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元代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既是宋画的灵活再现,又有其独到之处.在元代,由于政治,民族,社会等原因,山水画成为文人士大夫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为了在画中营造出他们所向往的“世外桃源“般的幽雅意境,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他们将对物的真实描写转为对物与物组合关系的描写上,同时运笔更注重毛笔的艺术表现性.本文力图从中国山水画重意境的审美追求入手,通过与宋画进行比较来分析元人山水画的造景与用笔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清代“四王”是依董其昌开辟的道路,集古代山水画之大成的代表。他们四人共同的特点是:山水画趋于传统,法度严谨,底蕴深厚,技法全面,甚得元人三昧。他们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较深厚的笔墨功夫,在笔墨、构图、气韵、意境等方面,总结了五代至元代中国传统山水画一些规律性的经验,具有经典性与权威性。学习中国山水画从“四王”上追元、宋、五代不失为严谨、便捷的门径,具有钢琴练习曲的作用。今天解读“四王”山水画艺术风格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指出莆田人吴彬是晚明变异画风的画家之一,阐述其山水画学习宋画,但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细腻的笔触刻画山川、巨石,表现了佛门的清静;其人物使用山水画的笔法,夸张变形,表现了对佛教的深刻理解。这种变异画风的形成,与晚明的社会背景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传统山水画至明初,宫廷画兴起,由于统治者的专制,画坛出现以南宋线硬、笔强、墨重院体画格的"浙派"和以元人重气、抒情、尚韵元人画格的"吴门画派";到明末清初,"松江画派"追求古雅笔意、柔美高清境界,它们为风格多样的清代山水画打开了发展路径;清代画派林立、风格多样、笔墨多元,为开创近代山水画高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郭原 《考试周刊》2009,(46):32-33
元四家山水画是整个元代绘画的最高成就.他们创造的山水画境体现了元人对心灵节操的执守解析元四家山水画的内在精神,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理解画面中的虚实.更是画家将自然之境化为胸中之意的深刻体悟的结果.是画家主观精神和艺术修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漫谈中国文人画的尚简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的不断发展,简约疏淡的风格逐渐成为大多数画家的共同追求,“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在元人山水画中,倪瓒将简,淡,雅,拙融为一体,风格最为突出。随着竹木格册水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绘画的主要题材,简率淡远的风格也成为文人画中具有代表性的,体现“士气”的一种风格。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山水画在演变的过程中深受道学、玄学、佛学思想的影响。道家崇尚自然和玄学的“自然与道合一”,以及禅学中的“心造万物”等思想,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其突出表现是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亲和性。分析、研究这三者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有利于揭示中国山水画的本质即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平常的阶段,在现代艺术发展的今天,究竟如何发扬中国山水画这一古老的画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重论述了在山水画教学中临摹教学与传授传统技法的必然关系。临摹教学作为中国山水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不可替代的。指出了临摹教学与宏扬和发展中国山水画之密切关系,它是学习、掌握山水画基本知识的必由之路。由此而涉及到中国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山水画的临摹,写生,创作,是高校美术教育中国山水画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成为学习山水画定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探讨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前人的创作经验,对于指导山水画教学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山水画作为最能代表中国绘画艺术特色,最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涵审美观点,人生哲学的一种绘画形式.学习欣赏山水画其意义与收获不仅仅限于山水画的本身,它实际已经超越了山水画本身.因此,要想对山水画有一个全面、深刻、广泛地理解与把握,应先学会从中国山水画的气韵、意境两方面来欣赏.  相似文献   

11.
首先提出了为什么要学习山水画,其次,从各个不贩 朝代分析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希望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同时,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12.
本主要从绘画形式的角度,就如何在中国山水画教学中把握其传承特点,更能接近山水画艺术的本质和精髓,提出一些初浅的认识,并结合教学中临摹,写生和创作三个具体环节论及“造化”与“传统”,自然与创作主体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水墨山水画的破旧立新,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将对早期中国水墨山水画进行分析,概述水墨山水画的产生与发展,提出其破旧立新的形式与代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山水画教学中的问题出发,以学习画山水的与观念为切入点,以山水画在美术史中的发生、局长为线索。对传统的延续、西方的影响予以分析,寻找一个具有中国当代特色的山水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山水画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分析了刘基《春秋明经》的拟题方式、题目结构,并将其与其他现存的元人《春秋》经义进行了比较,结论是《春秋明经》作为一部元人科举模拟习题集,是十分宝贵的个案,对深入了解元代科举的情况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当下的中国山水画在面貌上呈现出多元的发展态势,但是透过长时间以来人们不断的尝试及试验.中国山水画始终存在着某些方面的混乱与浮躁,有必要适时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层的挖掘,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重新审视和认识,从而更清醒地认识山水画的实质及其内在蕴味。  相似文献   

17.
元诗特点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有元一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元曲(剧)而不是诗歌,这已是中国文学史的常识,勿庸赘言。对于元人来说,散曲杂剧是一片前人尚未开垦过的处女地,可以任凭他们驰骋才能,发挥创造力,小有收获,便十分令人瞩目。而诗歌领域的情况则全然不同:在元人面前,唐诗宋诗,名家辈出,众体皆备,流派齐全,本来已是难乎为继的局面,偏偏元人走的又是宗  相似文献   

18.
李可染是20世纪中国山水画艺术革新的成功典范。本文旨在对其山水画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审美立场、表现方法、逆光运用三个方面比较它与传统山水画空间表现的异同,剖析其空间表现的特征,阐释其对深化意境的重要作用,以有益于今天的山水画创作。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中国山水画透视法则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山水画"六远法"透视法则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敏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6):110-113
欧洲古典风景画与中国古典山水画给人以不同的审美倾向、不同的视觉感受,但都是以自然景观作为创作对象的画种。欧洲古典风景画是以写实为造型手段,在风景画的内涵上,追求本真、朴素、自然和谐的美。中国古典山水画则是以写意为创作手段,在山水画中追求精神境界与自然景观的和诣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