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着如何实现儒家三代之治理想政治以及如何达到至善社会的问题,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展开了多重进路的思考.孔子政治哲学的理路是既重视仁、又重视礼,既重视收拾人心,也重视重建秩序;孟子则侧重于内在之仁,将政治内向化,用政治主体内心的道德意识(仁心)来解释政治事务并强调仁心对于政治事务的无可替代性;荀子主张泛礼化的政治,用礼来解释政治活动,强调礼的规范对于政治的意义,将政治与儒家礼学典制结合起来,以此来保证政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在《荀子》中,礼法不仅走向了高度的融合,而且获得了崭新的内涵。荀子吸收了法家狭义上的"法",即"刑",这是礼法融合的第一重内涵;礼法融合的第二重内涵是礼的"法"化,即礼的外在化、规范化、客观化;更为重要的第三重涵义是",礼法"被赋予儒家意义上的道德修养的内涵。通过对法家之"法"的道德化改造,荀子不仅克服了儒家之礼与法家之法的对立,而且也推动了"道德儒学"向"政治儒学"的过渡与转换。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主张人之性恶,认为人顺纵情欲恣意发展才展现出性恶。基于此,荀子提出用"礼义"来安养性情,教化社会,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礼化义,人之为人;二是以礼养人,情理兼备;三是情安于礼,导人向善。  相似文献   

4.
通常的荀子礼学研究往往取径于宏观的政治哲学的视角,关注的是荀子的礼作为社会治理的典章制度的功能和价值。作为一种道德哲学本位的研究,也可取径于一种微观的行为者个体的视角,着重于对荀子的礼的个体修养维度的探讨。基于儒家伦理共同体的社会观,即使在作为典章制度的层面上,礼所确立的社会差别和社会秩序也包含着"积极道德"的价值关切。在伦理学的意义上,作为一种德行观念,礼的价值基础不仅仅在于外在行为的适当性,更在于这种行为上的适当性是仁义等内在德性形之于外的流露和表现。礼依义而成,义由礼而行,正因为礼是义(正当性原则)的实现和表达,礼方始具有了道德规范的意义。此外,礼的践行是对行为者情感的品节、疏导和滋养,并进而促使自然情感升华为道德情感。合而言之,在荀子,对礼的践行也就构成了行为者个体道德修养的一种基本的过程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孟的儒家传统礼治思想,另一方面,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又充分吸收了法家理论,主张援法入礼,礼法并用,开创了礼法融合的先河。使荀子的礼法教化思想在儒家治国理想由礼治走向法治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具体体现在荀子隆礼重法的教化思想中。以荀子教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时代为背景,重在说明荀子"隆礼重法"的教化思想在当代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定位。深入发掘荀子礼法教化思想中的价值内涵,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儒家提倡"礼",在战国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荀子一方面像儒家前贤那样推崇礼义教化,另一方面又深知在人心不古的乱世,"礼"发挥的作用有限,认为"法"是推行礼治时一种必要的协助治国的手段,必须礼的内律、法的外制并行。在礼法二者的关系上,荀子认为法从属于礼,礼占据主导。如何让法辅助礼来治国,荀子在刑不欲滥、法律细化、法律实施等方面做出了精辟的论述,完善了周公以来儒家的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礼"是言语举止的规范,也是美的表现。从汉字起源的角度来看,"礼"和"美"意义相近,都是表达人们强烈愿望,保证生存繁衍的精神活动。孔子继承和发扬周代礼乐文化,以"仁"释"礼"。"礼"是"仁"也即"人"的表现形式,也就是美。儒家经典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古代礼仪活动,让后人欣赏,有丰富美感。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应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展现更多的"礼"之美。  相似文献   

8.
王楷 《邯郸学院学报》2013,23(1):130-135
就政治思想的层面而言,儒家自孔子而始就确立了德治取向的基本性格。基于此,儒家论政特别强调两点:其一,礼乐教化在价值上优越于刑政;其二,政治精英必须首先也是道德精英。儒家的这一德治传统在荀子这里发展成为一种系统性的礼治思想。荀子对儒家德治传统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作为社会政治治理的基本原则,礼的权威不仅来自于习惯和传统,更在于礼是儒家道德价值的具象化(礼义),体现着儒家基本的理想和精神;其二,就礼与法的关系而言,强调在价值层面上优先性——礼本法末。同时,在此前提之下,对法之作为特定层面上的社会治理的手段的意义亦做了明确地肯定,而不再是单纯的否定和排斥。就思想史而言,儒家的德治传统正是通过荀子礼治思想而发展成为秦汉以下两千多年中国传统社会主导性政治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荀子从礼学视野重构天人关系,他认为,天和人属于不同类,各有其职分。作为人伦之道的礼是统类原则。把握统类原则是实现天人统一的根本前提。苟子进一步把满足社会的物质需求作为礼或人伦之道的基本内容。荀子所说的人伦之道既包含功利性欲望的满足,同时又有道德理想的超越性追求,这是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两方面基本内容,其哲学宗旨与孔孟等儒家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界论述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大多注重孔、孟、曾三人,对荀子孝道思想的研究还很不够。荀子孝道思想内容朴实、情感真切,是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损益与继承。荀子从"礼"而重"义",言"以礼义事亲谓之孝";看重行孝道之过程,珍视父子间的真挚情感,要求孝子不匮、事亲以亲;从社会现实出发,顺之以道义,言"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以分忠孝之次;虽强调以礼义治国,但极重视政治对孝道的维系作用,移风易俗,制之以礼。  相似文献   

11.
荀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礼义”,是对儒家传统“礼”思想的继承,但不是毫无保留的全盘接受,而是进行了必要的修正。这其中虽然有为了适应当时社会政治要求的考虑,但也是自身内在的逻辑要求,打破传统“礼”局限于道德主体的束缚,开发其客观精神。文章从荀子“礼义”并称入手,挖掘《荀子》文本中“义”的内涵,分析“礼”与“义”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正反合,解读荀子“礼”思想由主观性向客观性转化的原因,进而说明荀子的“礼义”如何发展儒家传统的“礼”思想,以及“礼义”的客观性对于理解《荀子》中“先王”“君子”等概念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荀子"伪起而生礼义"的学说,认为荀子之礼不同于孔子以仁为本的"克己复礼",也不同于孟子的作为仁义之端的"恭敬之心"之礼,与"祀神致福"的礼的原初本义更相去甚远。在荀子"伪"为礼的本质。礼之"伪"是人为努力的过程和结果,"伪"作用于人的性情和本能欲望,通过对情性的"矫饰"、"扰化",对欲望的节制,形成礼义文理,最终达到"文理隆盛",即把完备的礼节仪式应用在日用生活、人际交往、生产劳动和治理国家中,因此荀子之礼具有修身和治理天下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3.
儒家早期经权思想是关于道德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思想.孟子提出了"反经行权"思想,并开解决传统道德悖论之先河.王船山巧妙地将儒家经权思想运用到解决传统道德悖论的问题上,认为在礼用方面经权思想非常必要,提出了"因礼以达权"与"权伸而不损于礼"以及"循礼之经"与"行礼之权"的方法论思想,并认为道德悖论解决的尺度是"求其称".船山运用儒家经权思想成功地解决了传统道德悖论的问题,并将传统经权思想推向了新的高度,实现了礼之经权思想的价值开新.  相似文献   

14.
清华简第八辑中《邦家之政》一篇,是阐述战国时期儒家为政观念的简文,但其中却充斥着如节俭、薄葬、均分、尚贤等墨家的思想主张。这些观念与几乎同时代的孟子为政观念颇有不同之处。与孟子相比,持《邦家之政》为政观念的一派儒者更近似《荀子》中所提及的主张与墨学相近的"俗儒"。就现有的传世与出土文献来看,孔子之后,"子张之儒"其主张与墨学最为接近。由此观之,将孟子定为荀子认为的"俗儒",综合现有的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来看,乃是后世对《荀子》的误解。按荀子对于"儒效"的理解来看,将主张与墨学差异极大的孟子定义为"雅儒"似乎更为公允。  相似文献   

15.
荀子兼采道、法、名、墨诸家思想于一体,却始终被视为儒家学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礼"深入系统的阐发。荀子思想在吸收先秦各家学说后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向,集中体现和落实于关于"礼"的形上建构中。通过对"礼"的深入分析,不能不说荀子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6.
《荀子》三十二篇中,"伪"字共四十二见,其涵义有三:一是读为"为",义为"行为"的,有两见。二是义为"诈伪"的,共五见。三是具有理性之"人为"义的,有三十五例。其中《性恶》篇最多,占了二十七例;其余《正论》篇有一例、《礼论》篇有五例、《正名》篇有两例。这种具有理性之"人为"义的"伪",先秦秦汉文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荀子》书所特有,是荀子作品的区别性特质之一。以此来看,如果《性恶》篇不是荀子的作品,否定荀子"伪"有理性"人为"义,那就得将《正论》《礼论》《正名》篇也排除出去。只要我们承认《正论》《礼论》《正名》篇为荀子所作,也得承认《性恶》篇属于荀子的作品。由此可见,那些以"莫须有"证据,否定《性恶》篇为荀子所作的说法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7.
荀学的归结点在天下之治,其根本则在于统合个体、社会乃至自然的礼义之道.因此,礼在荀子的思想中无疑占有根基性的地位,其全部思想均由之展开,本文试图从礼论的角度重新思考,厘清长期以来在学界颇具争议的荀子天人关系思想.荀学主张一种"本体宇宙论"意义上的天人合一观,由之说明礼的价值根源的问题,通过哲学史的分析,更可见出,此一观念经由汉唐以至宋明的内在发展脉络;同时,荀学中亦包涵有圣人法天、则道进而达致"明参日月、大满八极"之同于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通常所谓的"天人之分"则是荀子对"天志"等原始宗教观念的回应,其目的在于强调人为的重要性,与天人合一的观念并无内在冲突.与孔孟等其他儒家相同,荀子天人相分的观念是在个体的有限性以及现实的制约性方面凸现出来的,通过时遇、命等观念的分析,可以极为清楚地反映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思想.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义为"适合",但亦可作"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还是政治哲学."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子贡评价孔子说:"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这里的"动之斯和",就是能让公众团结一致、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之济世之心,非儒家独有之,墨家、道家亦可言其自身之学理中有此以人为本之济世之心。以此心判定荀子为儒家,法家学者犹可疑问此济世爱民之心与墨、道二家有何区别。故以为荀子亦秉承一儒学之特质,此特质,可称之为“善的自明性”。即“善自身生成发育、彻底成就自身之过程,此过程无须依赖他物,只是自身彻底表显自身”。此过程非道家、墨家、法家所能有,则以此特质论述荀子之学,以见荀子之“诚”是否有此善之自明性之意,以此言明荀子身为儒家而特有之思想。荀子所言之“善”,惟能通过“诚-无伪”而表显,而此成就自身之过程并不能依赖于任何外物之介入,此可见荀子之“诚”亦符合“善的自明性”。  相似文献   

20.
荀子哲学中凡圣之辨更多基于一种礼学意义上的区分,这种区分表现为认知与道德践履两个维度,并统一于成圣的修养论中。在荀子以"礼"为核心的实践取向背后是荀子以"理"为核心的逻辑建构,而实践与逻辑之间裂隙的弥合是通过反复强调凡圣在修养必要性、修养的方法论与修养的终极旨归之间的一致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