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过情感教育的人,善于与人沟通且对生活热爱。情感教育是心灵的对话与真情的沐浴。近代教育家夏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是情感教育的摇篮。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觉,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存在着相互信任、尊重、民主、宽容,即师生之间要有爱。学生美好的开端是掌握在教师手中的,教师要情感充沛、精神饱满,要全心投入、心无旁骛,要信心十足、追求卓越,这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  相似文献   

2.
2003年11月总第287期有人说,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就等于没有灵魂。关爱学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就是没有职业道德的教师,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或者说就不配当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关爱学生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品质、素质、天职。教师应如何关爱学生呢?根据目前学校情况,结合个人实践体会,我谈以下三点:一、爱生,就要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要只爱优生不爱差生爱学生,所有的教师几乎都会说能做到,然而他从内心里自觉地爱后进学生就比较难了。于是,就出现了有选择的“爱”,或叫做“偏爱”的问题。由于…  相似文献   

3.
在校园内常会听到教师说“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之所以难教.是因为许多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之所以难管,是由于学生缺乏对教师应有的尊重。这正是目前教育现状的一种真实写照。其主要根源是教师不自觉地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是具有教育主体特征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从本质上说.教师并没有给予自己学生一种真正的爱。  相似文献   

4.
杨玲 《湖南教育》2014,(7):51-51
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一种,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老师的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缘关系,没有功利,却有无比巨大的力量。怎么写好一个“爱”字,体现一个教师的工作艺术和工作智慧。  相似文献   

5.
一、倾注爱心,多给学困生一些偏爱 西方教育家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情感也会消融。”没有爱,  相似文献   

6.
郝杰 《中国德育》2010,(4):22-25
对学生“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是对教师的伦理诉求和职业道德规范,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偏爱行为却大量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教师难以均衡地施爱于每位学生;另外,爱可以分为自然爱和社会爱,“爱无差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层面,属于社会爱,当自然爱与社会爱相冲突的时候,教师难以达成一致,极易出现非公正的偏爱行为。教师需要明确“爱无差等”的真正内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尽量避免对学生的偏爱行为,为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它如温柔的春雨,滋润着萌生的新芽;它如和煦的春风,慰藉着企盼的心灵。那么,教师的爱通过怎样的传导途径,才能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受到“爱”的“感应”,产生爱的动力呢?  相似文献   

8.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不仅是这样,教育不仅幸福了学生,也让教师本身获得了幸福.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情感投入方面存在的几种现象不容忽视:爱的荒芜。由于对学生工作认识上的不足及学生工作本身受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从事学生工作人员中真正热爱这一岗位的人并非很多,因而造成在工作中对学生的不热爱或热爱的程度不足;由于受传统的“严师出高徒”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严师”长期以来被学生家长肯定并加以大力宣传,因而造成在工作实践中,常常出现教师对学生的爱存在表达不良的现象,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爱护之意而出现爱的空白。情的泛滥。在工作实践中,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即某些教师出于…  相似文献   

10.
关爱学生     
教育是以人为本,干教育,先要关爱学生,爱是教育最好的调节。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去接纳学生,曾经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是: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尊重、信任、了解学生。比如在教当中熟悉学生的名字很重要,上课时你能叫出他的名字,说明你在意他,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里距离,从而让学中接纳你,才会被学生所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