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经济类、生活类的报纸经受了更加严峻的考验, 以我省为例,在不到10年的时间就有6 家经济类和生活类的报纸因为经营等原因,在报刊整顿中被除名。这一方面反映出我省报业竞争的激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专业报在经营管理和人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连连发生的专业报的经营不景气和发展滞后的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忧虑和关注,本文作者作为专业报的从业人员准备就这一问题发表点儿探索性的意见,这就是专业报应该率先实行职业传媒人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邱蕾 《视听》2016,(12):133-134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后,各行各业都开始强调这一精神,传媒业尤甚。本文从《百鸟朝凤》这一影片着手浅谈新时代传媒人的工匠精神,希望传媒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找准自己的坐标与前行的方向,倾心打磨自己,精心雕刻自己,做好传媒业的工匠。  相似文献   

3.
65年前,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通常,精神都和特殊的人或事件相联系,有以个人命名的,像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有以团队命名的,像女排精神、好八连精神;有以地方命名的,像延安精神、张家港精神;  相似文献   

4.
传媒职业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娉婷 《视听界》2005,(3):24-27
随着市场运作机制在传媒业的全面铺开,传媒的职业精神问题开始凸显.如何赢得受众普遍信任,树立媒体的公信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从为何提出传媒职业精神开始,分析了其与媒体公信力之间的利害关系,并探索了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责任理论是媒介人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组成的新闻自律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传媒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是媒介的社会责任的延伸和体现,三者统一于媒介的行为规范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方准社会交往研究的整理和分析,认为目前的实证研究均是关注准社会关系;准社会关系是认知、态度、行为从低到高的线性发展;可以构建适用于不同媒介、节目类型和媒介人物的准社会关系量表。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14):25-29
最近的连串案例和近十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媒体人正陷入精神困境,承受着较大精神压力,而传媒的转型将这种压力放大,其中既有传统的因素也有新兴的原因。本文重点分析传媒转型期媒体人的新兴压力源,然后从社会、媒体机构及媒体人自身等三个方面,结合美国新闻从业者的经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黎勇 《青年记者》2021,(11):74-77
在依法治国大环境下,传媒人才普遍存在法律知识贫乏、法治观念落后、法治精神欠缺等问题.提升传媒人才的法治素养、培养法治精神,需要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开始,注重实践和实务导向,培养跨新闻与法律学科的两栖复合型人才.其制度化、规范化培养的主要载体传媒法课程,可采取案例、辩论、经验等模式.  相似文献   

9.
知名主持人李咏、白燕升、王凯先后与央视解约,掀起社会对"辞职潮"现象的热议,引发对传媒人转型现象的思考。通过以分析传媒人转型后的去向为切入点,解读传媒人转型的平台、诉求及现实考量三方面的内容,并指出传媒人转型有着特定的时代色彩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媒专业网络平台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茜 《新闻记者》2003,(9):25-26
2003年7月28日,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国家8家重点新闻网站之一中国经济网正式开通,这也成为今年我国第6家开设传媒频道的全国性综合网站。在此之前,商业门户网站新浪和搜狐、综合性新闻网站千龙新闻网和新华网、人民网,都先后创立或改版推出了自己的传媒频道。这些网站在推出传媒频道时,都表达了为传媒业和传媒人提供服务和交流平台的宗旨,这反映了中国传媒业在新世纪初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中国传媒专业网络平台的壮大。一、传媒专业网络平台的类型中国传媒专业网络平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是伴随着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兴起而兴起的。网络成为…  相似文献   

11.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全国人民共同享有的宝贵精神财富。文章在分析延安精神内涵及延安时期传媒事业的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延安精神对当代传媒人使命责任、人文关怀、道德标准、自身发展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三昧》2005,(5):1-1
我们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期,所谓“转型”,其鲜明的特点就在于,许多曾经“行之有效”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和评价尺度不再必然被奉为社会的圭臬。它们并非全然失效了,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着重新审视和扬弃。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形态带来了巨大变化,各种社会舆论通过互联网快捷地进行“无边界扩散”,构成一个丰富生动、真正堪称为“多元”的舆论世界。不言而喻,这种复杂的社会情势给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聂伟 《新闻传播》2010,(9):97-97,99
迅速发展的传媒业对新闻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传媒专业的普通话教学应适应传媒业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本人结合多年新闻传媒专业普通话教学的经验,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江凌 《新闻世界》2009,(4):60-61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从而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全球化视角来反思过去,变革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传统培育模式.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闻传媒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各类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新闻队伍建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使一片繁荣的传媒业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在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新形势下,如何弘扬新闻职业精神,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新闻队伍,已成为当代传媒业的一项紧迫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传媒人政治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起着政治社会化、守望社会风云、协调利益矛盾、满足文化需求、创新马克思主义传媒理论等重大作用.目前传媒人政治素质主流健康向上,但也存在个别不容忽视的问题.优化政治素质需从把关人的选拔培训、传媒院校开设传媒政治学及在职培训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进步给传媒赋予了新的传播内涵,也让传媒人的素质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在这些考验中.一些本质的秉性目益得到彰显,而这些秉性的执守又让现代传媒人在各种思潮的奔流中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从本期起,本刊将分别以重人、至爱、修德、守诚、唯美、行善、贵真为题刊发传媒人素质思考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8.
辛华  梁瑜虹 《传媒》2003,(4):18-19
艾丰是中国首批高级记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首届“吴玉章奖金”、“全国质量工作卓越领导者”奖章获得者,历任人民日报社编委、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等职务。40多年来,他一直作为编辑、记者活跃在中国新闻工作的第一线,写过大量有影响的新闻报道。主要作品收进他的新闻作品集《思考的笔》和《经济述评自析集》。近日,笔者在经济日报社就传媒界感兴趣的诸多问题采访了艾丰先生,其中他对传媒人成才的一些看法,使我们得到了一种理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所谓福利,是指劳动者在法定的工资报酬之外,从雇主或社会得到的物质或现金上的额外补贴或资助,它们或者是从业人员通过行业工会组织争取得来的,或者是雇主为了激励员工、吸引更优秀人才而主动采取的怀柔政策,此外,政府或社会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而给予全体公民或某些人员以优遇照顾,也是福利的重要方面。福利不仅仅是赏赐,更是一种感激与鼓励或帮助。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德育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纷纷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德育状况,寻找各种对策,改革创新,以应对随着时代而变化的德育对象。德育教育对传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无疑跟他们将来所从事的行业特点密切相关。传媒人道德素质、职业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大众传播的质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传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着重加强德育教育,为将来的传媒人接种道德预防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