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月十五     
2月9日睛元宵节已经过去了,可那缤纷炫丽的焰火让我难以忘怀。天刚刚黑下来,院子里就响起了稀稀拉拉的炮竹声,我催促着妈妈快点吃饭,吃完饭好一起出去看焰火。饭后一家人一起出了门,外面已满是赏灯的人。夜空中此起彼伏地盛开着烟花,红的,黄的,蓝的……五彩缤纷,争荣竞艳。  相似文献   

2.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等是元宵节里几项重要的民间习俗。在元宵节这一天,我们学校举行了猜灯谜活动。每班选10名同学参加,共分两轮,我被选中了。走进猜谜现场,已经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这瞅瞅那瞅瞅,嘿,还真让我瞅到了一个自己会的。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在我的家乡黑河,正月十六比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更有乐趣。因为,这天有一个特别好玩的活动,那就是“抹花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还没钻出被窝,就被姥姥、姥爷用白菜根蘸着锅底灰给抹了个大黑脸。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起得很早,大人孩子见面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藏在袖口里蘸着锅底灰的白菜根或者土豆抹到对方的脸上。一个滑稽又欢乐的日子,就这样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正月十五夜     
正火树银花~①合,星桥铁锁开~②。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秣李~③,行歌尽落梅~④。金吾~⑤不禁夜,玉漏~⑥莫相催。【注释】①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此句对后  相似文献   

5.
过年是从腊月就开始的,正月里的年味最浓;正月里要是没了这年俗,过年也就没了味道。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看戏听书走亲戚,赏灯放花逛年集,正月里,有的是让您乐呵的事。看一看,你们那儿有没有这样的年俗?  相似文献   

6.
《正月与苦泪》是蒙古国作家达.纳楚克道尔吉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在表现手法上采用对比法,通过人物、情境、心境比较突出了作品主题,同时充分发挥时空因素的物理与心理作用,用限制叙事的艺术手段巧妙处理了主题的倾向性与作者情感介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吃年夜饺子     
温暖 《家教世界》2014,(3):53-53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元旦、元宵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但是,吃年夜饺子的情景,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从自己知道的节日说起,很好!然后,引出吃年夜饺子,很自然。)记得大年三十的时候,妈妈买了许多年货。有鞭炮,春联、窗花、大灯笼……我们开始分工了,妈妈把春联贴在了门上,二姐把“倒福”贴在了门的中间,爷爷挂灯笼,大姐贴窗花。(呵呵呵,好热闹,分工也很仔细。)  相似文献   

8.
刘肃在《大唐新语·文章》中记载:“神龙(武则天年号)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十五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唐设左右金吾卫,是皇帝住处的防卫之一,金吾指防卫军军官)弛禁,特许夜行,贵族亲属及下隶工贾(gu,商人),无不夜游。车马骈阗(piantian,罗布,连续),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竟。文士  相似文献   

9.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字仲初,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唐代诗人。大历十年(775)中进士,普任照应县丞、太府寺丞、太常寺丞、陕州司马。王建多年从军在外,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因而他的诗,题材较为广泛,思想一般也较深刻,并且常以民歌民谣的语言入诗,抒情意味浓郁。王建除精于乐府诗以外,还擅长写绝句,象《十五夜望月》就写得很出色。《十五夜望月》有的版本作《十五夜望月寄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虽然语言平易,然而近千年来却感动了无数的读者。何以感人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细读文本,师生不难发现词人通过多维层进的艺术方式带领我们走进了他的情感世界:时间维度——“十年生死”,不思难忘;空间维度——“千里孤坟”,凄凉无处;让步角度——“纵使相逢”,逢而不识;梦境角度——“幽梦还乡”,轩窗梳妆;虚拟维度——“相顾无言”,垂泪千行;揣测维度——“明月松冈”,年年断肠。  相似文献   

1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相似文献   

12.
黄仁宇教授的《万历十五年》从明朝万历十五年这一具体的年头来考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并认为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明王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是为了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是通过维持小农经济来达到维持王朝的政治稳定。笔者认为黄仁宇教授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一 导入新课,初读感知 师:从古到今,战争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战争的古诗——《十五从军征》。(板书课题)昨天,让同学们搜集有关乐府诗的资料,谁能说说什么是乐府和乐府诗?  相似文献   

14.
一元复始,又到正月。远去的记忆里,它是童年伙伴提着灯笼撒在大街小巷里的欢笑,是红彤彤的夜色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是我们年轻的父母在灶前桌旁的忙碌,是年集上喜气迎人的亲切的乡音……恍惚间,流光淡去,岁月留痕,当那种盼着过年的心急已成温馨的怀念,当年轮的风霜已显现在我们的额头眼角,正月里的我们已成行色匆匆的旅人,多了风里雨里对故园的回望,多了年去年来对家的牵挂,每到正月,还多了一句轻轻的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匆匆又是一年。那就让我们在这浓浓的年味里细品这年的滋味吧。正月里,有久别的亲情让你依恋,有团圆的酒让你微醉,有的是厚醇的乡情,熟悉的家园气息。正月,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也让我们在掸掉旧有的负累后启程,带上家园的暖意,带上清新的春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万历十五年看似是历史上平淡的一年,但其实政治上帝国内部幅员辽阔,管理难以有效控制到地方,财政腐败,军事上北方的蛮族、南方的倭寇使得内外交困,思想上死气沉沉,看似民主萌芽的观念其实并无创新,帝国的统治已经日薄西山,统治危机正在一步步摧毁这个王朝。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2011年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充实并细化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内容,让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大有可为;同时还提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掌握了猜灯谜的方法后,亲历综合实践,自己动手制作灯谜,学得轻松,用得自然,感受到无限意趣在谜中,别有洞天在谜外。  相似文献   

17.
<正>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导入】必修四诗词单元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这两首词。苏轼身为豪放派代表,命运坎坷,一生不能展眉一笑。而最终他以豁达与洒脱,不仅赢得了朋友们的敬重,就连他的政敌,也对他由衷生出敬佩。今天,老师补充介绍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以海瑞为代表,分折中国皇权政治制度的道德化特征,以及这一制度所引发的激烈的角色冲突。清末以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政治制度化的道路。今天,树立实法权威,实施宪政是中国走向法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及物性包括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通过分析语篇的及物性,可把握语篇的语场、说话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立场观点等。本文首先对埃德加·爱伦·坡的《安娜贝尔·李》和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诗的及物性系统作对比分析,继而探讨两首诗在表达爱情这一主题时所存在的异同点。通过对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分析发现,埃德加·爱伦·坡直白地表达了自己面对自然的无能为力、对外界的不满以及自己和妻子爱情的纯洁;而苏轼受中华文化和所处时局的影响,并未表现对社会的不满,只强调自己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0.
所谓传统民俗节日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流传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节日,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重阳节等。民俗教育带有很大的随机性,需要教育者能抓住即景即情。因此,适时利用各个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民俗教育,是一种幼儿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