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情绪越乐观,患上中风的可能性越低。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中风学期刊》在线版上。有多项研究显示情绪乐观的人其免疫系统功能更强,伤口愈合速度更快,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较低,其他身体状况也不错。这项研究的样本均来自“健康和退休人群研究”,选取的样本来自美国6000多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成年男性和女性。所有这些人在初始阶段都未患有中风,  相似文献   

2.
《健身科学》2012,(7):9-9
心肺复苏术、阿司匹林和抗凝血药物都是治疗心脏病的常规医疗手段,但病人完全可以通过晒太阳来减轻心脏病发作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医学家发现:强度很高的光线,甚至是日光都能降低人们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即使心脏病发作后接触光线也能减轻永久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接种流感疫苗以后的免疫反应发现,消极情绪能降低研究对象对流感的免疫能力。因此,专家建议人们保持乐观情绪,增强身体免疫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心理作用的确能影响人的生理功能。例如,有研究表明,压力大、心情忧郁的人更易患心脏病和流感等疾病。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威斯康星大学情感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理查德·戴维森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人的大脑右额前叶皮层活动主管愤怒、恐惧和伤心等消极情绪;左额前叶皮层则与乐观、热情等积极的情绪相关。参与这项研究的是52名年龄在57岁到6…  相似文献   

4.
芳尘 《健身科学》2011,(9):29-30
有时我们会发现,各项检测指标正常的人也会突然死于心脏病发作。而一个医学结论更令人震惊:有50%的心脏病是医院无法检测出来的!美国心脏病学的领军人物、著名心脏病专家米米·嘉妮丽博士是美国心脏病综合治疗中心的创始人,根据自己终生的从医经验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揭开心脏不为人知的一面:心脏不仅仅是一个机械压力泵,更是一个智能器官,它有自己特殊的"语言",并通过压力、抑郁、愤怒、悲伤等情绪表达自身的问题。因此,治疗心脏病最好的药不是阿司匹林、斯达停舒和ACE抑制剂,而是爱、宽容和乐观向上的心情。  相似文献   

5.
引发心脏病的两个外因过度劳累导致心脏病:英国和日本共同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长时间地工作,致使休息和睡眠的不足,是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更会直接引起心脏病等突发性疾病。《职业与环境医药》杂志上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每周工作60个小时以上及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心脏病发作的比例几乎是普通人的2倍。如果一个人连续2晚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要比其正常状态下高出1—2倍。”这项研究成果是专家们针对近700名40—76岁的男子,进行了为期2年的跟踪调查后做出的。他们中260名男子曾有过心脏病发作史,另外…  相似文献   

6.
第十名:意大利平均期望寿命:81.86岁 很多专家认为意大利人长寿的原因在于他们的饮食风格(如意大利通心粉、鱼肉和奶酪)。地中海风格的饮食方案被认为能够降低各种疾病发作的可能性,橄榄油中的抗氧化剂和红酒(两种意大利人常见的饮食)能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防止血液凝块。美国心脏病学会认为它还能抵御心脏病,  相似文献   

7.
第十名:意大利平均期望寿命:81.86岁 很多专家认为意大利人长寿的原因在于他们的饮食风格(如意大利通心粉、鱼肉和奶酪)。地中海风格的饮食方案被认为能够降低各种疾病发作的可能性,橄榄油中的抗氧化剂和红酒(两种意大利人常见的饮食)能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防止血液凝块。美国心脏病学会认为它还能抵御心脏病,  相似文献   

8.
美国科研人员对心脏病发作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与病后很快就恢复心理健康的患者相比,病后一直情绪低落的患者心脏病复发的几率要高,而且他们还容易出现厌医情绪.此外,情绪低落的患者死于心脏病复发的几率明显增加.因此,心脏病患者要想尽快实现心理康复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9.
芳尘 《健身科学》2011,(10):29-30
3、乐观心态会降低心脏病死亡率(1)感恩知足在心脏病研究领域中,人们已经发现乐观心态会降低死亡几率。在一次实验中,那些把自己描述为乐观向上的病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平均死亡率,均远远低于个性消极低落的病人。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研究指出,乐观积极会降低老年人的心脏病死亡率,而消极沮丧则反之。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也报告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和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大学生773人,其中男生423人,女生350人,平均年龄19.93岁;中学生285人,其中男生118人,女生167人,平均年龄16.20岁。总计1 058人,男生541人,女生517人。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人格、锻炼动机和锻炼情绪效益在体育锻炼情绪效益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体育锻炼的情绪效益具有复杂的结构,其产生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格、锻炼动机和锻炼取向对体育锻炼情绪效益影响的整体模型是有效的;大五人格与情绪效益之间的动机中介模型为最佳模型;动机作为大五人格对情绪效益的中介调节作用,仅体现于高动机个体。研究从整体视角展开克服了仅从单一视角研究提高锻炼情绪效益的局限,对从全局把握有关变量与情绪效益的关系,以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准确理解影响锻炼情绪效益的因素和提高情绪效益的方法奠定了实证基础。研究提示,重视个体的人格特质、关注锻炼动机和锻炼取向的引导是达到理想锻炼情绪效益的重要保证,并表明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降低锻炼的情绪效益。研究所得人格、锻炼动机、锻炼取向和情绪效益的结构关系为从整体上理解如何增加情绪效益,促进心理健康,采取相应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不单使人感到呼吸不适,还会导致健康人的血管收缩,也许这能够解释为什么重度空气污染与心脏病发作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石太印 《武当》2009,(1):53
进入冬季,原有胃病的人常易复发。那么,怎样预防胃病复发呢? 一、保持乐观情绪。临床发现,持续的精神紧张、忧郁、沮丧等可诱发消化性溃疡。因为这些因素可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去平衡,从而造成皮质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胃液分泌增多、胃壁紧张性收缩增强,胃壁粘膜缺血和抵抗力降低,由此造成胃粘膜营养障碍,发生上皮变性或坏死。  相似文献   

13.
一、哪些时间不宜练功 (一)练功时间不宜过早。天亮以前或天朦朦亮的时候,空气并不新鲜,这时候空气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再就人的生理情况来说,这时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也是发生猝死最多的时间。早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情绪的认知—动机关系理论和情绪的概念化观点,以61名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问卷测量等研究方法,检验了被试的情绪反应与报告的应对方法、知觉到的应对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了情绪和知觉到的应对方法对奥运会中主、客观成绩的预测程度。研究认为:运动员的乐观情绪与应对效果有关,并且是客观比赛成绩的正面预测因子;当运动员所报告的消极情绪作为负面预测因子出现时,应对效果能正面预测主观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运动对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心理学理论就太极拳运动对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认为:①太极拳运动通过生物反馈途径影响人的情绪;②通过太极拳运动使锻炼者进入流畅体验和暂时解脱的状态来影响人的情绪;③太极拳运动通过保持和改善神经系统机能状况来影响人的情绪;④通过太极拳运动中生动形象的动作,可使锻炼者的消极情绪得到宣泄和排遣;⑤通过长期的太极拳练习.可以使练习者的思维更加合理、情操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16.
试图研究自我损耗与锻炼规律性对负性情绪图片注意偏向的影响。采用了2(自我损耗:高、低)×2(锻炼规律性:有、无)×2(探测点位置:一致,不一致)三因素重复测量设计,统计分析了56名被试在完成负性情绪面孔的点探测任务时的反应时与N1、P1、N2、P3等ERP成分。结果发现:高自我损耗比低自我损耗表现出对负性情绪图片更明显的注意偏向,且在无规律锻炼条件下,高自我损耗比低自我损耗表现出对负性情绪图片更明显的注意偏向,在有规律锻炼条件下,高低自我损耗对负性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无差异;无规律锻炼比有规律锻炼表现出对负性情绪图片更明显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7.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反映,紧张情绪是人在焦虑状态时的心理和精神反映,青少年射击运动员赛前紧张情绪表现往往尤为明显,运动员赛前紧张情绪对竞技水平十分不利,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必须通过训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还要克服盲目自信心理,有效地保持适宜的运动情绪。  相似文献   

18.
冯燕 《游泳》2000,(3):3-4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 ,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作用。现代社会中 ,竞争日益激烈 ,人们的需要因客观原因经常难以得到满足 ,所以在情绪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也与日俱增 ,不良情绪由此产生。常见的不良情绪有 :焦虑、抑郁、沮丧、恐惧等等。不良情绪不仅影响工作、学习、生活 ,而且威胁身体健康。所以 ,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 ,促进心理健康是近年国内外体育运动心理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研究表明 ,能够有效调节情绪的体育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愉快而有…  相似文献   

19.
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强调认知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它提供了一种帮助战胜不合理信念、改变不良情绪的有效方式。把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应用于运动员的情绪疏导工作中,对运动员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心理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项非智力因素是情绪:它和智力因素一样在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武术学习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调节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提高武术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