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雅可夫斯基通常被我们解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诗人,而事实上我们却忽略了他作为未来主义诗人的身份.在他的早期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同时也是一位未来的“歌者“.  相似文献   

2.
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1)是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他的诗集《恶之花》以独特的魅力冲击着人们传统的审美价值,并开一代新诗歌流派之先河。反观其诗集中的“死亡”诗组对死亡的礼赞和向往,不仅让我们得以一窥诗人独特的诗歌艺术,同时也让我们上溯探寻到诗人走过的充满矛盾,交织着失望和希望,悲观而又不甘气馁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3.
走近李白     
读李白的诗,常有种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之感。感动于他那集侠客、隐士、道人、策士、酒徒、诗人等一体的富有传奇的一生;感动于他那天上人间、陆上海底、神话历史、梦幻现实无不触及的文字;感动于他那挟天风海雨,发无端之想的诗句.读他的诗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洒脱不群、自由浪漫的李白。  相似文献   

4.
引读辛郁,本名宓世森。这位193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的江南才子,在台湾诗坛被称为“冷公”。他的“冷”,既因为他时常是一副冷淡的神情,也因为他的诗作中时常流露出的一股冷冽肃杀之气。作为战乱中流落到台湾的诗人,他总能体味到一种生命之中的茫然和无奈。他的代表诗作有《豹》、《演出的我》、《石头人语》等。多读一点他的作品,便会感到他那无可排拒的冷肃之气并不能掩盖住蕴藏在诗行中的一颗火热滚烫的心。台湾诗人洛夫评说他的诗时曾说:“冷是他的语言,热是他潜在生命的燃烧。他的诗堪称冰河下的暖流。”诗作家书屏息噤声读家…  相似文献   

5.
我与藏策是忘年之交,说来我们正好认识20年了。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只有20几岁。后来,他送给了我一本他那时出版的介绍文学的精神分析学思考的小册子,我读后。觉得他很善于吸收和应用国外新的学术思想,便建议他读一些语言符号学的书籍。我的初衷。是让他把符号学理论与对中国文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他是学文学的,又有研究精神,有这个基础,也就有这种可能。不久,他对我说,他读了一些。但是没有怎么读进去。我后来去法国工作了几年,到我回来后与他见面时。发现他对符号学不仅有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所知甚多,并且在文学方面已有所思所想。他催促我将法国符号学著述的翻译工作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6.
唐朝的繁盛气象铸就了李白杜甫的大诗人地位。我们读这两位大诗人的青春之作,能够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冲荡力量。  相似文献   

7.
杜甫作为盛唐时期的重要作家,其“诗圣”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其传播、接受就是后代读依据自身化立场重新阐释之过程,因此,后代读心目中之诗人和历史上的真实存在之诗人并不一致。“狂”就是杜甫自身具备却历来被忽略的一种重要的化精神和可贵的化品质,这种化精神无疑来自于活跃、开放的盛唐时代精神,其丧失始于理学兴起的宋代。  相似文献   

8.
废名是以新诗本解说进入大学课堂的最早实践之一。废名解诗,往往随意而谈,谨慎联想,感受美丽,点到为止。他讲解自己的诗显示出由于诗人“自白”所带来的一种独特的理论优势。他以诗人与批评家结合的眼光,把握一首诗传达情绪的精髓,抓住意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又不将诗阐释得过于死板粘滞而限制了读自由想象的空间。在解释程度上不要求绝对的清晰,自觉追求一种含而不露的朦胧。他的“不求甚解”的解诗特点,能带读进入诗的本世界,也余下较多的遐想空间,让读自己去思考和体味。  相似文献   

9.
因为海子独特的艺术风格,当代人们多认同他是一个抒情诗人。但在他寄托了诗歌理想的长诗和诗剧中却有着更多的诉说。海子提出的“民间主题”有着特定的含义,只有对它进行剖析才能看到海子诗歌理想的内核,获取海子诗歌的价值取向;海子不是一个忙于解构的诗人,而是一个醉心于重构的艺术家。海子给我们的启示是如何寻找文学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0.
很难找到合适的话来形容我们与母语的联系.近日,读了蒙古诗人达·纳察格道尔济的一首诗后感触颇多.他曾被斯大林投入监狱,他的妻子儿女被送到苏联.  相似文献   

11.
读穆旦的诗,人们往往读到的是陌生化的语言,独特的意象,感受到的是诗人隐藏于诗句中的沉雄的力量,近于荒诞而又饱含理智的情感内蕴。然而,当我们以以往的阅读经验来读他的《冬》时,却发掘出一个别样的穆旦,看到一种仿佛洗尽铅华、不再拥有金属质般外表的诗体,这是我们并不十分熟悉的穆旦与他的诗。但是诗中饱含的沉重的历史反思、民族审视却是一以贯之,依然跳动着诗人智慧的良心。其表现的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别样思考是我们在同时代诗人的诗中所难以发现的,也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诗心"所在。  相似文献   

12.
多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的代表,他的诗充满了富有哲理的奇思妙喻,而敏捷活泼的思维活动又与强烈的激情——爱的激情、宗教的激情融为一体,从而制造出一种新颖的和谐。读多恩的诗,如同参加一项智力游戏,惟有开动脑筋,方能追赶上诗人飞驰的想像,品味出他精妙的思辨。  相似文献   

13.
王书怀是“耕耘在黑土地上的诗人”,黑土地雕琢了他的眉目与风骨。读王书怀的诗,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的眷恋,那是一种魂牵梦萦的精神需求,也是一种深情、诚挚的生命感动。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清泉,是诗人灵魂里最美丽的歌声。诗人谭旭东的诗就是他心灵深处流泻的清澈透明的泉水。读他的童诗,不但可以感知他的心灵的清澈、透明,而且可以感受到他童心的可贵、真纯;读他的童诗,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热爱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诗人。《孩子·妈妈·爸爸》这组诗,除了《捉蚱蜢的孩子》,其  相似文献   

15.
李镇西老师的课就是有这么一种魔力,把学生深深吸引住,把“读”他的课的人也深深吸引住。现在我要分析的是,李镇西的课里面有一种什么东西把人吸引住了呢?我们当然可以说是李镇西那诗人般的激情,也可以说是他平等待人(学生)的民主教学作风,以及他那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的课堂驾驭艺术。(我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很难找到合适的话来形容我们与母语的联系。近日,读了蒙古诗人达·纳察格道尔济的一首诗后感触颇多。他曾被斯大林投入监狱,他的妻子儿女被送到苏联。出狱后他精神失常,孤独地死在乌兰巴托的街头。  相似文献   

17.
光成金所军光线穿过玻瑞打在一片黑影上只影鱿没了光线穿过空气照亮一些浮尘浮尘在上升光线穿过树林落在一只乌的翅膀上鸟翅扇动了一下光线穿过村庄穿过一条又一条小巷村庄还是过去的样子光线穿过命运羌了眼睛心情裕然开朗(选自《新诗刊))金所军,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他是现代诗坛一位勤奋、扎实、活跃的青年诗人。他的诗作饱含着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怀,语言优美灵动,感情真挚丰富,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光线》是一首短诗,描写的对象是一束光线,然而就是这种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在诗人的笔下却熠熠生辉,让人看到后有种特别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作为第一个介绍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到中国的诗人李金发,他的诗歌今昔评价差距颇大。世人大多认为他的诗怪诞、晦涩、难以索解。本从读审美接受水平的限制、化的跨地域影响、时代和尽情尽性抒写情绪的需要三方面来剖析李金发诗歌的创作成因及难以为当时人所接受的化和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9.
饶培慧 《学语文》2013,(3):77-77
我们以万物灵长的骄傲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是—种对人间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中到处都能感受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萧三 《生活教育》2010,(11):1-1
陶行知先生屡次自己声明他不是诗人。人们都说,这是陶先生的谦虚。我却认为这正是陶先生之所以为真正的诗人。陶先生之所以别于其他“诗人”的是,陶诗别有风格,非常通俗,大众化而又富有“诗味”,读了令人兴起,令人深思,这正是我们时代和我们大众所需要的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