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源氏物语》所蕴含的"物哀"是日本古典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审美理念,其内涵是以"外物诸象"为客观源泉而使"哀"之主体——"人之内心"而萌生出诸多感动,即"感物兴情"。其中"物"作为第一性,人的思想感情是第二性。"物"无所不包,从人事、自然到人间万相。《源氏物语》作为一部鸿篇写实巨著,对"物"的情景描写可谓纷繁生动,其描写手法大致可分为窥见、平面描写、音声描写、嗅觉描写以及远近描写法。  相似文献   

2.
描写是记叙性文体的基本表述方式,因此掌握和提高描写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学习描写不应从模仿别人的写作成品开始,而应当从观察描写对象开始,通过反复的"写生"练习,把描写对象"画"得逼真,在此基础上,经过提炼,使所描写的客观形象与主观意图相统一,这才是提高描写技能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3.
情欲描写是小说的重要叙事元素之一,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情欲描写呈现出重"情"轻"欲"的倾向。在"红色经典"小说中,情欲描写一向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雷区,但这并不是说"红色经典"中就没有情欲描写,只是这种书写采取了某种特殊的方式和策略,即正面人物远离情欲,小人物尤其是反面人物情欲泛滥。总地说来,"红色经典"的情欲书写处于欲说还休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4.
《醒世姻缘传》虽以描写两世姻缘为主,但却在"士风"与"官风"的描写上倾注了大量笔墨。这在以往的通俗小说创作中是不多见的。两世姻缘对"官场"的描写,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重在揭示官场升迁的规则,以及自上而下的官场贪酷;后者重在批评"纳监入官"的社会弊端,以及官场秩序的混乱和官场成员的腐朽无能。官场描写提升了《醒世姻缘传》的思想认识价值,并给后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细节描写训练的三步法,即:细节描写服务主题的"剖析与白描"法、去粗取精的"讨论与删拣"法、"冷冻与修改"法.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作文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记叙文,离不开写人。中国著名作家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成功的动作描写主要可以体现人物内心世界或者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为中心服务。那么进行动作描写有什么好方法呢?  相似文献   

7.
风景描写历来是乡土文学艺术魅力的重要构成,乡土散文亦不例外。1980年代以降的乡土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出现了与1930年代迥乎不同的艺术风貌,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风景"的呈现因"行走"方式而改变,归根结底是因作家的心灵视野与感悟方式而改变;对"风景"的陈述、议论代替了对风景的感觉、体悟,导致了风景描写的理念化;在本质层面上,乡土散文中的风景描写的弱化、异化意味着乡土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变化,乡土风景从散文家的精神同一体异化为了散文家的沉思"对象"。  相似文献   

8.
细节描写是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细枝末节的描写,是记叙性文章的最小描写单位。人物细节描写在整个文学作品中,虽属"细胞"、"一枝一叶",但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文学作品。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等之所以构成生动的形象,都是由琳琅满目细节描写组成的,运用典型的细节去刻画人物,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物的形象丰满生动,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主要从肖像细节描写和语言细节描写两个方面来阐述细节描写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美眉"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揆诸古代文献典籍,"美眉"一词不用于女性,只用于描写特定男性人物外貌特征,如道家始祖老子、唐三藏法师玄奘之父等。女性"眉"文化虽源远流长,但不采"美眉"之说而用他词。"美须眉"承"美眉"之意,主要用于描写帝王将相的不凡之貌,也偶用于描写帝王身边的宠幸近臣等,"须眉"进而发展为男性代称。网络时代的到来,"美眉"一词由网络用语变成社交称谓语,但其词义自身的局限性又使其逐渐被"美女"一词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霍小星 《考试周刊》2012,(53):24-26
《金瓶梅》是一部描写"时俗"的伟大的世情书,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多是市井社会中的俗人,描写了世俗人的生活状态。在审美上,它以"娱心""劝善"为主;在情感上,以艳情,食色男女为主;在题材的处理上,对非世俗化的题材做了世俗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对于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学术界存在新旧两说。其中"新说"以莫砺锋先生为代表,主张该诗作于凉州(武威),所描写的"长河"为一条名叫"马城河"的内陆河。笔者论证认为,该联描写的是诗人出使期间沿途所见景致,"长河"指的就是黄河。  相似文献   

12.
读了小说《药》之后,任何一位读者都不会忘记鲁迅先生对"看客"人物的描写和揭露。"看客"这一角色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能引起读者永久性的共鸣,关键在于鲁迅先生对其进行了精深的艺术加工和创造。《药》中对"看客"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刑场"一节。一、看客的个像"哼,老头子。"(看客之一)"倒高兴……。"  相似文献   

13.
外貌描写是对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和体态等进行的描绘和刻画,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精彩的外貌描写要突出"四服务"——  相似文献   

14.
邹扬 《现代语文》2014,(7):150-151
初中学生写记叙文普遍是记叙比较清楚,而描写意识不强,特别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大多数的人物语言多是学生腔,缺少生活气息和个性化。加强学生语言描写指导,以提高他们写作记叙文的水平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指导学生借鉴课文,汲取语言描写的技巧。初中语文课本有大量的语言描写的精彩片段,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理解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如《羚羊木雕》一文中"我"的妈妈、爸爸和奶奶的语言描写:"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相似文献   

15.
《花月痕》中有大量关于疾病的描写,尤其是主人公韦痴珠、刘秋痕,是在病中不断深化对对方的同情怜惜,最后痴珠病死,秋痕也自缢追随他而去。这些疾病描写亦隐藏在诗词中,都有提到病、病体虚弱之意。对疾病的描写不仅助推了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最后悲剧高潮,也体现了人物之间的"同病相怜"与"病中恩爱"。对韦痴珠病情详细变化的描写,一是揭示人物命运的悲惨,二是魏秀仁自身贫病交加的写照。  相似文献   

16.
海棠  茶木 《高中生》2014,(10):8-9
炒菜要放油盐才有味儿。类比到作文上,这油盐就是描写。像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描写,让人过目难忘:《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荷塘月色》中对月下荷塘优美环境的描写,《我与地坛》中对母亲心理的细腻描写……"可读性"是衡量记叙文优劣的重要标准。高中生写作文,因为生活经验有限,要做到主旨深刻不容易,  相似文献   

17.
北宋词僧仲殊存世词有七十多首,这些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的词描写了繁华的凡俗世界与枯寂的僧佛静界的双重诱惑:虽不乏对自己熟悉的生活以及佛教仙道题材和山水的描写,但更突出城市和尘世,描写城市的市井风情、官宦园林遗迹,还率真地描写世俗之人的喜乐爱恋,甚至是艳情。他最喜欢用"画"和"清"两类有代表性的语言,使词既富于色彩又工于白描,构成了词清新绮丽、幽柔婉约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的文学描写艺术集中体现在他笔下人物形象上。作者娴熟运用各种人物描写方法和艺术技巧,主要刻画了革命者、独裁者、普通民众及作者自我等四类人物形象,其中"以形显神法""效应烘托法""特征勾勒法"和"内视角法"等描写技法运用得极为成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审美效果。这些描写技法充分展示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人物形象身上折射出时代特征和社会背景;从独特的文化视角展现人物群像;审美描写与审美情感、审美判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长于简笔,善用讽刺。  相似文献   

19.
有点好笑哟     
写作文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然而,有些同学写文章时,往往忽略了知识性问题,出了差错,闹了笑话。一、颜色错误。描写动物、植物、景物,一定要仔细观察,要避免颜色描写的错误。例如:"那火红的金丝菊开得多么美丽迷人啊!""金丝菊"的颜色,顾名思义是"金黄色"的,怎么是"火红"的?这样写显然错误。  相似文献   

20.
《围城》的描写带有"成长小说"的鲜明特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优秀的"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