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而建的“中国报刊碑林园”目前正在湖北孝感的观音湖畔抓紧施工。9月8日,投建该项目的湖北中业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在上海分公司成立仪式上介绍了项目情况。中国报刊碑林园将把全国的报刊(社)、影像图片社、书画社发展的历史,采用碑林形式再现,建有“中国报刊碑林长廊”、“藏报馆”、“华中新闻摄影学院”、“报刊文化宾馆”、“记者度假村”等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建筑群。碑林园总占地1280亩,投资3亿多元。碑林园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的“报刊博物馆”和新闻出版工作者业务交流、休闲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2.
到过陕西旅游的人都清楚,陕西有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碑林,枣园、宝塔山等众多景点,但不论参观景点多远,都以西安为圆心,早上出发,晚上回到西安休整,第二天又从西安出发,到达另外景点,其他旅游城市莫不如此。零陵是我国历史上夏以前有  相似文献   

3.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10,(39):25-25
仲秋之际赴长安,行前得知正值冷香斋主人闭关修般舟行,巩难了终南山吃茶之愿。 细雨中乘兴观碑林,得玄奘图、禇遂良摹“兰亭序”等拓片数帧,书籍数十,布履虽湿,然墨香盈杯;  相似文献   

4.
据《新闻出版报》报道:一九九七年开始创建的“中国报刊碑林”是根据“集报大王”徐孔章的提议,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中国报协、中国期刊协会的支持下,由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筹建的。地处咸宁市咸安区的“中国报刊碑林”现已初具规模,三百二十八亩基础工程的“三通一平”和办公楼东门楼的主体工程已完成,主碑楼、藏报馆等正在兴建,有关资料的征集也正同步进行。 中国报刊碑林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乾隆编纂《四库全书》,在保存了大量中国传统文献的同时,也是对传统文献和人们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摧残。文章系统介绍了乾隆借编纂《四库全书》之名,而大兴查检、禁毁图书之实的全过程,同时也指出书籍能否流传,完全在于书籍本身之价值,封建专制者“寓禁于征”的愿望只能是—厢情愿而已。  相似文献   

6.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指的是作文章,即使立意可观,如无精当的语言来表述,其中道理也难于广泛传播。对于书籍来说,即便是好书,若无精当的书评,就难能影响广泛的读者。因此可以说,书若无评也必然是“行之不远”。概括说来,图书评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奇园茶社是解放前中共中央情报部西安情报处(简称“西情处”)在莲湖公园开设的秘密交通站,曾为党的事业和解放战争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其基本史实,专门或间接介绍记述的文章不少,但是多有模糊或失实之处,颇有根据档案资料加以厘正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今年1月22日上午,笔者和湖北“集报大王”徐孔章先生,按约定的时间来到新华通讯社拜访穆青同志.穆青认真地听取了徐孔章先生有关筹建“中国报刊碑林”远景规划,并翻阅徐孔章先生带的一些资料以及新闻界对报刊碑林的报道,肯定地说:“建造一座中国报刊碑林很有意义,我很赞成,大力支持.我国报刊种类很多,要全面规划,分批实施.先可把我国一些主要的报纸、杂志,有代表性地选择一些,突出表现好的东西,不要把好的淹没了,搞一个小的、精致的精品碑林.这样好办些,也利于游人参观,不要贪图大规模.”穆青说完这番话后,稍微停顿了片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1998,(3)
我为《西安晚报》写稿四十年文/亦杰我从1958年开始为西安晚(日)报写稿。40年来,除“文革”期间外,一直没有间断过。可以不谦虚地说,我是西安晚报的忠实作者,与我同时代的通讯员,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不多见了。40年来,在西安晚(日)报发表各类文章600...  相似文献   

10.
“文庙崇祀位次之图”碑,圆首方趺,通高225厘米,宽83厘米,藏于西安碑林.雍正十三年(1735年)咸宁(今属陕西西安)人孙能宽书、魏振纲镌刻,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刻崇祀位次图,下刻碑志,记载修碑经过,朝廷颁布新厘定从祀位次之事.全文600多字,跨越15年(康熙五十九年至雍正十三年),反映了康熙至雍正年间从祀人数、位次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张美荣  耿金超 《新闻爱好者》2006,(11S):I0003-I0004
“我决心率领全家和全体员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翰园精神,誓把中国翰园碑林建成化高品位、园林高层次的中国碑林第一流!”  相似文献   

12.
“书”字在汉语中有十几种含义,本文只试图探讨一下作为读物或出版物一种的“书”及其同义词“书籍”、“图书”的词源和概念,所知外国有关资料也略为介绍,以便进行比较研究。文字的产生是书籍出现的基本条件,但文字必须书写或用其他方式记录在可携带的载体上供人阅读才能成为书籍。从各国书籍形成的历史,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外书字的来源多与文字及书写文字的行为、工具或材料有联系。  相似文献   

13.
"小题"也要"大做"--撰写书籍"内容提要"AB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内容提要”亦称内容简介、内容摘要、内容说明、内容梗概等 ,是书籍的一种辅文 ,是用来扼要介绍书籍内容及其特色的概括性文字。“内容提要”一般印于扉页背面 ,也见印于折口、封底或移到护封、腰封上者。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从事编辑工作实践的体会 ,从重要性、内容结构、语言文字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对撰写“内容提要”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似少非少 ,举轻若重书籍中的“内容提要” ,一般仅二三百字 ,却忠实地反映了书籍的总体面貌。其意义在于供读者和发行机构选购或预订书籍时参考 ,并作为图书馆储存图书的信息资料。“内容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碑林区档案局重视档案学术研究和信息工作,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干部撰写论文,报送信息,全局干部论文和信息的刊发率、获奖率不断提高。2006年全局有7篇论文在省、市档案刊物上发表,有两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有5篇论文被收入《西安市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7年,一篇论文获“中国档案学会第五次档案学优秀成果奖”档案学术论文类三等奖。碑林档案信息在《西安档案信息》、《碑林信息》、《碑政信息》等信息简报上的刊发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页码”是现代书籍中最不起眼,但又最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不过,这种要素并非随书籍出现而出现。中国书籍中最早具有部分页码功能的可能是简册时代的“简号”,但简号与页码又有很大差别,使用也不广泛。纸质时代后的最初数百年中,中国书籍的主要形态是卷轴,但卷轴却没有使用过任何页码符号。较多使用页码的是梵夹装,但数量也不是很大。雕版印刷时代,中国书籍第一次大规模使用页码。这应该是中国书籍独立产生的页码,与同一时期西方书籍上的页码没有关联。普及后,页码对书籍的阅读和利用产生了深层次影响。但和西方页码系统相比,中国自主产生的书籍页码系统有一定缺陷。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引入,中国书籍上的页码系统逐渐被取代。  相似文献   

16.
到图书馆借阅过书籍的同志都知道,读者要借阅某种书籍,必须先查询图书目录,找到该书的目录卡片,记下该书的“索书号”,才能找到他想要找的那种书籍。图书馆,就是靠着这个“索书号”,把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乃至几千万册的藏书组织起来,有条不紊。图书馆员就是根据这个“索书号”准确地取出读者所  相似文献   

17.
五、介绍西方自然科学最新成果,出版学习外语的书籍介绍声、光、化、电等西方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亦是张先生早年出版活动之一。在我国近代出版史上,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国内对翻译出版西方军事工艺和自然科学的书籍日益重视。维新志士的政治目标是变革清政府的政治体制和教育制度,其出版重点当然在介绍宣传维新的社会科学书籍。但是,西方的自然科学也是“泰西实学”的一部分,为“振新吾国”所必需,所以张先生并没有忽  相似文献   

18.
解放以来,我国图书价格体系一直是采用分类印张定价办法,即把书籍分为若干类别,依出版页(即印张)制定定价标准。1956年2月18日我国文化部颁发了“全国杂志、书籍定价标准”;1956年改为参考标准;1963年又由文化部、科学院颁发了“科学技术书籍和课本定价标准”;“文革”中也颁发过一个图书定价标准;直到1984年11月在调整图书定价中,把图书分为三大类的上限、下限浮动价格。虽然进行过多次调整,图书分类有粗有细,标准有  相似文献   

19.
浅谈书籍艺术的“书卷气”和“广告味”刘苏斌随着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图书的文化和商品属性也就体现得更为突出,书籍的形象特征和读者的审美需求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为此,关于书籍艺术的“书卷气”和“广告味”就成了学术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书籍艺术...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社会上尤其是在年轻同志中间,兴起了谈美学、学美学的“美学热”。报刊上也发表了不少美学文章,书店里还出售着很多美学著作。然而对于初学美学的人,究竟适合先读哪些书呢?现在介绍一些美学书籍,以供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和一定自学能力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