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汉语能愿动词和英语情态动词是两种语言中相对应而又具有相对封闭性的一个语法和语义范畴,因此具有跨语言的可比性,这种可比性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对学习者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从而导致迁移性语际偏误。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寻找偏误产生的原因探索习得的过程,确定语言习得的难点及促进教学的方法。从形式——功能对应关系和语境关系方面寻找能愿动词偏误产生的内在原因,以引起教师对该类动词纠错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会”与“能”是留学生极易用错的两个能愿动词。本文考察了留学生对这两个能愿动词的学习,主要对学习中出现的相关偏误进行了分类考察和分析,并对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最后提出促进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能""会""可以"在表示"能力"义时各有自己的分布范围和语义侧重点。句法上,表示能力的"会"前面可以加范围副词"只/仅",而"能""可以"前面加"只/仅"表许可义,不表能力义。语义语用上,"能"表示的能力是受限定的,"会"表示的能力则有"通性"的性质,而"可以"表示的能力强调客观上无妨碍。  相似文献   

4.
能愿动词的否定用法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产生偏误的多发地带,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能愿动词否定用法的偏误多出现在4个方面,即能愿动词句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误用;否定词在能愿动词句中的位置出现偏误;能愿动词否定句语义理解的偏误;能愿动词的否定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式相混。其中,能愿动词的否定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式相混偏误率最高,尤其是在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为出发点,深入分析能愿动词"能"和"可以"的义项类别,讨论"能"与"可以"能够相互转换和不能够相互转换的条件,并对二者的表达功能和使用的语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再"和"又"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表重复义的副词,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二者与能愿动词连用时在句中呈互补分布,其分布情况不同于二者与其他动词成分的位置关系。基于教学中所发现的留学生的偏误情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初级留学生对"再"和"又"在句中与能愿动词共现时的理解,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对学生偏误情况的分析,设计了针对"再"和"又"与能愿动词连用这一语言点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李妍 《文教资料》2008,(28):279-282
本文考察了现代汉语中的两种能性结构--能性补语与"能/不能V(C)"使用上的差别,并在中介语语料库的支持下分析了外国学生的正误用例,与本族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得出其习得特点及习得顺序,继而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向”是初级阶段的学习内容,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虚词已是一个难题,再加上“向”在语义及功能方面与“对、朝、从、往”等介词有相似之处,加深了留学生学习的难度。通过留学生学习“向”的偏误类型分析,指出产生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由于英语的情态动词与汉语的能愿动词有着很多的共同点,所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混用等偏误。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对能愿动词中的意愿类进行划分,从形式、语义、语用等方面对英语国家学生在使用这类词时出现的混用现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对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16位留学生学习助动词"可以""能""会"的随机调查统计出发,吸收前人在助动词肯否是否对称、助动词语义指向及隐喻对比方面研究的成果,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探求留学生在学习助动词"可以""能""会"时所产生的难点以及陷入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几年来全世界刮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都加入到学习汉语的热潮中,所以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研究是不容忽视的.对外国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偏误研究首先要正确地理解偏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  相似文献   

12.
姚芳 《青海师专学报》2010,30(4):115-117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了"是个非常复杂的语法词,学生在了解了较为典型的语法规则后,往往简单盲目地泛化使用,因而导致了许多似是而非的结构和说法。  相似文献   

13.
能愿动词是留学生学习汉语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汉语本体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环。因此,为了使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能愿动词,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效率,我们试从偏误角度来分析研究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根据偏误语料对能愿动词的偏误进行归纳,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能愿动词时常见的偏误现象有:遗漏、误加、误代、位置不当、否定、重叠。  相似文献   

14.
近义助动词"能"和"可以"存在着一个语义共性特征:二者从不同侧面指出主语所具备的条件决定了宾语的实现没问题。两个语义区别特征:一是"能"强调宾语的实现条件充分,"可以"强调宾语的实现无妨碍;二是"能"具有积极性特征,"可以"具有消极性特征。语义决定语用,进而分析了二者语用效果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参详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有关“等”与“等等”的偏误句子,从列举项数量的角度分析留学生的偏误和偏误原因,并尝试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日语中,可能表达的形式比较简单,语法意义上的差别不是很大。汉语中可能的表达形式相较与日语就复杂的多。本文从日汉可能表达形式的对比着手,对偏误进行分析,以便让汉语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汉语的可能表达。  相似文献   

17.
“能、可以、会”通常被认为是一组表示可能的能愿动词,一般的语法书只将它们与其他组的能愿动词进行比较,如与表示“应该”的“应、应当、应该”,表示“必要”的“须、要、必须”,表示“愿望、意愿”的“愿意、肯、敢”等等比较,而没有在同组内部比较各成员之间的异同。通过对“能、可以、会”之间的比较,归纳出三者在语义和语法功能上的异同,对于提高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已有的“比”字句研究成果下,试图通过美国初级学生作文中的“比”字句进行偏误分析,探讨美国学生习得“比”字句的特点和规律,以求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与结构助词“的”有关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词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难点,结构助词"的"是其中的难点之一。文章在汉语本体及"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探讨了不同学习阶段的维吾尔族学生使用结构助词"的"时的表现,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考察中亚留学生使用副词“才”和“就”的偏误,总结出偏误主要表现为遗漏、误加、错用和错序,然后指出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策略的干扰及教材和教学是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副词“才”和“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