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无机化学中标准摩尔反应焓变计算的理论基础——Hess定律的定义和实质,在此基础上对标准摩尔反应焓变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根据已知条件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热化学方程式组合、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和键能等数据进行计算。这些归纳和总结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和掌握焓变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过程中,焓和焓变是反应原理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为学好焓和焓变这一概念,本文从“焓和焓变的概念”“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不同反应焓变的大小比较”三个方面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完整地深度剖析,帮助学生提高对焓和焓变概念的认知,提高其学科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朱昌中等研究饱和烷烃沸点时所提出的拓扑指数Xz来探讨烷基苯标准生成焓与Xz的关系.结果表明,拓扑指数Xz易于计算,且与烷基苯标准生成焓具有较好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水合高碘酸镉盐溶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恒温热量计测定了 Cd2 HIO6 · 1 .2 5 H2 O在 3 mol· dm- 3HNO3水溶液中的标准摩尔溶解焓变 ,计算出了相应的标准摩尔自由能变与标准摩尔熵变 .用线性回归法分析并修正了用分光光度计在 2 98.5~ 3 2 8K范围内测定与计算的文献值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书以乙烷裂解为乙烯和氢气为例,估算化学反应热。但键能数据的来源很有限,而物质的焓资料较丰富易得,况且,化学反应中常伴随有诸如气体解吸、盐的溶解等物理变化过程,因此,用求反应系统的焓变来计算化学反应热,则较为容易且周详。这里,用焓变计算了乙烷高温裂解的反应热。并以高中化学第一册[实验1—4]为例做过程分析及焓变计算,从计算结果可知,该化学反应实验的吸热量很大,而且主要来自反应时氢氧化钡晶粉脱弃结晶水所引起的强烈吸热。  相似文献   

6.
用简易量热计测量稀溶液和固体的反应焓变。测量反应物混合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把两部分温度分布外推到固体与溶液混合时刻,图解得到反应产生的最高温差。外推法可以补偿反应过程产生的系统与环境的热交换。利用外推法测量和计算了硫酸铜与锌粉的反应焓变;利用盖斯定律间接测得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反应焓变。用冷热水混合法测量了量热计的比热容,对反应实际产生的热量进一步校准。经校准后的反应焓变接近标准反应焓变。外推法可以推广到其他稀溶液和固体之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按照文献合成了两种稀土(La,Sm)邻菲罗啉硫代脯氨酸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六水氯化钐)、邻菲罗啉、硫代脯氨酸及其配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两个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热力学循环及有关热力学量的数据,计算出离子化合物溶解过程的热效应、水合焓和晶格焓等热力学量的变化,且计算结果和实验值相比相对误差较小;也讨论了溶解焓的变化与水合焓及离子半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由气态原子标准生成焙和键培,计算了9个杂环化合物的气态标准生成焓,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还用HMO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共振能,并讨论了共振能、键焓对标准异构化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1.
按照文[1]献合成了三元配合物[La(C_9H_6NO)_2(C_6H_5COO)]·H_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 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求出了298.15 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三元配合物[La(C_9H_6NO)_2(C_6H_5COO)]·H_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2.
按照文[1]献合成了三元配合物[La(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 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求出了298.15 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三元配合物[La(C9H6NO)2(C6H5COO)]·H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3.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4.
<正>焓变的计算是高考必考题型,该类习题的正确率较低,与技巧和计算能力不无关系.本文详细总结了源于盖斯定律的三种解题方法,有助于提高焓变相关计算解题效率,并指出未来关于焓变计算的潜在新考向.首先要确定好目标方程式,一般要先写,不可胡乱进行方程式加减.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2-氨基嘧啶(AP)与锌的配合物Zn(AP)2C12,并对其组成进行了测定.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量热计,分别测定了298.15 K时[Zn(NO3)2·6H2O(s) 2 KCl(s) 2 AP (s)]和[Zn(AP)C12(s) 2 KNO3(s)]在100.00mL 2 mol.L-1HCl溶液中的溶解焓.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得到2-氨基嘧啶(AP)与硝酸铜和氯化钾反应的反应焓为-34.5±2.49 kJ·mol-1,进而计算出配合物Zn(AP)2C12在298.15 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602.20±3.02kJ.mol-1.  相似文献   

16.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反应热量计,以3mol·L-1HNO3溶液作为量热溶剂,在298.2K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反应混合物[Rb2SO4(s)+2Mg2(SO4)3(s)]和生成物Rb2Mg2(SO4)3的摩尔溶解焓变.通过合理的热化学循环,结合其它标准值计算出了标题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其值为-3966.24±0.06kJ·mol-1.  相似文献   

17.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热量计测定了 Cu2 HIO6 · 2 H2 O在 3 mol· dm- 3HNO3水溶液中的标准摩尔溶解焓变 ,计算出了相应的标准摩尔自由能变与标准摩尔熵变 ,用线性回归法分析并修正了用分光光度法在 2 98.2~ 3 2 8.0 K范围内测定的文献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DTA技术研究了碳酸镉分解反应的非等温动力学.并运用Kissger和Ozawa方法计算了分解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碳酸镉非等温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TA技术研究了碳酸镉分解反应的非等温动力学.并运用Kissger和Ozawa方法计算了分解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介绍了B.I.Lee和M.G.Kesler提出的一种建立在三参数对应状态原理的基础上,用改进的BWR状态方程对实际流体的焓、熵、热容、逸度系数等进行计算的Lee—Kesler关联式,同时还简要介绍了Lee—Kesler的偏心因子估算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