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贝克莱,18世纪英国经验论哲学家。关于贝克莱哲学的性质,我国理论界的传统看法是:贝克莱哲学性质属主观唯心主义,有时甚至将贝克莱作为主观唯心主义的代名词。根据我们对贝克莱哲学的重新研究,认为把贝克莱哲学归入主观唯心主义缺乏证据,相反,他的哲学应属客观唯心主义。我们的这一看法可能尚显粗浅,但愿提出来以此就教于各位贤达之士。  相似文献   

2.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贝克莱式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在逻辑上的失误之处至少在于:将存在观念混同于存在本身,将感知到的东西混同于感知活动所指向的东西,以及将判断某物是否存在的理论依据混同于某物自身是否存在的客观根据。  相似文献   

3.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18世纪英国大主教贝克莱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也是一切研究哲学的人非常熟悉的一个命题。在我国它被当作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命题一再被批判因而也“臭名昭著”,几乎人人皆知。但在西方一些哲学家那里,贝克莱和他的这一命题受到的待遇却颇为不同。比如德国的叔本华就明确提出贝克莱的观点为哲学作出了贡献。当今人们对孔德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论等哲学流派的研究十分热烈,而这些流派也或多或少受到过贝克莱的影响。尤其是现象学认为:任务物体只有当它成为一个意识的感知对象时它才真正存在。这一观点同贝克莱学说更是一脉相承。这促使我们再次注意贝克莱的学说。  相似文献   

4.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贝克莱哲学中的重要命题,贝克莱对该命题做出了三轮论证。然而学界对此却很少提及,对存在就是被感知的理解也是不完整的。这三轮论证中穿插了贝克莱的其他重要思想,包括对抽象观念的批评、物是观念的集合的捆束论思想、建立在恒常秩序和上帝基础上的因果观。这三轮论证对于理解贝克莱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萨特的“现象一元论“实质上是观念一元论;“现象的存在“实质上是已被意识的观念存在,“自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现象“实质上是未被意识但又能被意识的观念存在;“自为的存在“是主观性的作为能知者、意欲者、能行者的人的自我意识.萨特的存在学说终究没能真正冲破“存在就是被感知“式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樊篱,从实质上说仍是贝克莱存在学说在20世纪的翻版或变形.  相似文献   

6.
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却蕴涵着合理的内容。在认识论上,它反对了直观认识论,强调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康德“哥白尼革命”的开端;在本体论上,它反对了只从客观看待存在的机械物质观,强调要从主体看待存在。贝克莱的错误在于把这两个方面绝对化了。  相似文献   

7.
洛克从两个方面论述其思想,一是认为一切知识都导源于后天经验,即上部感觉经验和内部反省经验。二是认为对于事物的认识,我们只能认识其名义本质,不能认识其实在本质,因此他认定物质实体不可知。但同时却又肯定它的存在。贝克莱则通过对洛克物质实体的批判和对精神实体的肯定,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认为对一切外在事物的认识都与主体的感知性有关。他否定了不可被感知的物质实体,却又肯定同样不能获得确实保证的形而上学精神实体的存在。休谟贯彻经验论原则,把认识论问题转向人自身,通过对形而上学实体的怀疑和对因果推理的诘难,走向了怀疑论。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贝克莱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作出了新的分析与评价,认为:过去对贝克莱哲学的理解存在着误解,对其作用的判断有失偏颇。贝克莱对心物关系的论证、对洛克物质概念和抽象学说的批判,既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旧唯物主义的某些缺陷,为后来唯物主义向更高水平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视觉问题等认识论领域所作的探讨尽管有严重的缺陷,但仍不失为认识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贝克莱有关“观念只能和观念相似”、不能“设想您的思想的对象可以在心外存在”等论述所引起的哲学“疑难”。曾被新实在论称为“自我中心困境”。本从语义分析等角度。说明因贝克莱所起的“疑难”大多是因语义解读不当而引起的。并阐述了判定观念是否同外界事物“相似”、相符的认识途径和实践途径。本认为,外物存在是可以被设想的。而被设想的“外物存在”所指向、所表达的正是思想之外有物存在。  相似文献   

10.
<正>乔治·贝克莱(1685-1753),是西方近代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是因捍卫唯心主义而出名的天才形而上学家,是经验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实在只是由心灵及其观念构成的,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他是主观唯心论的发明者。《人类知识原理》是贝克莱的主要哲学著作,是西方的哲学经典。《人类知识原理》分为"导论"和"正文"两部分。"导论"的主题是批判"抽象观念",贝克莱批判"抽象观念"是要为批判"物质"概念做准备。在"正文"部分,贝克莱正面阐述了自己的唯心论观点即非物质主  相似文献   

11.
第二、胡塞尔制定了现象学的基本方法:现象学还原和括弧法。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的真理既不是经验的也不是分析的,而是仅仅凭借直观描述现象,从而建立严密科学的哲学(即现象学)的真理。什么是现象?胡塞尔对现象有独特的理解,它既不是指唯物主义者理解的那种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关于客观对象的表象或外部联系的认识,也不就是主观唯心主义所理解的人通过直观意识到的感觉材料(如贝克莱的“感觉的组合”  相似文献   

12.
谁都知道,我们平时常吃的面包是用面粉加工而成的,但在南太平洋一些岛屿上的居民所吃的面包,不是用面粉做成的,而是直接从树上采摘下来的.这种能结“面包”的神奇树木被当地人称为“面包树”.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我们在外国哲学史教学中,对贝克莱哲学的研究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因此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探讨。本文不打算全面评价贝克莱哲学,只是拣拾几个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4.
贝克莱的代表作《人类知识原理》的主要目的是扫清信神的障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以自己的方式讨论并解决了诸多认识论问题。他明确地排斥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并认为所谓的物质实体是造成一切怀疑和矛盾的根源。只有通过消除物质实体这个概念来消灭唯物主义才能引导人们走向信仰上帝的道路。在他看来实体必须是能动的,因此除了上帝和人的心灵之外没有其他能动的实体。物质实体既然不能动也就恰恰证明它本身不是实体。  相似文献   

15.
关文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西方哲学翻译家,他曾经翻译过关于经验论、唯理论以及康德哲学的著作,为我国西方哲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为时代所限,他的许多翻译著作又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是误译。例如,他译的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就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地方甚至完全曲解了贝克莱的意思。根据笔者新译的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对比关译本,列出有重要分歧的地方24处,并加以分析,这对于我们如何理解贝克莱哲学、对于西方哲学的中文翻译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代语言分析哲学试图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来解决传统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的问题,这种方法来自经验论。经验论从本性上说就是反形而上学的。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洛克、贝克莱和休谟都涉及形而上学,但是明确表示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家是贝克莱和休谟。贝克莱和休谟都认为,形而上学以抽象观念为研究对象,造成了哲学的困难、错误、复杂难解、晦暗不明,因此应该放弃形而上学,回到常识即感觉—知觉的经验论立场。贝克莱和休谟的反形而上学具有较为重要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为什么会有“味觉” 我们能尝到各种各样的味道,主要归功于我们舌头上和口腔中密布的一些小小的、形状像花蕾的结构,它们就是“味蕾”.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食物中有味道的物质会被唾液溶解,被溶解的有味道物质作用于味蕾中的味觉细胞,这些细胞将食物味道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才对这种味道有所感知——这就是我们味觉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和贝克莱的"心外无物"的观点有诸多类似的地方,但也有些具体的差异。首先,关于"心"的问题上,王阳明的"心"或"心体"指内存天理的道德之心,而贝克莱之"心"是认识、产生观念或对象的精神实体。其次,在"物"的理解上,王阳明的"物"虽然可以泛指各种存在之物,但主要指意向性的活动和赋予对象的意义活动;贝克莱之"物"是指观念的集合物(对象、事物)。它们的共同点是"依心而在"。最后,在"心外无物"的观点上,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主要包括三种含义:意之所在便是物,事物之意义因人而存在,仁者的境界;而贝克莱所谓"心外无物"则有两层含义:作为观念的"事物"不能在精神之外存在,心外没有物质实体存在。  相似文献   

19.
芝诺悖论和贝克莱悖论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1-10]所介绍工作的基础上,以全新的思路综合分析芝诺悖论家族和贝克莱悖论家族所揭示的问题的本质,得到明确的结论:(1)芝诺悖论家族和贝克莱悖论家族揭示了存在于经典无穷理论体系、经典数谱和经典极限论中人们一直没发现的一个逻辑矛盾及相关基础理论问题;(2)经典无穷理论体系、经典数谱和经典极限论中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决定了这两大悖论家族从不同角度所揭示的所有难题在现有科学理论体系中是不可解的.本文给出了解决芝诺悖论家族和贝克莱悖论家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贝克莱的唯心经验论,不但结束了17世纪英国唯物的经验论,而且也是走向19世纪实证主义哲学的转折点.重新认识贝克莱的哲学思想,对于了解19世纪某些哲学思潮的理论源渊是不无裨益的.近代英国,培根、霍布斯和洛克的哲学,一个显著特点是着眼于认识论.这样,一方面他们对于人的认识问题的探究开拓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但同时也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限制,对于主体如何产生客体的表象及其知识形成的问题,又不能给予令人信服的解释,这就潜在地存在着用唯心主义去加以说明的趋势.贝克莱的哲学正是由此倒向唯心论的.所不同的是贝克莱并没有停止在认识论本身,而是沿着经验论的认识路线去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