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岚琼 《大观周刊》2011,(21):45-46
在中国社会激进的现代性浪潮的格局下,鲁迅和沈从文以不同方式参与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的完善中去。鲁迅站在现代文明知识体系的立场上来批判传统,要求该“改造国民性”和精神解放;沈从文则一种“反现代文明的现代性”的姿态,希望以自然人性来实现民族精神重造。尽管关注视角不同,但殊途同归地为丰富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做出了巨天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的第一次批判运动是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也是建国后党对知识分子实施的历次改造中的第一次。本文结合《武训传》批判过程中的具体历史史实,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境与革命形势,进行深入辨析。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5,(16):45-48
电影《让子弹飞》运用独特的影视符号建构出鲁迅式语境,从剖析国民性到隐喻人生,再到政治讽刺和理想的表述,在光影间传递出一种鲁迅精神。影片对鹅城百姓的刻画,继承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与鲁迅所揭示的国民性格中的"扮演""瞒"和"骗"不谋而合。影片还彰显了鲁迅式的政治反讽,表达了追求社会"公平"的政治理想。在当下低俗滑稽之风盛行、故事情节粗制滥造的文艺界,《让子弹飞》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标杆。  相似文献   

4.
最近十多年来,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想颇为广大学者所瞩目,就此进行了不少讨论。但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五四”时期,低估甚至忽略“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它之前一些求改革的尝试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然而,只要我们不割断历史,就会发现,早在辛亥革命前,特别是ZO世纪最初几年,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就曾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时代课题。其代表作就是《新民说》。深入研究梁启超的《新民说》,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梁氏的整个思想及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思潮都有着重要意义。一《新民说》的缘起早在戊戌变法前,梁启超就批评洋务…  相似文献   

5.
科学报道史视野中的《新青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科学报道史的视野中来看, 《新青年》的科学观以及科学报道完成了由“技” 入“道”的质性转变。《新青年》的科学观是自 然科学法则作用下的社会科学观,是批判旧文 化、倡导新文化,改造国民性、提高国民素质的 有力武器。目前,大量不科学、伪科学和反科学 的东西依然存在,公众科学素质相对较低,科学 启蒙任重道远,科学报道有待改进。《新青年》 的科学观及科学报道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在中国,建立批判和怀疑为旨归的美学,是格外艰难并需要理论勇气的。这不仅因为当代中国人对“文革”中那种“打倒式”的批判记忆犹新,也不仅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界对“反传统”的“反”有一种理性反思和清理的需求,更在于批判性和怀疑性的东西,在中国很容易与王朔式的虚无与调侃性文化相混淆,也容易与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真理在握”的“道德理想主  相似文献   

7.
陈江 《出版史料》2003,(1):90-92
《语丝》的创刊及其特色《语丝》是20世纪20年代在思想界和知识界很有影响的一份刊物。这份刊物具有鲜明的战斗性、思想性和文化批判精神。《语  相似文献   

8.
《娱乐至死》是一本通俗而又极富哲理的书,是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完成的。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描述了一个娱乐化的时代,阐述了美国传媒业的发展,从报刊、广播电视到书籍,传媒业已经开始走到文化沦丧的地步。《娱乐至死》就是波兹曼对当今时代电视文化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无可辩驳的分析。本文分析尼尔.波兹曼对电视娱乐化的批判和反思及其对娱乐批判的绝对性进行批判,最后分析对大众文化的哲学批判。  相似文献   

9.
王增强 《档案》2014,(12):15-17
鲁迅创作《谈所谓"大内档案"》杂文的主要目的并非批判北洋政府,而是还原真相、讽刺伪国学家、伪考古家和解剖国民性。在文章中,鲁迅间接提出了一些档案管理思想,即:档案管理应该有章可循;档案鉴定销毁应该有法可依;档案保管应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0.
包妍  万水 《出版广角》2016,(18):89-91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的《极花》是贾平凹最新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通过被拐女子胡蝶的视角展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广大贫苦农村的真实生活图景.该书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是严厉的,但对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人性与文化问题的批判却是温润的.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贾平凹对农村现状的持续关注,同时也是长篇小说和严肃文学的一个重大收获.  相似文献   

11.
刘盛利 《大观周刊》2012,(11):12-13,43
《科学史学导论》主要通过综合性地描述、批判和评论重要的科学史学观点和方法,介绍现代科学史中的方法论和理论问题,本文在介绍该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究其思想体系,说明它是连接一般史学与科学史学之间鸿沟的导论性著作,对我们理解科学史的发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陈四益的杂文和讽刺小品早已在读书界建立了声誉,这回的《乱翻书》(学林出版社1997版)是他近年来杂文、随笔的结集。这里想就集中文学的用古来谈点读后感。杂文是批判的艺术,思辨的艺术。在进行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时,不仅要针对时弊,也必须揭示史弊,用鲁迅的话叫做“刨祖坟”。当代社会中许多蹊跷事都潜含着往古的渊源,现代人身上附着古人的阴魂,诊断新症候必须探寻老病灶;因此观照古今常能把批判对象剖析得更深入,论辩更具穿透力,使对象物无遁形。再者,从美文的一面说,用吉利于唤起读者的美感记忆,中国文学的一个美学传统是大量地使用典故,其作用就在于通过  相似文献   

13.
<读书>杂志自1979年创刊以来,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起伏跌宕.作为一本立足前沿和高端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读书>体现出来强烈的现实关怀、文化理想和批判精神.不论是早期的"无能、无为、无我"[1]的办刊理念,还是逐渐地介入现实、批判现实,<读书>构建出一片开放的思想公共领域,是中国精英知识分子话语的空间.许多大师都在<读书>上留下了文字笔墨足迹,这其中就有丁聪和他的漫画.  相似文献   

14.
两年前兴起的“文化热”,是事出有因的。在“文化热”中,中西文化问题的提出,是很自然的。同样自然的,人们想起了“五四”运动,发现八十年代的“文化热”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竟同“五四”时提的问题相似,有的甚至相同。汪澍白教授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正是“文化热”中产生的一本书,是针对文化问题讨论中的一些空缺而写  相似文献   

15.
军国民教育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国民性进行改造的尝试,也是民族自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近代中国军国民教育的历史背景、国民性改造的内容及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向帅 《兰台世界》2016,(5):92-94
梁启超、严复对《劝学篇》"中体西用"的理论曾有过激烈的批判,今人亦对本书的写作动机存疑,然而,批评者晚年转而批判青年时期的自己,归心传统,回头再考究张之洞《劝学篇》的动机与核心思想,不得不服膺一个士大夫中正持平的态度,"中体西用"的思想在失落传统的今天也还闪烁着人文光辉。  相似文献   

17.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一个优良的传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传统,自从两汉产生以后,由于历代统治者对这种地方性著作都很重视,故每个朝代都有明确规定,各个地方政府都必须按时编写,及时呈送。自隋唐以来,直到清代从未中断。对  相似文献   

18.
王余光教授在创意并策划“中国阅读报告”书系时,有一个重要认识,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阅读,并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当前,政府及有关方面很重视鼓励全民阅读,但著作界和出版界对中国阅读文化还缺少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9.
王斌  骆兵 《青年记者》2015,(5):52-53
戏曲电视节目是中国电视节目类型中最独特的部分,它有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现代传媒行业大发展的社会环境下,诞生了以河南卫视《梨园春》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电视戏曲综艺节目。该节目历经数年的曲折探索和实践,从诞生初期到改革发展、再到品牌提升,最终走出了一条艺术与经济双赢的特色之路。余秋雨针对戏曲与电视的联姻曾说过:"电视有自己的审美特性,它一旦与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相结合,必将对它们进行重组和改造,而要改造成合格  相似文献   

20.
愧对鲁迅     
先生,你在晚年接受阶级论之后对国民性的批判没有停止,但也没有能够继续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