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左传》开篇即追述了郑武公与武姜的婚姻,"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①这段话对郑武公婚姻状况的交代简单而明确,历代学者均无异说。近来,我们在全面梳理新出《清华简》及《左传》、《史记》等传统文献时,却发现这则记载背后实际隐藏着极为复杂的历史信息,其中之一便是:武姜非郑武公元配。我们推断武姜不是郑武公的元配,最为关键的证据就是:  相似文献   

2.
难忘母恩     
辛勤 《小学生》2005,(5):32-33
在一个地下宫里,母子二人抱头痛哭。他们是当年的一代霸主郑庄公和他的母亲武姜。 话说当年郑国的国君郑武公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寤生,小的叫段。他们的母亲武姜喜欢段,讨厌寤生,因为生他时难产,差点丢了性命。 武姜一心想让小儿子继承君位,常常不厌其烦地在武公面前夸奖小儿子,要武公立他为世子。而武公还是按老规矩立长子寤生为世子,只把共城封给段。  相似文献   

3.
《郑伯克段于鄢》是粤教版语文课本必修五的篇目,选自《春秋左氏传》。从中华传统文化"孝"文化对文本进行挖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省略的人物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取向。一、武姜为何罔顾"公弗许"?郑武公在位期间,武姜就多次请求变更继承人,废郑庄公寤生,立共叔段。但是郑武公都没有答应。在郑庄公登上王位之后,武姜不顾丈夫意愿,不惜叛乱,只为实现一己之好。这样的女性,在现代眼光看来也是非常厉害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早已产生.  相似文献   

4.
初,以“初”字起笔。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交代人物及其关系。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说明姜氏“恶”庄公的原因。一个“遂”字,写出“恶”的无理。爱共叔段,  相似文献   

5.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全家高兴透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甸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相似文献   

6.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这就是武公妻姜氏。姜氏生了庄公及共叔段。初:时间副词,当初,初时,追述以往发生的事情多用此词开头。这里所指的时间,是在“郑伯克段于鄢”之前。郑武公:姓姬,名掘突,公元前七七○年至公元前七四四年在位。于:介词,与“鄢”组成介词词组,用在动词“娶”的后面。这和现代汉语里的介词词组一般用在动词之前不同。申:周时国名,姜姓,后为楚所灭。故地在今河南南阳市北。曰:为,是。武姜:武公妻姜氏。“姜”是她的姓,“武”  相似文献   

7.
《圣经(旧约)》上有个故事:两个妇女为孩子的所有权发生争执,到所罗门国王面前请求判决。一个妇女说孩子是自己生的,被另一个妇女抢去了;另一名妇女称孩子本来就是自己亲生的。于是国王命下人取来剑,说:“把孩子切成两半,让她们每人拿走一半。”结果一个妇女说:把孩子给她吧!不要杀了他。另一个妇女说:切吧!谁也别想要孩子。于是孩子判给了第一个妇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雯燕 《成才之路》2010,(4):I0015-I0016
《圣经(旧约)》上有个故事:两个妇女为孩子的所有权发生争执,到所罗门国王面前请求判决。一个妇女说孩子是自己生的,被另一名妇女抢去了;另一名妇女称孩子本来就是自己亲生的。于是国王命下人取来剑,说:“把孩子切成两半,让她们每人拿走一块。”结果一个妇女说:把孩子给她吧,不要杀了他。另一个妇女说:切吧,谁也别想要孩子。于是孩子判给了第一个妇女。类似电视剧《绍兴师釜》里的方师爷就比国王聪明,他遇到一个同样的案子,  相似文献   

9.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谓之京城大叔。”  相似文献   

10.
缺陷的优势     
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残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从小他就看惯了太多人的白眼,听惯了太多人的嘲笑,于是他变得沉默而敏感,用自卑把自己封闭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案例 班上新来了一位小朋友叫滔滔。是从安徽转来的插班生。对这样的孩子,老师们大都不太愿意接收,可园长说:“外地生怎么了?我们不能用有色眼镜来看待这样的孩子,对每个孩子要一视同仁嘛!”我赞同园长的话,于是滔滔就被安排在了我们大一班。  相似文献   

12.
一天,小东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她的孩子平时学习比较优秀,在班级里处于中上游的位置,父母觉得孩子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于是采用了书上说的赏识教育方法,实行一天一个小奖,一周一个大奖,期待用奖励的办法,让孩子的成绩有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德索萨 《良师》2011,(8):9-9
我们总是相信,等我们结了婚,生了孩子,生活会更美好。等有了孩子,我们又因为他们不够大而烦恼,想等他们大些时,我们就会开心了。可等他们进入青少年时期,我们还是同样的苦恼,于是又相信等他们过了这一阶段,幸福就会到来。  相似文献   

14.
高瑞雪 《成才之路》2013,(21):34-34
闲来无事,和一些同事一起聊天儿,不由得聊到了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话题——如何让孩子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也生的少了,往往是几辈人呵护疼爱着一个孩子,大人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总是让孩子觉得自己享受大人的这种关心是理所当然而且心安理得的。于是这些孩子对什么都不懂得珍惜,甚至是漠视家人以及周围亲人朋友的感  相似文献   

15.
未来机器人     
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发明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家长大都不放心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于是我发明一种“机器人保姆“,有了这个机器人,父母就可以高枕无忧地把孩子放在家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注重"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出错,好像孩子是不能够犯错的,于是,一旦孩子出错,则群起而"教"之;为了防止孩子再出错,还要天天"教",月月"教",一刻也不放松地"教",结果物极必反,终于有一天,家长、老师们发现,自己的"教"失灵了,因而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地叹息:现在的孩子真难"教"!  相似文献   

17.
一、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隐公元年传) 杜注:段出奔共,故曰共叔,犹晋侯在鄂,谓之鄂侯. 按:笔者认为"共"应为其谥号.楚子审楚共王也谥号"共".《襄公十三年传》:秋,楚共王卒.子囊谋谥,大夫曰:"君有命矣."  相似文献   

18.
卫女士是典型的职业女性,工作紧张忙碌,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孩子原来由老人负责照料,但是老人的教育观念和年轻父母有很大区别。作为父母,卫女士夫妇的教育思想往往不能渗透到孩子心里。于是,他们决定单独居住,管理孩子的生活。这样一来,家政服务员就成为家庭的必要成员。以下是卫女士自己的讲述: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风范     
我们四川家乡有一种风俗:生了孩子,父母怕养不大,就替孩子找个干妈。好像有了干妈的呵护,孩子就能消灾免难,茁壮成长。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母亲给我们各自找了一个干妈。于是我们就管干妈叫“妈”,管父亲叫“伯伯”,管母亲叫“娘”。 娘出生于清光绪年间的一户书香门第。她的伯  相似文献   

20.
祖母和外婆     
自从有了晶晶,她和她不约而同地升格为祖母和外婆。儿子是独生儿子,女儿是独生女儿。现在又生了这么个宝贝疙瘩,自然视为掌上明珠。外婆是怎么也看不够,祖母是怎么也亲不够。于是她们约定由双方轮流照看孩子,七天为一轮,每个星期日为交接日,由孩子父母负责接送。祖母和外婆看孩子都很仔细,从不半点马虎。时间一长,孩子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