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以往的评价是教师关注学生的成绩、分数与不足,是着眼于“过去”,注重教学效果。这样的评价使学生感到焦虑、担心、害怕,使其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其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现代教学评价更多的着眼于未来、注重教学的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教育性、发展性”成为现代教学评价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探究式教学是通过“探究-创新”式教学,主要解决学生创新力的培养问题,因此,过去适应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技能传授或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技能获得的教学及原则,已不能满足探究式教学的需要。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环境性原则,方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终结性原则,构成为探究式教学原则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王英华  陈沫  于海龙 《教师》2023,(8):108-110
文章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教学为例,将广联达工程教育测评认证平台、广联达数字建筑百万人才考试端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引入课程教学,从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等教学过程出发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通过教与学不断反馈循环模式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及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基于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一般包括过程性评价、参与性评价和差异化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5.
赫尔巴特坚决反对18世纪启蒙时期出现的“自然教育”思想,他认为学生的身心智力的成长全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刻意加工和固定模式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他十分重视和强调教师权威的发挥以及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教师中心论”在我国也有久远的历史,许多学者们认为学生对教师只能恭敬从命,不能反问,更不能质疑。教师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权威,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与体育考试并不对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推进素质教育活动中,一些人以为取消考试即可让学生“全面发展”。残不知,取消考试意味着取消教学过程的督促机制和竞争机制,势必造成教育质量的滑坡。在未能找出更佳的手段代替之前,尚不能以轻率的态度否定考试,体育也不例外。以“健康第一”为目标,体育考试改革应朝着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终结性考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质性评价是与传统教学评价有较大差异的评价方法,它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重视人文关怀,不仅关注学生的最终考核结果,还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质”的发展。教师需要采用质性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质量评价。文章对质性评价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学评一致性”即基于课程标准,将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教学评价有机结合,以实现关注学生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为例,以“川陕交通线的发展历程”为情境主线,创设问题链,搭建“教—学”过程,从课中过程性评价和课后结果性评价两个方面建立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前提下,形成性评价的运用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之转变和实现从“以结果为中心”向“以过程为中心”的转变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从侧重总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0.
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遵循“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应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作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了解评价的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义务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非指示性”作文评价,是新时代教育的需要。依据“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理念,笔者认为,“非指示性”作文评价,指的是作文教学中应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作文评价观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作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评价对象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即强调“有效教学”成果,又看重教学过程中师生状态的表现,评价“好课”的标准从单—性走向多元化,从静态走向动态。因此,探讨和了解“好课”的评价标准对上好一堂课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角色的转变,以及实现“以结果为中心”向“以过程为中心”的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环境下建构全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实现英语语言教学改革之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是他“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运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以“真实问题”为主的课程内容观,注重学生“自主评价”的教学评价观。基于罗杰斯的上述教育主张,章论述了其教育思想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Student-Centered”在中国学界译作“以学生为中心”,日益被视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导理念。但实践中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并非学生本身,而是其外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难于落地,学生仍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文章从本体论立场厘清“Student-Centered”在西方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兴起与传播的过程,分析“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为中心”本体论立场区别,指出“学生为中心”是最终目的和形态,而“‘以’学生为中心”则仅是过渡阶段。据此,需要重新审视并定义教育,呼唤回归教育本体价值;重构学生中心的教育治理体系;教育过程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换;构建学生主体的教育评价新生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成为自我教育者。学生只有处于教育系统的核心和中心,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变革,培养造就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以终为始”的逆向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设计的逻辑顺序,生本理念、评价优先、“评-学-教”一体化是逆向教学设计模式突出的特点。评价标准先行的教学设计模式切实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与学习活动,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单元教学方案为例,围绕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进行实践,结果表明,“以学为中心”的逆向教学设计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程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职设计教育存在固有弊端,导致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与行业发展需求。中澳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理念上存在能力本位与知识本位“,客户为中心”与“学生为主体”的差异,在教学大纲、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评价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区别。通过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我国高职应借鉴澳洲TAFE艺术设计教育成功经验,改革探索培养中国实用的创造型设计人才之路。  相似文献   

18.
济南市历城区第二职业中专秉承“以就业教育为支点,为学生终身能力发展服务”为办学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以教学为中心,以技能为核心”的职教发展策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以质量、管理为主题的内涵发展思路,通过专业重组、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强化德育“四心”教育等措施,在教改中不断探索职教发展之路。改革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评价等方面,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操作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中职生。其中,学校独创的“滚动式”教学最具生命力,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施鸿梅 《考试周刊》2013,(68):45-46
习作教学走向应以学生的兴趣、交流、发展为大前提,从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品位,以学生的终生受用、终身发展为主旨.习作教学既不能放弃作文“技巧”的训练,又要注重对学生作文的情感、态度和兴趣的培育和激荡,与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评价相一致,践行课程标准中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活动表现评价为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活动表现评价鼓励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实验过程是学生学习活动表现、自我能力体现的一个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是把评价置于真实、具体的情景中,因此显得更为重要、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