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功能对等"、"读者反应"论以及"语言共性"论等翻译理论和原则不仅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而且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奈达的翻译理论遭到强烈的批判,甚至被认为已经过时或者毫无用处。本文主要通过对奈达翻译理论演变的深入分析及其留给我们启示的研究,使大家对奈达的翻译理论有更加科学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李寒光 《考试周刊》2010,(43):35-36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最受中国翻译研究者欢迎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之一。本文介绍了奈达的翻译思想,对他的翻译理论作了评价,并对他翻译思想的变化作了研究,希望通过对奈达翻译理论的分析.使大家更进一步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了解如何进一步推动翻译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竞 《文教资料》2009,(6):66-67
本文作者通过大致梳理奈达翻译思想的脉络.发现了其"翻译科学"思想的一贯坚持及其在"翻译科学"观指导下具体研究视野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了奈达对翻译理论的价值产生动摇的认识基础.在此基础上,作者试对<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一文进行重新分析,以期进一步深化对奈达翻译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刘燕  童琳玲 《培训与研究》2006,23(1):121-124
奈达是当代西方语言学界最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之一,他的翻译思想是西方翻译思想宝库中一颗璀璨的玉石。本文介绍了奈达翻译思想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其翻译观的后期转变,论述了奈达翻译思想及其转变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贾宁 《考试周刊》2010,(56):26-27
尤全·奈达这个名字在我国翻译研究界以至语言学界,现已广为人知。对尤金·奈达背景的介绍让我们对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奈这的翻译理论同样也给翻译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就对他及其翻译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以国内1979至2013年共35年来发表的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学位论文等共2688篇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数量、年度统计、文献分布及所依理论等方面对国内关于奈达研究的历史概况和发展轨迹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并结合统计数据探讨其在中国的接受与融合,力图揭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奈达的翻译思想及理论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翻译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奈达倡导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进行翻译理论的构建。借鉴经典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的核心句及转换等概念,奈达提出了“逆转换翻译理论”,对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综观奈达的翻译思想,不难发现,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翻译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肖普勤  黄凤枝 《文教资料》2005,(24):179-181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最受中国翻译研究者欢迎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之一.本文通过介绍、评述奈达的翻译思想,研究他翻译思想根本转变的原因和中国翻译研究者对其理论的反应,使中国译界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和了解如何进一步推动翻译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翻译家杨宪益的译作《老残游记》入手,主要介绍了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翻译家奈达及其著名的功能对等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杨宪益的翻译风格及其与功能对等理论的相通之处;最后一部分主要通过各种翻译技巧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在《老残游记》译作中的显现。  相似文献   

10.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迟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是国内介绍、讨论、研究得最多的翻译理论之一。但部分同志对该理论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对其评价也有有失偏颇之处,有人“言必称奈达”,也有人“言必称奈达之非”。本文试就。功能对等”的本质、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进行分析,以期达到对这一理论的全面的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翻译理论对世界翻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对等"或称"等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所有翻译教科书中的必不可少的奈达翻译定义被视为翻译理论的金科玉律。研究发现中国翻译教材中的奈达翻译定义是被中国一些翻译理论家误读和误译了的假奈达翻译定义,不是理论经典,不是翻译理论的金科玉律,而是翻译教材中的瑕疵,是白圭之玷。笔者的译文是"翻译是用最相当的自然流畅的接收语再现原语信息,首先再现信息的意义,其次再现信...  相似文献   

13.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该理论传入中国,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影响日益显现,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翻译界讨论的焦点,众多学者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学者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且运用该理论对多个文本如科技文本、商务文本、广告文本、法律文本、外宣文本、新闻文本等进行了分析,并验证了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优越性,还详细解释了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具有优势的原因等。本文选取2000年到2015年期间中国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期刊论文、研究综述等,通过分析和总结来揭示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情况以及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都丽丽 《考试周刊》2008,(20):229-230
奈达在其著作<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充分运用了语言学等研究成果,发展了交际翻译理论和研究模式,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等翻译理论和原则不仅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西方和中国翻译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人奈达提出的对等翻译理论目前是现代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20世纪末,随着文化研究大潮的冲击,翻译理论及翻译理论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对于翻译对等理论及其文化转向,包括这一转向在我国传统的翻译教学与现今的翻译教学中起到的转换作用,以及对这一转换的辩证思考及其意义,笔者在文中进行了论述及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田晓丽 《考试周刊》2011,(88):103-104
本文主要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作者首先介绍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然后描述了商务英语及其特点,从中西文化不同的角度,将功能对等理论运用到商务英语翻译中,总结了几个比较实用的翻译技巧,希望能对翻译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奈达是公认的现代翻译理论的奠基人。翻译界往往过于关注奈达的翻译科学理论体系,而忽视了他的诗译观。事实上,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构建始于《圣经》翻译的实践,更是以《圣经》翻译为研究基础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作为散文式诗歌文体中的经典之作,《圣经》中《雅歌》一章的翻译必然包含在奈达诗译观的探讨范围之内。本文拟将奈达散见于《对等原则》一文中的观点加以梳理、整合,并试图结合《雅歌》翻译中唯文化隐喻的处理揭示奈达诗译观对诗歌翻译实践尤其是《圣经》翻译实践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系统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历史背景、翻译的实质、原文、译文、译者及译文读者的地位、翻译原则、翻译的标准与翻译方法等方面对西方两个重要的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和威米尔的目的论分别进行了简要阐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个翻译理论的不同点居多,在翻译的原则、标准和方法方面,一定程度上目的论是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丽 《考试周刊》2007,(25):48-49
本文介绍了奈达的翻译思想,对其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对奈达理论在翻译界的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进行了简单的评述。然后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当今翻译界对奈达思想的争论,介绍了争论中提出的新概念,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后,文章探讨了奈达思想形成的原因和在翻译实践中可以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程思琪 《文教资料》2011,(11):52-53
本文立足于翻译理论的视角,对翻译理论在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从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理论和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翻译理论的内涵及其在汉语成语翻译问题上的应用。以翻译理论为研究视角为今后的成语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并对语言学、翻译学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学科的教学和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