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孔孟荀之礼更有其重要的意义。在孔孟荀那里,礼可以分作三重境地,分别为经验境地的“礼之仪”,道德境地的“礼之义”,天地境地的“礼之理”。经验境地之礼囊括了经验世界中种种人伦秩序、规则、仪式、制度,导源于道德境地之礼。道德境地之礼作为人的德性之一,发端乎人之情,归本于仁爱,且给出了经验境地之礼。而经验境地与道德境地之礼皆本源于天地境地之礼,人间之仪则、生灵之礼性皆本源于天地境地之礼的一体流行。且天地境地之礼是经验与道德境地之礼的总根源,内涵于万物之中,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天地须臾不可离。  相似文献   

2.
从东西方技击礼的不同表现形式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借助文化学、社会学、哲学、体育学等理论对技击礼的产生与演进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技击礼的文化内涵及其表征特点,全面分析技击礼的内在特质。研究显示,技击礼的产生与演进受到人类心理、社会“礼”文化与社会规范等因素的影响;技击礼内涵的特质是社会文化的折射;技击礼的表征系统由形、貌、意构成。技击礼的规范与内涵的发展,随着社会的需求而不断丰富与完善,但是不同技击术的核心价值与文化是保持该文化源远流长的必要条件,而且不同时代给予技击文化的要求不同,因而我们既要与时俱进,弘扬民族文化,还要完成文化的更迭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唐代所称之“礼”既指体现礼的基本精神和原则的“三礼”,又指唐代统治者根据政治需要与社会变迁因时变通制定的“新礼”。唐令的制定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礼的宗法等级原则和精神,唐令的许多规定直接来自于礼的内容,而这个“礼”,主要是指以“三礼”为代表的古礼。唐代“纳礼入令”不仅表现在唐令与礼(三礼)的内容的一致性上,而且也反映在唐令与礼的冲突问题上。唐代礼令关系的另一面,即唐礼与令的衔接关系。唐令与唐代礼典的这种衔接关系一方面取决于唐令的制度法性质,同时也是由唐代礼典的礼仪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社会的家庭生活中 ,家礼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其中的嫂叔之礼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庭的和睦与安宁。《礼记》规定“嫂叔无服”。唐代对这一礼节改为“小功之服” ,即服丧 5个月。在唐人的实际家庭生活中 ,嫂叔之间的关系处得较为融洽 ,甚至逾常礼者也比比皆是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维持家庭的生存。否则 ,很可能导致家庭的衰败。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就传统"礼"文化与当代高师教育的结合进行分析,从文化信仰、文化规范与文化实践三个层面提出了礼与高师教育结合的可行性策略,以期更好地在高师教育中推广"礼"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周公制礼     
周公制礼,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治文化。诸如分封亲贵,兴灭继绝,体国经野,威慑不顺,卜都定鼎,明堂朝觐,敬天保民和嫡长子继承,这些周公之法多数用为后来吉、嘉、宾、军、凶五礼和传统政治的基本框架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的有效阐发、诠释及转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时代任务.本文主要采用身体现象学的方法,依据儒家文化之礼仪观、身体观,从实践智慧的视角对中国武术"身礼一体"的传统意蕴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与诠释,揭示了"身礼一体"的文化意义.研究认为,中国武术"身礼一体"体现在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身与心关系等四重维度的智慧表达,彰显了显著的根身性、反身性、切身性的具身性特点.最后,根据中国武术"身礼一体"的内在特征以及创新转化的时代诉求,提出了加强"身礼互训、契合"内容与形式"、建构"主体间性"、对话"传统与现代"等复魅及重构路径,旨在促使"身礼一体"的中国武术得以真正可能.  相似文献   

8.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社会的多元价值理念冲击着传统的孝道观,大学生的孝道观淡薄,需要根据大学生孝道观存在的问题,实施孝道教育,以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9.
以多重史料互证的方法,对北洋时期的射礼复刻尝试与国民政府时期的射礼改造思想进行史实还原与文化阐释:(1)民国初年北洋军阀采借燕射的文化符号复刻投壶礼,以期表达政治诉求;(2)新生活运动期间的射礼改造思想则多处采借乡射礼的文化资源,以期规训国民。以上案例表明,统治阶层基于特定政治目的复刻射礼,阻碍了射礼向民俗化、大众化、人文化方向的转型。20世纪30年代流行于成都的“射金章”,正因其“非政治化”的草根取向,成为民国时期射礼民俗化较为成功的个案。在新时代鼓励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背景下,应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让射礼回归礼乐精神的人文本质,并在多元化发展路径中转变为具有文化主体性的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10.
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要义,高校是进行孝道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从孝道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意蕴入手,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探索高校进行孝道教育的逻辑理路,并从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孝文化自信意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深入挖掘孝文化自信底蕴、尊重大学生文化主体地位三个方面入手,对高校重视孝道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东方特色的伦理思想。在古代其涵义很广,包括“善事父母”、“慎终追远”、甚而扩大到家庭以外的“移孝为忠”;今天,孝之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移孝为忠”已成为历史,“慎终追远”的观念亦已淡化,作为其基本内核的“善事父母”之观念不仅得以继承而且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的时代涵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今天提倡“孝”的思想,虽仍以“善事父母”为基点,但更为强调的是作为一个人、一个家庭成员,进而作为一个公民、一个社会成员,应明确自己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伦理的核心,包含丰富的内涵:养亲、敬亲、尊亲、谏亲、祭亲、继亲6方面的内容;并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泛化为3个层次:家庭伦理、社会伦理、政治伦理。社会的转型必然带来传统“孝”伦理的重构,我们需要把其放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重新加以审视和诠释,给出恰当的伦理定位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实现创造性的转换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与孟子之孝同异并存.孔子首次将孝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侧重从个体-家庭道德的角度强调孝、仁一体并重;而孟子则将孝推广到社会生活领域,侧重于从社会-公共道德的角度把孝道提升为尊老的公德.这两个侧重都以父权制为中心,因此彼此是凝聚、结合的,其焦点在于对父道的敬重.这种敬重从敬养之孝、不辱之孝到大孝之孝,或从基本层次到理想层次,相通互补,顺次提升,显示出孔孟之孝乃至整个儒家孝伦理倡导的孝顺和尊老的精神主脉.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孝亲思想的特征有三:其一是孝亲方式的养和敬的二重性;其二是孝亲义务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其三是孝亲功能的逻辑推演性。可以预见的是,旨在强调家庭伦理之孝的先秦儒家孝论,必将对传统孝文化的当代转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百善孝为先"。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我国农村传统孝道开始弱化并面临着严峻挑战。究其原因,有社会经济模式发生变化的原因,也有社会道德滑坡和教育缺失的因素。但因为"孝"最初是属于血亲家庭道德规范的范畴,因此从家庭维度,特别是从我国农村家庭关系、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居住方式、家庭感恩教育方面来探寻农村传统孝道弱化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孝是儒家的重要命题。儒家的孝主张对父母要报养育之恩,不仅要有衣食供养,更要有精神之养,自己的言行后果不要让父母担忧。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特别是社区家庭的关系,以便稳定有序地发展。而现在社会孝的观念淡薄甚至缺失,造成了一定社会问题。适时地提出和倡导儒家孝的思想,对社会的稳定、有序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韩婴论忠     
西汉初年的儒家学者韩婴积极拓展原始儒家的为统治者服务的思想,他极为重视和强调并且片面地发展了原始儒家的忠君思想。他提倡臣对国君无比忠诚的精神,将臣之忠分出等级,对忠君之臣大加赞扬,而对“国贼”们则痛加斥责和鞭挞。他同时特别地强调了臣对国君应无条件地忠诚和服从,甚至达到了非常残忍的地步,抹煞了作为臣下的应有权利,中国历史上的“愚忠”思想在此已见端倪。  相似文献   

18.
蒲松龄在他的巨作《聊斋志异》中充分体现了他对"百善孝为先"思想观念的推重。《聊斋志异》以孝开宗明义,对孝道进行了反复弘扬,甚至通过描写因果报应来宣扬孝道。为了弘孝他还总结了十二种行孝的方式。蒲松龄之所以如此大力宣扬孝道其原因有二:第一,蒲松龄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第二,现实生活中蒲松龄本人就是个行孝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德育则是其根本内容:其初伸之以孝道,其终则要成贤成圣;在主张灵活多样教育方法的前提下,更突出强调父母与子女血缘亲情的沟通。  相似文献   

20.
白族民间的"孝"文化是白族社会与文化自身发展的结果,更是汉文化强力影响与渗透的产物.白族民间"孝"文化的繁荣既形象地揭示了白族文化的开放性与兼容性,也生动地展现了外来文化与某一民族的社会和文化传统契合时文化传播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