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篇小说的叙事特征在于好故事与说好故事能完美结合,故而叙事方式的技巧与艺术化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龚桂华长篇小说《苦窑》的叙事特征体现为以多维视角的现场开放式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家族间争斗与复仇的故事,表现了复杂多样的人物性格和深刻内在的人性,提供了长篇小说叙事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2.
刘震云在长篇小说《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中采用了多种叙述视角,是小说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叙述者在讲述往事时常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从而形成权威感。而在一个新的人物出现时,故事往往会由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隐蔽地转向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叙述,以形成叙述空白,营造悬念。在对权色交易这一核心事件的叙述中,多重式人物限知视角的运用则较好地表现出人物不同的特征,从而揭露社会的荒唐本质。  相似文献   

3.
《王坪往事》是著名红色题材作家张品成新创作的一部儿童题材长篇小说。作品运用全知型叙述视角与内聚焦结合的叙述手法展开叙述,故事内容完整,语言张弛有度。其叙述的突出特点,是历史真实性与小说创作虚拟特性的有机结合。正是这一有机结合,使得《王坪往事》呈现出“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叙述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范围内,日本电影和小说界有两个名字为大家所熟知,一个是村上春树,一个是岩井俊二。之所以把他们放在一块,是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一以贯之地叙述着一个相同的主题:关于青春的故事。青春对于成人世界来说是一个无法真实再现、无法复制的回忆,是乡愁。和村上春树一样,岩井俊二也是个患上青春乡愁病的导演,几乎在其全部作品中,他都在寻找关于青春遭遇的故事和少年人的性格空间。《烟花》给我们讲述的是关于懵懂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文学教育(上)》2014,(23):160-160
《卫报》日前刊登了对村上春树的长篇专访,村上春树在采访中透露,他明年将动笔写一本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对于自己在日本文学界的处境,他说,自己是“日本文学界的弃儿”,他形容自己是丑小鸭,“永远是鸭子,不可能变成天鹅”。村上春树几乎不读当代日本文学作品。“这是一个招惹人的话题。某种意义上,我是日本文学界的弃儿。  相似文献   

6.
此文从叙述学的角度,对这个充满了魅力的长篇小说进行技术性的分析。每一个有特色的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叶广芩的长篇家族小说《采桑子》在叙述话语方面,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叙述视角的越界现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叙述视角是小说技法研究中的—个概念。小说就是叙述,讲故事,这就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的问题。所谓叙述视角,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女作家凯瑟琳·斯多克特的首部长篇小说《相助》自2009年出版之后,好评如潮。目前国内对于该小说的研究还相当空白。小说主要写的是一个有作家梦的白人雯小姐和两个黑人女佣艾碧莲和明尼,为实现梦想、改变生活,敢于冒险开始她们的变革之路的故事,表现了关爱弱势群体,升华种族观念,实现精神救赎的主题。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与多角度叙事相结合的叙述模式,从叙述视角解读《相助》,有助于理解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和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出版于2003年,以两条线索交替行进,叙述了主人公——少年田村卡夫卡和老人中田在不幸的境遇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获得人生的意义。小说的字里行间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深刻而细腻地揭示了人性之内涵。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复出的董立勃的长篇小说《白豆》既注重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深刻性——通过好看的故事讲述人性的复杂;又讲究叙述方式的新颖性、多样性——利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诗意的叙述。这样就改变了传统长篇小说重“史”轻“诗”的趋向,使他的长篇小说《白豆》取得雅俗共赏的效果,成为新世纪文学界引入注目的“西部经典”。  相似文献   

11.
系列组合体长篇小说在形式上呈现为一系列独立的短篇故事,但通常有共同的叙述视角,指向统一的叙事目标,人物相互呼应,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列人物传记以互文、散化叙述形式呈现某一空间类型化的生存状态.它是对来自西方那种结构谨严、遵循主线因果导控叙事模式的反叛,也是对中国史传叙事传统的继承.它丰富了小说文体的样式,而且符合(后)现代生活本质与文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石门阵》之所以将一个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和高超的叙事技巧是分不开的。其中合理的叙述视角传达了深沉的创作意图,适宜的叙述节奏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灵活的叙述口吻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故事人物。  相似文献   

13.
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爱》讲述了黑人群体内部的爱恨情仇。作为非裔女性作家,莫里森为写出本民族的真实感人故事,在叙述困境中寻求出一条为黑人女性争取声音的道路。在《爱》这部作品中,莫里森采用兰瑟提出的三种叙述模式及作者型叙述声音、个人性叙述声音和独具特色的集体型叙述声音,结合全知与有限视角的不停流转,深化"爱"这一主题,并实现对女性话语权威的掌控。  相似文献   

14.
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具有寓言小说的某些性质,各部作品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共同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厅彩纷呈的艺术世界,村上小说的情节在不断发展,从零散到完整,从简单到复杂,时空跨度也从短到长,由窄到宽,文章探讨了村上小说的发展脉络,并追寻在故事后面隐蔽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当代作家井上靖一生致力于小说创作艺术的探索,其长篇小说《孔子》改变了传统的叙事手法与视角,突破传统叙事模式的局限,从一个全新的叙述视角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统一起来。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视角、叙事方式等角度分析《孔子》的叙事特征和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莫言长篇小说《檀香刑》运用了不同的叙述角度,拓宽了叙述视野,使小说的叙述时间曲折跳跃,叙述空间错落有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审美度。作家独具匠心之处是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采用了限制叙事视角,让每个主线人物自己站出来言说故事始末,互不干扰,但又互相补充。而第二部分则运用了全知叙事视角,把第一、第三部分融会贯通,把事件的来龙去脉详尽地展现开来。《檀香刑》不仅运用了东方文学传统的结构形式(把文章分为凤头、猪肚、豹尾三部分),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西方意识流手法,通过主要人物的意识流动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村上春树是日本现代文坛的领袖人物,他的长篇小说创作给日本文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村上长篇小说创作中具有的隐喻特点入手来探讨其文学创作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卡森·麦卡勒斯在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运用了不同的叙述视角。通过分析第二人称叙述视角在小说中的运用,指出其作用是双重的。在第二人称叙述视角下,其叙述者既是小说中的全知叙述者,也是读者,从而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故事中的人物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判断。此外,该文还分析了小说中所运用的不同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其中包括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叙述视角。不同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在交代故事背景、揭示小说主题,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等方面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外文坛     
正村上春树自传《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出版《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是村上春树花费6年时间创作的自传,村上春树在书中敞开心扉,畅谈35年创作人生中最重要的故事。这本自传延续了村上一贯轻松、幽默的风格,村上为此书还特地创造出一种"亲密的谈话感"的文体,阅读本书的读者会发现一个真正的村上春树,像一个老朋友般的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里,村上春树结合《挪威的森林》、  相似文献   

20.
《采桑子》是叶广芩创作的关于满族贵胄后裔生活的长篇小说,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都有其独特性,全篇采用独特叙述视角,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娓娓道来。通过分析作者独特的创作背景,加之解构、比较全文的叙述角度,探究文本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相互交织的独特叙述方式,我们从而可以了解到,其起到的完整小说故事情节与整体结构、丰满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态度和家族情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