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们办报的人,天天编新闻,自己有没有新闻呢?说真的,我们衢州日报就冒出过一桩大新闻:青年记者严红枫参加“中国青年记者访日代表团”出访日本了。全国300多家地市报,这次只有他一人参加。这新闻一传开,大家都感到严红枫太幸运了。自1987年以来,严红枫的新闻作品年年获奖。其中《两位承包者失败的启示》获第三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通衢道上的丑闻》获第四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的“王普党”》获第五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郑重“声明”的背后》获1987年浙江省好新闻一等奖;《平平淡淡最是真》获1991年浙江省教育好新闻奖……面对  相似文献   

2.
刘峥 《新闻采编》2009,(2):44-46
我在报社工作近15年来,在省级以上举办的各类评奖中获奖的作品有10多件,尤其是2000年以来,我的作品年年在山西新闻奖、大中城市党报年度新闻评奖、中国地市报年度新闻评奖中获奖,其中有两篇作品获得山西新闻奖一等奖。凭心  相似文献   

3.
《农民陈行忠创办华夏现代农业研究所》获2010年度中国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桐照渔民清退2.6万只养殖网箱修复海洋生态》获2011年度浙江新闻奖三等奖……在县市报从事记者工作以来,我有6件作品被评为中国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有3件作品被评为浙江新闻奖三等奖。回望采访之路,我深深感受到,新闻“活鱼”无处不在,要想抓住“活鱼”,就要沉下去、钻下去、挖下去,  相似文献   

4.
一则比新闻事件发生时间晚了一个多月,又被其它媒体广为报道过的“旧闻”,竟然一路过关斩将,接连获得了山东省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山东省新闻奖二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这是发表在2002年12月28日《聊城日报》的消息《入世后反倾销第一案初裁胜诉》参加评奖爆出的冷门  相似文献   

5.
2001年11月30日,我冒着刺骨的寒风深入到白城万宝镇的一所村级小学采访一位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20万元奖金,并把钱全部捐给了教育事业的女教师。回来后,我饱含深情地连夜赶写了一篇题为《获奖20万元的乡村女教师于晓波的故事》的通讯(原载《白城日报》2001年12月8日第一版),文章发表后,好评如潮。后来,这篇作品先后获得第11届吉林省好新闻一等奖、第16届中国地市报好新闻通讯类一等奖、第3届中国地市报女记者好新闻一等奖、第5届白城新闻奖特别奖。  相似文献   

6.
我与赵博生合写的千字通讯《国旗飘扬在农家小院》,先后获 1999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县市报二等奖、陕西县市报一等奖、西安新闻奖一等奖4个大奖后,又被陕西省记协推荐参加当年中国新闻奖的评选。  相似文献   

7.
甘恬 《新闻实践》2012,(6):38-40
三年两次获得浙江新闻奖新闻摄影一等奖,六年来摄影专版在中国地市报年度优秀摄影版面评比中获3金1银2铜,近年来在中国地市报新闻奖摄影作品评选中获得13个金奖……作为一家立足基层、新闻摄影资源相对薄弱的县市报,余姚日报近年来在新闻摄影方面交出的成绩单不仅在省内县市报中名列前茅,甚至与一些地市级报纸相比也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8.
金晓 《传媒》2016,(5):43-45
《浙中新报》作为一家地市级都市类报纸,其刊发的摄影作品和推出的摄影专版《此情此景》,近年来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在2013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比中,获得14个奖项,其中3组新闻摄影作品荣获“年度图片奖”,占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年度图片奖”总获奖量的1/8,位居全国地市报前列.在2014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评奖中,由笔者编辑的《追梦的足球小子》等9幅新闻摄影作品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受第二十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委会的委托,我有幸第三次担任新闻评论作品的评委。这次共收到评论作品366篇.经过初评,评出一等奖18篇,占4%,二等奖145篇,占39%,三等奖94篇,占25%。我总的感觉是:这次新闻评论作品的质量,比前两次有了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那么,如何改进和加强中国地市报的新闻评论工作?结合这次评选工作,我的主要体会和思考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报》推荐的消息《我州数百台农机跨国作业》获得了2006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回想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可以说是三易新闻主题,但是一次比一次特点鲜明,文章的新闻价值一次比一次重大。  相似文献   

11.
羊长发 《青年记者》2006,(20):52-53
最近,我与同事合作采写的湖南省新邵县去年“5.31”特大山洪灾害系列报道连续获湖南省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城市党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及湖南省好新闻奖等.回顾这次采访经历,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突发灾害事件的报道,必须强化纪律意识、导向意识和危机意识等三个意识.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主办、广西玉林日报社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2001年度)6月下旬揭晓。本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共有28个省(区)的312家报社选送作品2365件,分消息、通讯、言论、读者来信、照片、美术、版面和标题,有1602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76件、二等奖543件、三等奖496件、好版面177块、好标题210件。又讯:中国地市报第二届新闻论文、论著奖6月18日在襄樊评出。全国有186家地市报选送新闻论文1093篇,论著31部,定评出论文一等奖78件、二等奖413件、三等奖333件…  相似文献   

13.
张泽勇 《新闻前哨》2003,(12):57-57
第十七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选共收到言论作品169篇,其中一等奖15篇,二等奖57篇,三等奖47篇,这次获奖的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题材重大。如申办奥运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召开党的十六大等。许多新闻单位围绕重大题材,开掘精品。因此,这次获奖言论作品中,重大题材占了不小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拙作《世界首台双缸V型风冷柴油机在通问世》,荣获第十五届(2000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消息一等奖,该作品是我从事新闻工作16年来,第一篇获奖的科技新闻,也可以说它是我在科技新闻写作上一次成功的突破。 众所周知,科技成果,科学发明、发现的新闻报道,是有相当大难度的。这是因为,一方面科技内容专业性强,不像社会新闻那样通晓明白,弄不好就写成了科技公报,一般读者难以理解;另一方面由于记者专业知识的限制,使其对报道对象本质的理解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并导致对科技事实把握上的偏差。反映在报道中,  相似文献   

15.
受第20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委会的委托,我有幸第三次担任新闻评论作品的评委。这次共收到评论作品365篇,经过评定,一等奖27篇,约占10%;二等奖128篇,约占35%;三等奖92篇,约占25%。总的感觉是:这次新闻评论作品的质量,比前两次有了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仍旧不少。那么,如何改进和加强中国地市报的新闻评论工作?结合这次评选工作,我主要谈以下三个问题:一、什么样的作品容易获奖,或者说获奖作品具有什么特点我以为弄清这个问题,很有必要。这对如何改进和加强地市报新闻评论工作具有一定意义。从这次参评的作品来看,获奖作品具有以下特点:选择重大…  相似文献   

16.
在第四届中国地市报好新闻评选中,我同曾鸣同志合作采写的人物通讯《他走进深山麻风病院》被评为一等奖。记得此文被《湖北日报》等新闻单位采用后,我们和文中的主人公都不断接到读者打来的电话及热情洋溢的书信,赞扬湖北省房县麻风病院主治医师皮乐银的高尚医德。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2月14日,《达州晚报》刊登了我们采写的一则消息:《为了157位农民工十年血汗钱》,全文仅短短780余字,但却“横扫”了达州市新闻一等奖、四川省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一等奖三项大奖。为何一篇短短的文字却能如此博得各路评委的青睐,几乎囊括了省市所有的“顶尖”大奖,此文到底有什么惊人魅力?文章的背后还有什么“文章”?  相似文献   

18.
对从事新闻工作已逾10年的我来说,除厚厚的一摞剪报本外,还有两大抽屉各级新闻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在这些证书中最让我自豪的是一套连环奖的证书:一篇十分简短的现场新闻,竟获4份奖励证书。这篇发表于1997年的报道,当年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新华社中国时事报道好新闻三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人民日报》现场短新闻竞赛二等奖。这篇新闻就是《张胜利讲第一课》。1997年6月20日,我在保定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采访,办公室主任说,中国希望工程救助第一人张胜利今天从上海第一师范毕业归来,一会儿就到了。我喜出望外,在第一…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新年嘹亮的钟声,改版后的《中国地市报人》杂志又与您和成千上万的读者见面了!《中国地市报人》杂志这本薄薄的月刊,既是国家一级社团组织——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会刊,亦是您,特别是全国地市州盟报从业人员和广大新闻爱好者的知心朋友。也正是在您及广大读者的关爱和呵护下,《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从1994年创刊、公开出版发行以来,在“传播新闻理论,探讨新闻业务,培齐新闻人才,服务地市报业”方面,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27日,我三亚市水南新村进行采访,采写了《崖城有个“电脑村”》新闻稿,该稿荣获2006年度海南省好新闻一等奖以及2006年度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三等奖。现在总结获奖原因,主要是源自策划,也就是说,好新闻源自策划,这是我获奖的最大启示。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懂得如何去策划好新闻。当然,好新闻的策划不是盲目的策划,而是有根可寻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