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向未来 培养跨世纪科技人才刘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的迅速发展,都是与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各国政府都很清楚,在科技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国家之间科学技术的竞争,最终也还是人才的竞...  相似文献   

2.
充实·空虚     
我想到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就职演说中的一段话:"我们的物质生活无比丰富,科学技术无比发达,我们可以在月球上驻足,但必须面对的是,我们的精神生活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有人说,生活很精彩。他指的是物质生活。有人说,生活很无奈。他指的是精神生活。各有道理,也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3.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高等教育很不发达的国家,高等学历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7%,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因此用人单位唯文凭现象还很严重,这是造成网络教育学院热衷于学历教育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高等学历教育不发达的国家,非学历的教育培训也不可能发达,在这种情况下,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对网络教育学院发展非学历的教育培训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吴全全 《职教论坛》2004,(22):56-59
进入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竞争力需要先进的技术与装备,但更需要的是人才,一是开发技术和装备的知识型人才,二是掌握技术和装备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世界各国有一个共识:如果光有知识型人才及其先进的开发理念和方案而没有技能型人才,那么就不可能将开发成果转变为人类可以利用的实际产品.如果说,前者主要依靠高等教育来培养的话,那么后者则主要依靠职业教育来培养.  相似文献   

5.
《青年教师》2007,(8):61-61
瑞典是北欧诸国中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他们的教育理念是与其培养一个拔尖人才,不如提高整个社会的基本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扩大全社会公民均等的教育机会。从小学到大学实行免费教育,国家通过税收来实行其高福利政策,它涉及到上学、医疗免费、失业享受丰厚的救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时代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要拥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从小抓起,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方婵 《当代学生》2013,(18):14-15
原题评析一爱迪生如何看手机(北京卷)最"穿越"的作文题教研员评析:综观今年高考全国及各省市的作文题,数这一题最独特,因此也成为了最具争议的题目。喜欢它的人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不喜欢的人说这题出得很偏很怪。但这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向,即通过假设,塑造了一个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对话的情景。随着现代社会人文科技环境的高速变化,对变化发展的敏锐眼光是青年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此题正可充分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和洞察力,也更易获得思维天马行空的青少年的喜欢。  相似文献   

8.
浅议实施“跨世纪科技人才工程”方案姚秀荣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21世纪的竞争,应该是人才的竞争,胜负取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国家科技与文化的发达程度,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科技人才的涌现...  相似文献   

9.
纪敬芝 《辅导员》2013,(22):32-33
<正>40天澳洲生活很是享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方面:一、文明富饶,魅力国度澳大利亚是一个人少地广、资源丰富、文明安定的国家,是世界上最适宜人居的国度。澳大利亚是一个很干净的国家,人很少,可是车子很多,地方也很空旷,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往往要经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竞争力。需要先进的技术与装备,但更需要的是人才,一是开发技术和装备的知识型人才,二是掌握技术和装备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世界各国有一个共识:如果光有知识型人才及其先进的开发理念和方案而没有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在21世纪,我们国家需要的不再是知识型人才,而是更具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这一转变,客观地反映了21世纪中国对创新教育的呼唤,也是现在国家教委提倡的素质教育的重点。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极其紧密的联系。为了培养具有“计算机文化”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人才的多少,已成为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日本是个教育很发达的国家,教师专业化水准很高,尤其是教师自觉自发的教育使命感很值得关注。本文希望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身份和业余时间安排三个方面来理解日本中小学教师使命感的形成,以求对我国教师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培养人才、发展教育和实现现代化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西方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经济基础雄厚、现代化程度高 ,关键就是发展了教育 ,重视了人才的培养 ,促进了科学技术不断创新。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 :要想摆脱贫穷 ,必须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相信科学、依靠科学。要实现现代化 ,必须狠抓教育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科技人才 ,否则是没有出路的。一、培养人才 ,必须依靠教育 ,发展教育我们知道 ,教育的本质是它的社会性。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培养人 ,而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所以培养人才 ,非教育不可。笔者认…  相似文献   

15.
付玲  沈嵘 《职教论坛》2004,(2X):63-64
江泽民同志在与科学家座谈时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人才出创新,创新出实力。美国作为目前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方面一定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拥有的科学技术力量与这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求使他们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能符合本国发展的需要。 要培养高质量的专家,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挑选什么样的人进高等学校学习。目前就全世界来说,能够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在同龄人中还是少数。工业发达的  相似文献   

17.
创造是一个民族的希望.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而曾深刻指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分水岭.”纵观现代社会,创造型人才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和一个民族的兴旺与发达,中华民族要想在未来世界之林昂首挺立,就必须进行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末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到本世纪初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教育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人才的多寡,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决定性因素。可见,在实践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化学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创新教育上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9.
金融行业的发达程度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能展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金融行业发达的国家有能力使用经济实力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金融行业的重要性。金融是一个专业领域,从事金融工作的人员都具备深厚的金融知识。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加具有专业实践性的金融人才是每一所高校金融专业应有的目光。所以,高校金融类课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十年,在人类长河中,只不过短暂的一瞬,然而,它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来说,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年时间,一个人在学术上,只要努力,会有很可观的成就;十年时间,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能有很大的突破;十年时间,一大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优秀建设人才,就会涌现出来。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曾怀着急切的心情,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把迅速培养人才,提高到了关系社会主义能不能建成的高度,指出:“中国有句古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树人,减少九十年,十年树人。”周恩来同志青年时期,在《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诗中写道:“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他认为要改造旧中国,为人民谋福利,没有“面壁十年”的苦干精神,就不可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就不可能担当国家的重任,中流砥柱,为人民利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