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小林 《考试周刊》2012,(83):109-109
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设疑的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设疑方法。  相似文献   

2.
疑能促思,疑能激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的设疑就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情,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奠定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从问题的设计着手,精心“设疑”,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为信息技术老师,了解网络的机会要多一些,深一些。笔者对信息技术与网络道德教育相整合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应用,数学教学的第一要义。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实践中,借助信息技术力求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精心设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开拓学生思维。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设疑激思,引起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前提。"疑是知之始",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精心的适时适度的设疑"拓路",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设疑的方法、时机、类型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来为数学课堂"拓路"。  相似文献   

6.
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在学习效益上,如何让学习高效主要取决于老师对问题的预设和课堂探究的掌控。本文就高效课堂结构的核心——设疑与探究过程中的"要"与"不要"作一阐述,以期真正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赵永林 《学周刊C版》2011,(7):149-149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学科的小学启蒙教师,我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向标,从点滴做起,实施素质教育,几年下来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三习”式课堂结构由于其独特性的课堂结构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上,显示了它独特的魅力.本文主要阐述了“三习”式课堂结构的板块构成与具体实施的教学环节,以及在具体实施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做了一个有关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机学科看法的调查,在调查活动中最令我高兴的是,全校竟有80%的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然而也有意外,有20%的学生说:“老师,我们的计算机课堂不够活,上课你说什么,我们必须听,没有我们自己活动的时间,有些知识根本不用您讲,我们自己也能完成。”听了这些话,我陷入沉思之中,是该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了,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观,本文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慧学”课堂的实践策略,从游戏活动、微活动以及多媒体功能等三方面展开探究分析,以期能够为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构建信息技术“自主”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新中全面提升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如何科学“设疑”1.授课伊始设疑——导引学生入“戏”。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好的课堂教学,应始终以设疑—析疑—解疑的思维训练为主线。譬若好戏开头,鼓乐齐鸣,自然能先声夺人。历史教学亦是如此。授课伊始,或创设“疑”境,或设置悬念,以此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由“疑”到思,尽快入“戏”。例如,学习《美国内战》前,笔者设疑:“1982年,美国政府举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要求在历届的40位总统中选出一位最佳总统,名列前茅的竟是平民出身的林肯。那么,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目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  相似文献   

13.
杨玲 《湖南教育》2007,(4):27-27
贵刊2007年1月号“短论精粹”栏目刊载了崇冲老师的《“老师,我没错”》一文,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的描述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求一长方体(见右图)的表面积.当教师肯定了学生列出(5×5 10×5 10×5)×2,5×5×2 10×5×2 10×5×2,5×5×2 10×5×4三种解法后,  相似文献   

14.
当前,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有一种趋势,那就是仿佛只有活跃的课堂才有成效,气氛沉闷的课一般不容易受到好评。而实际上,真实的课堂却是冷场的多,热场的少。特别是信息技术这样一门操作性和训练度都极强的课,不容易有很多的“热”料。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信息技术课的“冷场”和“热场”呢?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界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前准备相关学习材料及教学视频,并设计学生课前作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教学内容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检查课前作业完成情况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活动、任务驱动等方式,有效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创建“生态平衡”的新课堂。但由于新课改刚开始实施,加上高考新方案尚未出台,因此在课改和应试这一对矛盾中,有些教师无所适从,或盲目追求新理念、新模式,全然不顾学生的实际;或只关注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追求一种表面上的新奇与繁荣,其实仍是老一套,似乎只要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一定会好。这是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7.
郗俊梅 《甘肃教育》2008,(22):46-46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探究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辅助性学科,占有较少的教学时间,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许多老师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9.
徐文霞 《青年教师》2006,(11):27-28
“距离产生美”,这是美学上的一个著名论题。它告诉我们,在欣赏现实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适度的特定的距离,既不可亲密无间,也不可拒之千里,否则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课堂提问又称“设疑”,是指教师以提问为手段进行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它是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炉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距离美,正是对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一种尝试。周恩来同志指出:“任何艺术不掌握规律,不进行基本训练,不掌握技术,是不行的。”那么,如何在课堂提问中把握好距离美呢?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渠道。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其基本模式是“讲-学-练”,最突出的是“讲”。老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老师是“演员”,学生做“观众”,学生接受知识多处于被动状态。至于“练”,课堂机会不多;而“学”则名存实亡,课堂哪来时间?因而“讲-学-练”这种模式最后落实在一个字——“讲”上,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新课程标准提倡“导-学-讲-练”的课堂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