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同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是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必然选择。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存在各要素功能未能实现有效发挥,各领域层次未能实现动态交互以及各价值诉求未能实现合理统筹等问题。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实践路径,在于明确各个要素主体功能责任,稳固思政教育基础条件要素和满足不同思政主体利益诉求,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2.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做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具有特殊的内涵和现实要求,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主要存在课程教学缺乏观照、家校责任边界不清、教育主体协同不力、教育机制协作无力、教育过程"去政治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路径是实现学校与家庭责任协同、学校与社会通道协同、教育主体实践协同、学校系统自组织协同、资源和要素的过程协同。  相似文献   

3.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高校"翻转课堂"互动式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易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应用,在思政课中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互联网时代下,教学案例的数据化推动了思政课学生主体的自我学习,利用这一契机实现角色扮演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将有利于推动思政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依托网络技术与平台资源,推动多媒体技术在情景教学中的使用,同时推进情景教学的实践环节在思政课中的嵌入,是"互联网+"时代下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4.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重点在于抓好四项工作: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实现客体教育到主体教育的转化;确立科学的品德评价观,促进"教"与"育"的有机结合;注重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完善网络道德教育机制,增强思政教育的社会适应力.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加强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升思政课教育的实效。而目前大学生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表现消极,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很好地体现。本文通过探究增强大学生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主体地位的路径来增强思政课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当下我国实现"立德树人"育才任务的重要举措,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思政育人战略主体。通过分析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车辆试验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入手,结合车辆工程专业课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的现状和实际问题,提出"车辆试验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即明确课程特色与育人目标、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思想政治元素挖掘与价值塑造、教学方法改革等四方面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创新并改进思政教育方法是推动思政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在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进行了创新和变革,使在线教学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健康发展的重要媒介,使思政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载体、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相混合的方式,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所存在的弊端,凸显学生主体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对此,结合学生主体的内涵,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大思政格局下的一项系统工程。高等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师也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对照各地"课程思政"实施现状,总结"课程思政"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原因探析;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从党委主体责任、"课程"与"思政"的关系、教师队伍建设、评价考核等方面探索提升"课程思政"质量的长效策略,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正向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新思路,可有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高校"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通过"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做出诸多有益尝试,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主体思想下,以"全面依法治国"专题教学为例,探索"翻转课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特别是在专题辅导课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日常教育、党校教育"三结合运行机制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探索性实践。这种运行机制的内涵是:推动主渠道与主阵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课内与课外的互动交融,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实现期末成绩与平时表现、日常评价与课程评价、入党培训与思政课成绩相结合,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建设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者、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交流互动的工作格局,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董弋欧 《文教资料》2014,(3):111-112
当代大学生受思想政治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产生了脱节现象,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问题,这些问题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困难.这值得思政工作者反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实际生活为起点,成为大学生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四史"教育包含庞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培养高中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在实施路径中,可以设计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设计媒体组合方案,融媒体优化课堂实效;用好身边的"四史"教...  相似文献   

13.
陈繁 《文教资料》2020,(8):198-199
对于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是否具备廉洁的品质将来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是否具有廉政风气。思政课堂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洁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要探索"清廉校园"建设下学生廉洁教育融入思政课堂的路径,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廉洁意识,扣好踏上社会的第一粒纽扣。  相似文献   

14.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的迫切需求.从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探寻和关联度构建等方面,探索理工科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研究专业课堂育人的课程思政实施原则,为理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作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具体路径是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应注重课程融合的科学性、强调课程融合的灵活性、强化融合研究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思政课程"都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然而,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应运而生,逐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凸显出越来越明显的效果。从教师队伍、授课内容、授课模式这三方面厘清"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发展的逻辑,准确认识"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课程思政"的路径,以期能够加快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合作、协同育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优异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李宜容 《甘肃教育》2022,(22):15-20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坚守初心的价值凝练,也是青年一代敢作为、有作为的意志激励,具有资政育人的功能。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政治情感、锤炼坚韧意志、塑造高尚品德。对此,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求实原则、渗透原则、主体原则,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课程思政、实践过程、网络教学中,拓展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大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教育理念滞后、育人功能单一、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协同育人缺乏实效性等问题。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担负起引领人文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孕育的重任,从树立新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打造协同育人平台等方面探索"大思政"视阈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三全育人”要求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为新时代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指明了方向。探析“三全育人”内涵,分析现阶段研究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明确以全员育人推进研究生思政教育主体交互转换、以全程育人带动研究生思政教育链式发展、以全方位育人打造立体系统化研究生大思政体系等路径,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即大学生是主体因素、教师是主导力量、课堂是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是重要载体、网络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