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第二次医学革命的兴起,无病即健康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因此,评定一个人是否健康,不应只是身强力壮,没有器质性病变,还必须在心理上健康,并能对社会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现代的大学中又处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各方面压力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将“健康”一词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体育不仅具有促进身体发展,而且具有促进心理发展的功能。体育与心理健康,是一个亟待研究的命题。心理卫生,亦称精神卫生,是研究如何达到心理健康的学问,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姬键同志: 你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只从生物学角度来评价人体健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仅有生理活动,还具有心理活动。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在总结现代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为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健康者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发生了转变,“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而且包括心理的健康,是人类灵与肉的完美结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健康习惯应从小抓起,因此在幼儿园中引导幼儿学习掌握强身健体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重心理卫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让幼儿加强练习并形成固定健体的自动化行为方式呢?  相似文献   

5.
一、健康第一作灵魂,整体设计须严谨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的灵魂。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足生理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教学的目标己不单单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还有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体育活动、心理健康与提高学生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苓 《体育教学》2000,(5):13-13
学生素质,不外乎就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辩证统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智、体三个方面的统一。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因此从这一观点来看,发展应包含身、心或生理、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生理方面的健康教育,而忽视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缺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卫生学研究也指出,人的身、心健康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及体育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亚健康--人体的第三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健康是第一状态,疾病是第二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为"亚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经过严格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和患病者占2/3,有1/  相似文献   

8.
<正> 体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身体锻炼观念是不全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在认识上也  相似文献   

9.
赵寒 《健身科学》2005,(4):46-47
“年老多病”,是人们用来形容中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常用语。老年人就一定多病吗?其实也不尽然,要做到老有精神、身心健康,现在似乎已不是太难的事儿,人们都知道了很多保证健康的方法,但是,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关键所在。 人体健康,从后天因素分析,主要有六大因素,即心理健康,生活规律,营养合理,运动适当,医药保健,环境良好,而心理健康应该是列在第一位的,中老年人更是如此。 祖国医学认为,“气是百病之源”,这里涉及到心胸和精神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50%~80%的疾病与不良心理有关。他们制定的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指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能力。后来,在健康标准中又增加一条“道德良好”。所以当代健康的新观念共有4条,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与自然的能力,道德良好。后3条均属于心理因素,这足以说明心理健康在人体健康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衰弱现象”。这就是说健康是人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协调统一,三者缺一不可,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患。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体育教育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直接目的。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表明,只有健全的心理寓于健壮的身体之中,才能称为健康者。体育教育观念已经历了从生物体育教育观到生物—心理—社会体育教育观的转变,随着对此观念转变的深入研究发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仅仅具有发达的体育和智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具有完善的个性,优良的品质,因此,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重要宗旨的体育教育也就必定兼有“健身”和  相似文献   

12.
一、体育课程难以容纳大健康体系 传统的健康概念仅指身体没有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现代健康不仅指身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它是指人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所达到的完满状态。  相似文献   

13.
追求“健康”已是众人的目标。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已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被许多人列为生活的一部分,在中学阶段体育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已被写入到教学大纲中。然而人们通常对“健康”的理解往往等同于身体功能的正常,忽略了心理方面的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说明了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通过体育运动,既促进了中学生肌体的生理健康,又增进了其心理健康。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身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钓鱼活动有益于人体健康,已被人们所公认。钓鱼与健康的内在关系何在?众说纷纭。笔者依据“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对钓鱼与健康的关系进行浅析,与广大钓友们共同探索。 以往认为人类患病完全是由病原微生物所致,所以叫“生物医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对人类的致病因素有了更广泛、更全面的认识,由原来单一的  相似文献   

15.
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又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又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亚健康状态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有资料表  相似文献   

16.
从我校近7年测验新生“达标”率来看,均在70—75%之间,其中的弱项主要是男子的1000米和引体向上,女子的铅球和800米。我们针对“达标”弱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其主要做法为:第一,消除怕难怕累心理,激发达标的动机。1.远景激励法,从给新生上第一堂课开始,就明确要求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即“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激励学生主动消除怕难怕累心理;2.荣誉激励法,针对高考录取的新生富有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告诉学生高校各种荣誉和奖学金均与达标紧密相关,激励学生自觉克服怕难怕累心理;3.渐进激励法,指导学生在达标  相似文献   

17.
1健康第一原则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关系1.1健康第一原则关于“健康第一”的原则在我国体育教育中并不是首次出现,早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就提到过“健康第一”的原则。但目前我们再次提出“健康第一”的原则并不是几十年前一个口号的简单重复。建国之初,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普遍较底,所以当时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健康”一词主要指身体健康,体育课考核也主要是从学生的身体方面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健康”已被赋予一新的涵义。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依这一定义,有人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三状态)的人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处于二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把它称为“第二状态”,国内称“亚健康”状态。过去我们的健康教育曾忽视了这近1/3的“亚健康”人群,今天的健康教育就是要把过去忽视的这个“中间状态”的人群纳入健康补课之列。目前国内对健康一词的理解有3要素说(生物、心理、社会)和5要素说(身体、情绪、智力、精神和社会)。不管哪种学说,现代的健康教育要求学生作为生物的人和社会的人都要健康。换个角度看,健康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因为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健康达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正确的健康概念,是指不仅没有疾病,而且表现在身体、心理和社合适应能力各方面保持良好状态。因此,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必须由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强调学生身体素质达标传统的技术观念,向三维健康观念转变。体育课程应正确处理发展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的关系,使学生正确树立体质健康的自我概念,以全面促进学生健康达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贫困生特点实施高校体育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所作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自我国高校实行增加学费和扩招措施以来,全国各高校都出现了大量的“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给这些贫困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影响着其学生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为此,我们对贫困生现象开展了较广泛、深入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就贫困生所普遍存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旨在研究和探索运用高校体育特有的教育功能为贫困生提供帮助的途径,呼吁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正视并重视贫困生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与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一、健康的定义生物学方面的定义传统的生物学健康观强调“无身体疾病即是健康”。医学方面的定义不是对健康而是对疾病定义,疾病是对根据已确定的常规的偏离来判断的。如果一个个体的身体从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上没有缺陷,同时也没有种种负性影响,如情绪上的负担或危险因素的堆积等,应被认为是健康的(kayser,1987)。心理学方面的定义健康是与疾病、不良行为、偏离行为等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心理能力与心理“幸福”的存在,也是克服内部与外部各种要求的前提与结果(bos,1993)。社会学方面的定义社会理论把健康定义为有机体对其环境的主动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