在发生地位的变化,力图探究语言的强势与弱势的同时,为汉语的发展试图找到一些语言自身的原因,并分析汉语双语教学和国际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然而后殖民翻译研究指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对话,从来没有达到过真正的平等。该文将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弱势文化所遇到的危机,并对如何在强势文化的高压之下谋求自身的生存提出建议。指出弱势文化应当在抵制文化霸权、保护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同时,也要学习西方优秀文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古代版画的造型特征与表现语言的分析,指出古代版画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与现实主义精神。找寻中国传统图武语言的造型精神,从日渐西化的图像与语言中寻出先祖给予我们的视觉文化基因,在当代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下廓清东方民族自我个性的视觉造型精神。  相似文献   

18.
俄语成语和汉语的典故一样 ,具有多种多样的语源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语源主要来自俄罗斯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俄罗斯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俄罗斯民间生活习俗与民族的心理特点、俄罗斯民间故事、童话传说及寓言以及俄罗斯古代社会生活特有的事物或社会现象。名著和名言也是俄语成语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西方文化以一种强势文化的态势冲击着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处于弱势的民族文化,然而,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相对独立和各个国家自然、历史条件的差异,世界语言文化的发展并非是单一化与体系化的关系,而是多元化与相互交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汉俄语言接触研究是语言接触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存在着重历时研究,轻共时研究;重俄语对汉语的影响,轻汉语对俄语的反向影响;重俄语对汉语的结构影响,轻俄语对汉语的功能影响;重俄语对汉语词汇系统影响,轻语音、语法、语义系统影响;重汉俄语言接触的事实描写,轻规律探究的问题。本文拟从俄语对汉语的影响、汉语对俄语的影响以及汉俄混合语的研究三个方面对当前汉俄语言接触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汉俄语言接触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