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说"靓新闻"指观点正确、尺度把握恰到好处、题材出众、写作新颖,让读者看一眼就能留下痕迹,很久以后还能娓娓道来的新闻。这些新闻或因题材难得、典型;或因标题制作"鹤立鸡群"而动人心弦  相似文献   

2.
好的新闻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能给人以震撼、启迪、愉悦;呆板的新闻却让人味同嚼蜡,索然无味。如何将新闻写“活”。特别是将一些题材重大的新闻或时政报道处理得生动活泼?在这方面.《南阳晚报》近年来作了有益的尝试,即将散文手法运用于新闻报道中,使新闻语言富于文采,给人以美感,从而深深地打动读者,让读者可以饶有兴趣地持续阅读下去。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闻怎样才能让读者喜欢看?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在保持指导性的同时,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人的因素”注入到经济新闻中去。所谓“人的因素”,就是在经济新闻写作中,要改变干巴巴的数字堆砌、工作简报、成就回顾等写作方法,而要把人摆到重要位置上来写;在题材选择中,要尽可能选择与人(读者)有关的内容来写。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日趋同质化的民生新闻来说,一个画龙点睛的好结尾不仅能提升新闻品质,也能形成“差异化”风格。一、风格“差异化”关键在于收尾民生新闻题材雷同导致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有点“渣”,时政新闻有点“干”,这是人们的普遍认识。民生新闻的问题反映在题材选择上,时政新闻的问题体现在表现方式上。有点“渣”的民生新闻让一些电视人有点瞧不起,而有点“干”的时政新闻,则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6.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应具备两个因素:内容和主题要“硬”,以突出思想性和指导性.提升新闻的品位和价值:表现手法上要“软”。以突出贴近性、通俗性、趣味性,增强新闻的美感和可读性。“硬”中有“软”,是新闻精彩耐看的主要元素。如何让硬新闻“软些、再软些”,寻求新闻的贴近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已成为现今新闻人的共识。“软化”新闻,应抓住这样几个环节:视角平民化、题材情趣化、叙事通俗化。  相似文献   

7.
陈亮 《新闻世界》2008,(7):61-61
时政新闻作为有关时事政治一类的新闻,题材较为严肃,由于其表现在版面上多数形式呆板,在可读性上缺乏社会新闻的“柔软度”,因此不少人将其称为“硬新闻”。时政新闻从内在属性上说,具有题材重大、政治性、政策性及服务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系列报道有两种:一种是围绕一个问题,以消息、通讯、评论等不同新闻体裁,展开系列报道。另一种在同一系列中每篇报道的体裁、形式、篇幅大小都相同.作者始终是固定的一个人或几个人。前者往往需要较大的运作背景,其题材应是“重”、“大”、“热”。后者多为记者自己选题.只要在题材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看似轻、小、冷的题材出能够写出颇具影响力的系列报道。新闻报道强调新、短、快。但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仅靠一事一报的短新闻难以胜任,而系列报道却能发挥重磅炸弹的威力。特别是报纸与广播、电视激烈竞争的今天,以深度、广度、…  相似文献   

9.
新闻贵在“新”字,不新就不是新闻。于是,不少通讯员的眼睛老是四处寻找所谓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对于那些旧题材则视而不见。但新题材并不是天天都有,特别是基层,范围小,新题材更难有,怎么办?笔者近几年来在实践中体会到,旧题材也可出新意,还是一大“新闻泉”。怎样使旧新闻出新呢?今年5月,市委宣传部组织我们十多位通讯员到一个乡采访,乡党委书记介绍说,他们新建成了一所希望小学,希望我们能写一写。对于这一题材,有的人不愿去写,因为这已不是新题材,如果写,也只是写成一句话新闻。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前去采访,采访中…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新闻理论家有“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说法,剔除偏激的因素,此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新闻求新、求异、求吸引人、求视觉和感官上的刺激是对的。而企业报大多因出版周期较长,在新闻的“新”上往往是打折扣的。企业报的新闻工作者要“喜新厌旧”,要挖空心思立异标新,要多抓新题材、善找新角度、新的表达方法,以满足读者求新、求异、求深、求  相似文献   

11.
做有心人     
专业记者活动场地大、接触广,了解到的人和事物也就多,不愁没有新闻题材。而基层通讯员,因条件所限,往往因找不到报道题材而发愁。其实,并非是这样。我刚学写新闻稿那阵子也有同感.后来通过工作中摸索,终于明白了“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所要写的新闻,也就在生活之中,有待我们处处留心。  相似文献   

12.
当记者最苦恼的事情是没有新闻可写。没有新闻可写的原因,一是新近的确没有发生具有宣传报道价值的事件;二是虽然新近发生了可报道的事件,但由于事件题材相同(或雷同),类似的新闻早已被同行报道过,再写起来就是“炒冷饭”,没有了滋味。那么,如何才能让报道常写常新、多出彩,甚至达到“旧闻里面有新闻”目的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一个“勤”字,具体说就是要做到脑勤、眼勤和腿勤,这对于新闻出新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外国并无“新闻漫画”一说,这词儿是由我国首先提出,近年来才流行起来的。所谓“新闻漫画”,顾名思义,自然指的是反映新闻动态或事件的漫画。其实,在讲究新闻性的外国报刊上,有许多漫画也是“新闻漫画”。日本所说的“时事漫画”,也就是“新闻漫画”,因“新闻”和“时事”毕竟具有共同的内涵。五、六十年代时,在我国书报中,也常见“时事漫画”一词;在本世纪初,我国刊物上已出现“时局图”,与后来所说的“时事漫画”或“新闻漫画”的含义相似。而美英报刊所发表的“社论漫画”(Editorial Cartoon),尽管表达了形形色色的政治观点,内容题材也相当广泛,但大都作为新闻印刷媒介传播信息的形式之一,故亦可视为“新闻漫画”的别称。  相似文献   

14.
唐晓和 《新闻世界》2009,(10):133-134
大家都知道,硬新闻与突发新闻能产生轰动效应甚至产出名记者.但人们对“软新闻”带来的社会效应却认识不深,不少人甚至认为软新闻属“闲适文字”,永远是配角。其实,软新闻是否具有魅力,关键在于记者会不会动脑子——怎样将软新闻“硬”化,让它有着比硬新闻更重要的新闻性或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艳红 《传媒》2015,(5):79-80
在当下,阅读新闻不仅成了感应时代、纵览天下的必要途径,更是拓展自我、丰富生活的重要手段.但在资讯汹涌、媒体纷繁的当下语境,“新闻”或因商业竞买而耸人听闻、哗众取宠,或因利益驱动无中生有、拨弄是非,或因上级指令而呆板机械、枯燥乏味,很难让人有事核言真、文雅韵美之感.最近偶然读到了一篇题为《让新闻与美结伴而行》的文章,就深深为作者侯严峰先生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媒体经验与深刻的新闻认识所折服.尔后,我借助“百度”阅读了数篇他写作的新闻报道,其眼光的敏锐、角度的新颖、语言的优美,让我如饮芳醇、如享雅乐.但因所得作品有限,不免有所遗憾.而今,案头就摆放着侯先生20余万字的新闻作品集《新闻的律动》,不仅让我有种重晤故人的亲切,更有种夙愿得偿的欣悦.  相似文献   

16.
所谓“隐形新闻”,指表象内隐的新闻。比如,隐含在会议材料中的新闻,生活琐事中包含的新闻,以及社会日常生活浮象下不易被人察觉的新闻……等等。这些都是“隐形新闻”。 要想及时发现“隐形新闻”,必须具备非常强的新闻敏感才行,从这个角度说,能发现“隐形新闻”,能让“隐形新闻”显形,这是新闻工作者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何让“隐形新闻”显形呢?  相似文献   

17.
换着思维写新闻──从钱书远捐林报道看重大新闻题材的多向开拓重庆黔江日报社姚元和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都希望遭遇重大新闻题材。然而在具体处理时,一些人急功近利,浅尝辄止,使“新闻富矿”因提炼不够而浪费掉了。1996年9月至1997年8月,我写了一组有关...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当然应在激烈的新闻竞争洪流中想千方设百计地争时间,抢速度,抓事实,发新闻,可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因这样那样的缘故,使得新闻记者未能“捷足先登”,抢发到“新闻”。有时还会因事件的重要.非步人之后去采写老题材、老主题不可。因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也得要练就一手“炒冷饭”的本领。把“浇头”炒上来在采写之前要充分了解清楚先行者的采访情况,看一看别人写了  相似文献   

19.
增强硬新闻的可读性、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是党报讲究宣传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使硬新闻实现“软着陆”?①新闻标题应以读者为主体,包括题材本身讲述的就是读者自己的故事或与读者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当题材受限时,选取适当的角度,使读者成为标题的主体。②新闻话语要具体化、平实化,慎用抽象层次高的字词,同时注意抓取细节、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新闻既为晚报读者喜闻乐见,也承担着舆论导向的重要职责,自当自觉以时效作为立版、立稿的一根准绳。谈到社会新闻的时效性,往往容易让人联想到“短平快”,等同于天灾人祸的“突发事”,这种看法固然有其合理性,却容易失于片面,忽视“感人事”、“新鲜事”、“烦恼事”等比较静态的报道题材,然而,这三种题材中往往也可以具有很强的动态感和时新性,有时,甚至“独家首发”这一因素便足以构成时效。如果狭义看待时效性,忽视调查研究与厚积薄发,易使报道和版面扁平化、同质化、低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