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广西教育》2007,(7C):85-85
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走近莫高窟     
一提到大西北,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一定是敎煌莫高窟。公元336年,一位名叫乐傳的和尚从中原西行至敦煌,忽见三危山万道金光,如现万佛。于是,他决定在此修行,便开凿了第一个洞窟,用于坐禅修行。不久,一个叫法良的和尚从东方来到这里,在乐傅的神窟旁又开凿了一个洞窟,就此,莫高窟拉开了序幕。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的盛名来自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国第一大石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簏的崖壁上。  相似文献   

3.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现存洞窟700多个,其中有彩塑和壁画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木构窟檐五座。  相似文献   

4.
敦煌飞天     
《红领巾》2007,(2):26-27
飞天,就是可以飞的神。它们把香气当饭吃,身体也会发出香味,能唱出美妙的歌声。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莫高窟(kū)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相似文献   

5.
曾被敦煌文物研究所漏编而现存需要补编的33个窟龛,虽然大多数无壁画,无塑像,残破程度不同,但是作为古代遗迹,它们仍有一定的考古学价值,有必要全面地、客观地予以编号公布.本文便是对这些窟龛的编号和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6.
敦煌莫高窟洞窟现状调查与病害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玉 《家教指南》2005,(6):113-117
本文根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程序表"制定的"现状调查和洞窟选择程序",通过对敦煌莫高窟492个有艺术品的洞窟的详细调查,对其保存现状、病害种类进行分类、统计,从而得知,在492个洞窟中,基本稳定的247个,有病害的245个,其中有活动性病害的90个.有病害的洞窟中,酥碱的61个,龟裂、起甲的82个,烟熏的47个、霉变的7个.  相似文献   

7.
沙之聚     
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我明白,却不能说。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相似文献   

8.
飞天艺术是画师们吸取印度佛教文化,脱封建伦理对人性束缚的过程,是逐渐完善的艺术形象,它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中,飞天艺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菲 《文教资料》2014,(13):58-59
敦煌莫高窟洞窟文化是我国古代洞壁建筑、佛教文化、壁画文化三位一体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化与建筑人物信息,为世人展现了一个辉煌的南北朝时期。本文对敦煌莫高窟洞窟涵盖的佛教文化、建筑文化和人物画像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学文科》2000,(10):48-48
到敦煌莫高窟参观的人们,会发现一些洞窟的壁画留下了人为剥损的痕迹,使原先绘在窟墙表层的精美艺术永远消失了。这是谁干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大都已散失。幸存下来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则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为我们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甚至历史、文化等都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本文就早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选择敦煌莫高窟10个典型洞窟用六氟化硫(SF6)气体进行洞窟内外空气交换速率的实验测定,结果表明:洞窟内外空气交换速率除受洞窟内外温度差、窟外风场(风向,风速)的影响外,还与洞窟所在层位、洞窟形制、主室大小、有无甬道及大小、有无游客参观密不可分.在有游客参观时,洞窟主室大小、甬道大小与交换速率具有指数相关性.在没有游客参观时,第一层(底层)、第二层洞窟主室体积、甬道体积与交换速率之间存在指数关系,而第三层洞窟体积和甬道体积与空气交换率呈正比例关系.游客参观对洞窟空气交换速率和洞窟空气质量影响较大,不同层位的洞窟影响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游客流量对莫高窟洞窟内小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大小和形制基本相同的开放和不开放两个洞窟进行了游客流量对洞窟小环境的影响监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开放洞窟第320窟,洞窟内的小环境比较稳定,温度在12℃-15℃之间,相对湿度在20%-25%之间.而在开放洞窟328窟内,在旅游旺季随着游客分批进入洞窟,在窟内停留5~6分钟,洞窟温度相应上升3℃~10℃,相对湿度变化差值会有RH10%~RH20%的波动,这样的洞窟环境需要6~12小时才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历史研究资料、调查报告、公函、画册、回忆录等资料的研究,全面梳理了晚清至民国时期在莫高窟发生的成规模的摄影活动.  相似文献   

15.
敦煌莫高窟     
《课外阅读》2012,(5):66-67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  相似文献   

16.
师:西方学者将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这座艺术图书馆里究竟隐藏着多少令人惊叹的艺术精品呀!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壁画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一个佛教徒,职业是医师。作为一个佛教徒,除了懂得佛教的义理之外,更重要的是着重修行的实践:以四圣谛,六菠萝蜜为蓝本,精进修行。而六度中排首位的就是布施,亦即帮助他人。这包括疾病、穷困、灾难、逼害、受骗,等等。作为一个好的医师,其使命不是赚钱,而是能救苦治病,拯救临危的生命。这方面我有很深的感受和体会,在这里不遑多赘。可是,医师毕竟有他的局限性。反之,佛教徒的范畴更是开阔。只要自己能力可及,所帮助的不只是人,甚至是其他的事、物,天马行空,没有止境。布施不在于回报,"三轮空"是最高的布施。能够驱  相似文献   

18.
沙之聚     
千里河西,十日陇上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我明白,却不能说。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人说在清朗干爽的风天,傍晚时分,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鸣鸣行鸣响。伴随月牙泉汨汨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之城。  相似文献   

19.
沙之聚     
千里河西,十日陇上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 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我明白,却不能说。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人说在清朗干爽的风天,傍晚时分,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汩汩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之城。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作者在"敦煌莫高窟专题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作为考古学者,他认为现有的考古证据表明,莫高窟在结构、功能上,与印度及中国新疆石窟有所不同,但是与中原豪强多墓室的墓葬壁画更为相似。在这一点上,作者赞同与会学者沙尔夫教授与索尼娅·李及汪悦进等人的观点:即便是非常明显的叙事性壁画,其彩绘装饰也不一定是说教性的;敦煌莫高窟的造像本质上是用来自我表现的,与汉代墓室中的壁画装饰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