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复仇是《水浒传》的重要主题之一,而兄弟复仇又是这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一百二十同《水浒传》不难发现,这种复仇明显地贯穿其中,如武松为兄复仇而手刃淫妇潘金莲和奸夫两门庆等等,从而使全书洋溢着悲重深沉而又畅快人心的格调。对于这种兄弟复仇的表现及其成因,笔下将作详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小说不仅在长篇历史演义,世清小说中存在着大量谋略描写,而且在言短篇小说中也有着精彩纷呈的谋略描写,《聊斋志异》中的谋略描写既秉承传统,又有独到之处,不仅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深化,而且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悬念效果的产生等,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妇女描写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浒传》这幅叱咤风云、气势磅礴的农民战争的画卷上,我们既可以看到一尊尊家喻户晓、流芳百世的绿林须眉好汉的形象,也能目睹到诸如高作之类令人切齿、遗臭万年的贪官污吏的面目。同时,跃然于画卷上的一群群各具声形、别有风采的女性形象,也是令人掩卷难忘的。《水讲传》里所描写的妇女形象,论数量,凡四十七人之多,这是其它战争题材的作品无与伦比的;论年龄,有年逾花甲的老娘,也有豆键年华的少女;论地位,有身居庙堂之上的贵夫人,也有沦落天涯、挣扎手水火之中的薄命女;论身世,她们出身各异,经历汇然;论性格,异采纷呈…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更接近现代理想的女性,她们经济独立,这一点最具有时代意义。这些女性,虽然不生活在人间,但他们聪慧、善良、果敢,能理解人间疾苦,区分善恶美丑,迷人仗义,在此渲染下,我们往往体会到的是真与善,是人性与心灵之美。聊斋里的女性形象干姿百态,构成了一幅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女性画卷。尽管这些女人是以鬼狐怪的面目出现的,但是完全具有人的灵性,在这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那个时代,虽然还找不到真正属于女人生活的空间,但在女性自身努力上,却凸显了人性的美丽和真善。  相似文献   

5.
张善军 《文教资料》2012,(12):19-20
婚姻虽不是《水浒传》描写的重点,但客观上却为读者理解作品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由于其对小说主题表达、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的巨大推动作用,成为小说取得艺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吴双 《文教资料》2011,(7):14-16
在众多的节日民俗中,元宵节是《水浒传》着墨最多的。作者描写了清风寨镇、大名府和东京三处的元宵节庆赏活动。不同区域的元宵节为我们展现了宋朝元宵节的风俗,同时也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英雄传奇《水浒传》关注绿林好汉的生存困惑及理想境界,描摹出现实生活的广阔画卷。其中的饮酒描写,千姿百态,粗粗数之,“饮酒”、“吃得大醉”、“置酒设席”、“尽欢而散”等场面何止百处,节节意蕴丰满.段段令人击案。正是“渔父”、“农夫”,以及中下层吏民的平凡之酒,使《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上取得极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聊斋》有许多描写疾病与医药的篇章,在这些富于幻想的医治疾病的故事里,既有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也有对,黑暗现实的批判;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也充分采用了“志异”形式。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寄托了很多身世之感,他笔下的游侠,以布衣身份行侠民间,不为私利,不单为某一个人,而是作为一种高尚的品性溶铸在血液中,外化为一种天生的秉性,他们不求闻达,但其名气和声望却不亚于达官显贵;作者歌颂游侠,与批判汉代官场、上流社会的道德面貌相表里,矛头直指当朝政治。蒲松龄生活在各种矛盾尖锐化、白热化的时代,在阶级压迫面前,他主张反抗,以暴易暴。他笔下的侠客多是独行侠,往往依靠个人力量去扶弱济困,行侠多是针对具体的个人,具体的事,在行侠中还体现了因果报应的思想;塑造了不少光彩照人的女侠形象,多数是用自己献身的方式来完成她们行侠仗义之举,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而且功成身退,施恩不图报。《刺客列传》中的复仇形象,明大义,识大体,他们的义愤为国难而发,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聊斋》中的女子复仇形象有三种类型:智慧型复仇、异术型复仇、幻想型复仇,多是报私仇,但他们反暴政、反强权、反邪恶的精神同样感天地、泣鬼神  相似文献   

10.
在<聊斋志异>五彩缤纷的艺术长廊里,女性形象描写得特别精彩.可以说,<聊斋志异>的核心是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而读者大都是通过这个女性世界来了解明清之际的社会风情的.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美丽清纯、秀外慧中,才智超群、识见不凡,勤劳治家、百事和顺,情深意长、忠贞不渝,沉着机智、勇于抗争,寄寓着蒲氏对女性的期望,体现出作家的审美理想和非同寻常的识见,开拓了女性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的爱情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女主人公,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和相似特征,这就构成了一定的模式,可称之为理想女主人公模式。该模式凸现了女性对爱情婚姻的主动追求和超凡的才干,突破了封建礼法对女性的樊篱,有必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绘了三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即冥界、人界和仙界,其中以神仙、道士为主角的仙道题材在作品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作者以神仙世界作参照,借仙人的超凡脱俗、仙术的神奇怪诞、仙境的自由美好来劝善惩恶、警世砭俗,以寄寓作者愤世、劝世、救世的创作目的。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品析四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聊斋志异》诸体兼备,各具特色。其多数篇章,是一个与实际生活相迥异的幻想世界,文中所描绘的虚幻世界,乃是现实世界的艺术投影。本篇选取唐人传奇式的《鸦头》《狐谐》,六朝志怪式的《雨钱》《小猎犬》加以品析,以见全书思想、艺术之一斑。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独有的理论范畴,是文学审美更高层次的境界,多应用于古代诗词的品评当中。叙事文学作品在诗词的长期熏陶影响下,同样可以营造出美的意境,因此,对其的品评同样可以从意境的角度来进行。《聊斋志异》采用文言进行创作,寥寥数语便创造出了各种意境,达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意境之美,诸如诗化的纯美性意境,朦胧性意境,恐惧性意境。这些意境的生成不仅与语言的含蓄蕴藉关系密切,而且还在于作者能够将真情实感很好地物化。意境营造的出现,是对文言小说模仿史书叙事的突破,它延缓了小说的叙事节奏,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语言运用的技巧。虽采用文言,却具有新鲜活脱的语言风格。在绘声、绘影、绘神等方面,文章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和阐述。第二部分论述蒲松龄改编的艺术。凡是被作者采用的文字资料,无不进行了精心的加工,使原作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形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升华,本文分析了“点铁成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富有才华的女性形象,她们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才能超人。作者主要刻画了女性的考试才能、表达才能、管理才能、医疗才能、任侠才能和医疗才能等,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女性观,对于今天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中有一些另类的、反传统的侠义题材作品,它们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描写另类的侠义行为施与者;一种是描写另类的侠义行为。这些另类侠义题材作品彰显出蒲松龄超越时代的侠义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离不开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思潮的冲击;另一方面是作者潜藏于内心的自我意识的再现。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中,近五分之二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在日暮或夜晚。蒲松龄在对古人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夜晚”这一意象的内涵和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本文试从继承性、必然性、神秘性和朦胧美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