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朝的雨     
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我建议你去苏堤。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西湖风光秀丽,人文底蕴深厚,学生早有耳闻,而《西湖》这篇课文,用优美简洁的语言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向西湖的心灵之路。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要立足教材,放眼西湖,创设西湖文化背景,让学生、文本、风景、文化有机融合。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领略美1.扎实初读,感知语言。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两点。第一、要让学生充分熟悉语言。本课一共有23个生字,在初读课文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感知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层层叠叠、放眼远眺、心旷神怡、典雅等。第二、把检查指导初读课文和学生整体感知领略…  相似文献   

3.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不少文人墨客写下赞美西湖的名句佳篇。同学们,如果你要去西湖,你想什么季节去能比较好的欣赏美景呢?  相似文献   

4.
丑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们太把西湖看理想化了。夏天要算是西湖浓妆的时候,堤上的杨柳绿成一片浓青,里湖一带的荷叶荷花也正当满艳,朝上的烟雾,向晚的晴霞,哪样不是现成的诗料?但这西姑娘你爱不爱?我是不成,这回一见面我回头就逃!什么西湖,这简直是一锅腥臊的热汤!西湖的水  相似文献   

5.
一、《西湖》一文教学成了我的心病学《西湖》一文时,方明同学请了病假。三天后,方明捧着书向我走来“:老师,帮我补补课吧。”“噢,这三天我们学习了《西湖》一课。《西湖》中的生词比较多,你先把生字会认会写,课文读熟。明天我再给你说说一些词句。”“生词我会写了,课文也会背了呢。”方明有些得意。“你知道什么叫柳丝轻拂吗?”一个学生在一旁插嘴。“老师,你看那柳条随风轻轻摆动是不是柳丝轻拂?”方明指着小花园的柳树说道。“是,是”我答应着。方明走了,望着她的背影,心里竟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感。《西湖》一文词藻华丽,学生难读、难懂…  相似文献   

6.
丑西湖     
<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们太把西湖理想化了。夏天要算是西湖浓妆的时候,堤上的杨柳绿成一片浓青,里湖一带的荷叶荷花也正当满艳,朝上的烟雾,向晚的晴霞,哪样不是现成的诗料,但这西姑娘你爱不爱?我是不成,这回一见面我回头就逃!什么西湖?这简直是一锅腥臊的热汤!西湖的水本来就浅,又不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西湖风光秀丽,人文底蕴深厚,学生早有耳闻,而《西湖》这篇课文,用优美简洁的语言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向西湖的心灵之路。冈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要立足教材,放眼西湖,创设西湖文化背景,让学生、文本、风景、文化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提起写作文,很多同学都感头痛。他们不是为写不来文章而感到懊恼头痛,而是觉得自己的文章总是很平淡,平淡得如一湖死水,既不吸引别人,也不能使自己感动。他们还是觉得那些名人的文章,写的虽然是生活中的一些锁事,却非常耐看,非常生动。其实我们的同学写文章只知道如何把他要写的事写完,把他要反映的内容反映完,没有考虑如何去吸引人,如何去深刻地反映生活,如何地使人感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 教学引入,解释题意 师:上节课我们跟着李白欣赏了天门山上的壮丽景象,请一起背诵《望天门山》。(生一起背诵)现在我们要跟着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到人间天堂杭州西湖去看看。(出示课题和西湖的图片)猜一猜课题是什么意思。 生:苏轼在西湖边看太阳。  相似文献   

10.
薛侃于清嘉靖二十五年作《西湖记》,是一篇文章,但自清末吴道镕起,却一直被认为是一部书,一讹而成千古谬。为此本文作了澄清,并将全文录出,以正视听。另外本文也论述了薛侃与西湖的关系,肯定他在惠州西湖的研究和建设中的功绩,突出此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很早,便在描绘西湖的诗文中沉醉,便想变作那风景中的一只鸟、一株树,静静地守望她。站在西湖边上,方觉出那些美文的局限乃至艳俗。因为那时我已被西湖的品格所征服。是啊,古往今来,谁能比得上西湖的博大与深邃呢?西湖不是湖,西湖是一个灵魂。天地何时孕育出这般奇美的景观呢?竟然把可以使人联想到的所有关于美的东西都汇聚到这里。这时我不得不叹服造化的神奇。远望湖面,会使你产生远甚于凝望情人的眼眸给内心带来的震撼。因为这绝不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不是在倾听情人内心的倾吐,而是在接受来自安琪儿围就的圣殿中的声音,那是一…  相似文献   

12.
<正>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在从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提升,所谓作文应讲一点逻辑,就是说我们写出的作文内容要符合客观规律,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合乎情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不仅"耐看",而且"耐嚼"。一、情节设计符合情理在记叙文写作中,情节的设计要顺乎情,合乎  相似文献   

13.
早就听说西湖要西进改造,广大百姓和不少学者议论纷纷,意见不一。也许西湖在杭州人或国人心目中的印象太好了,要重新改造,都有怕弄巧成拙的顾虑。我是赞成西湖改造的。美的事物也需要随经济文化的发展、随人们日益求新求美的需要提高而与时俱进。关键是改造方案要符合时代审美的互动规律,符合生态性发展的和谐规律,符合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张扬的创新规律。我是心情越来越好了。这不,先是听说西湖南岸改造既显文化艺术气息很浓,又不失原西湖的风姿,扩大了休闲区域,使大家认同声高涨。接着又在《钱江晚报》上连续看到西湖西进中,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4.
今夏,静谧的夜西湖再度呈出出一片繁华景象。 每当夜幕降临,杭州西湖璀璨似锦,环湖景点及湖中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都亮起来了,加上新设计的各种夜游活动,杭州的夜西湖确实真正做到了不再寂寞。 今夏西湖风景区开放的夜游点有10多处。这些夜游点中,像柳浪闻莺公园的夜花园,望湖楼、平湖秋月、孤山和镜湖厅的音乐茶座等,都是深受杭州市民欢迎的传统纳凉节目。 西湖中的三岛夜游,仍是西湖旅游中的重头戏。今夏,“阮公墩”岛仿古夜游推出一台演绎水上龙宫的龙年庆典戏。“三潭印月”岛上的湖上酒肆,推出…  相似文献   

15.
游杭州西湖     
《中文自修》2014,(32):46
上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游览了美丽的杭州西湖。三潭映月位于西湖的南半边,湖中有一座人工岛。三潭就在这座小岛的附近。我们上了船里,欣赏着水平如镜的西湖。这湖水,诈看,犹如一潭诱人的陈酒,静静的,轻盈盈的,细看,婉如一面在翡翠维幕中的宝镜,亮亮  相似文献   

16.
一、字词顺序错由于受现在一些习惯说法的影响,不自觉地对一些要求背涌的句子进行了改造,以致出现错误。例如: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2.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3.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4.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答案及分析)1.淡妆浓抹总相  相似文献   

17.
1909年沪杭铁路开通,将杭州与新兴都市——上海接驳。源源不断的上海都市客激活了西湖旅游,为杭州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上海越喧嚣,西湖越人潮汹涌。杭州“很快地发展成为中国不可多见的新都市的原因,大部分要靠着西湖。”与此同时,杭州的城市价值及西湖新兴建设的困境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薛峰 《教学随笔》2014,(22):174
自古以来西湖出美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西湖的美景和美人豪不腻色地向世人展现她婀娜多姿的美,吸引着人们的眼光,接受着人们的赞美。特别是古代文人各展所长,各抒己见,创作出不同风格的诗歌来表达对西湖的爱慕之情。古代诗词中的西湖,是繁华衰退的见证,是故国和家的象征,是心灵静修的住所,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自古以来,赞颂西湖之美的诗词数不胜数。本文主要通过谈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林升的《题临安邸》、刘辰翁的《江城子·西湖感怀》、林逋的《湖上晚归》、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五首诗词对西湖意象的描述,深入探究其中的深层思想,揭示其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努力探索新课程实施中的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苏轼曾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认为:西湖的景色,如西施或淡或浓的装扮,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惠州市西湖风景区的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 结果表明该景区的木本植物种类总类为48 科127 种, 其中裸子植物有6 科8 种, 被子植物有42 科118 种。在对木本植物种类、优势科和主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讨论西湖风景区木本植物现状, 并就西湖风景区今后规划发展的木本植物配制和引进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