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剧     
又称"皮黄",形成于北京,已有200年历史,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是中国的"国粹",也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唱、念、  相似文献   

2.
京剧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瑰宝,被誉为我国"国粹"。作曲家张朝教授根据京剧板式结构特点和唱腔西皮二黄的风格及结合西方作曲技术创作了钢琴曲《皮黄》,并一举获得2007年首届"帕拉天奴杯"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一等奖。本文主要论述了京剧众多板式及西皮二黄的风格在钢琴曲《皮黄》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京剧"史记戏"取材于《史记》,但由于戏曲和史书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改编的过程中,"史记戏"对《史记》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写,包括题材的选取和主旨的改写,人物形象的改写和情节的改写等,有得有失。  相似文献   

4.
浅谈古徽州的“庙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徽州文化中的特色文化现象,徽州庙会文化历史悠久,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祭祀文化,内容丰富,与戏剧演出、儒学教化、集市紧密结合,极有文化学和旅游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所谓"京剧进课堂",实际上是指9学年学15个唱段而已。从由此激起的轩然大波可知,人们是如何讨论课程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京剧是一个综合性艺术,堪称中国"国粹",京剧的剧目也极为丰富,有《穆桂英挂帅》《沙家浜》《西厢记》等等。而如今对21世纪的当代中学生来讲,这样的认识在逐渐淡化。在我校的前期调查中发现,主动收看、收听京剧极为个别。如何通过课堂有效教学,提升学生对京剧欣赏的兴趣与喜爱呢?尝试以"京剧念白"的课堂教学为兴趣激发,促动学生走近京剧。  相似文献   

7.
“吼”京剧     
我从小就是个京剧迷。当时我的伯父在一家剧场当检票员,凭着这层关系,一有京剧演出,我就从伯父眼皮底下溜进剧场。那时而优美委婉、时而铿锵有力的京剧唱段,让我深深陶醉。出了剧场,我便模仿那些京剧演员的唱腔哼上几句,久而久之,一些京剧的唱段,我竞能唱得有板有眼,俨然一个京剧小票友。  相似文献   

8.
张朝的钢琴作品《皮黄》以鲜明的戏曲风格、浓郁的民族特色于2007年在第一届"帕拉天奴"杯钢琴创作大赛上惊艳亮相,被公认为近年来少有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钢琴精品作品。本文以实际演奏与教学实践的经验为基础,探讨如何在钢琴演奏中表现这一极具京剧特色的民族原创作品,缩短演奏者与原作品的审美距离。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质量的重要体现。在“京剧进校园”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上,探索将京剧艺术文化元素渗透到校园环境、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环节中的策略,实现京剧文化和校园文化交汇融合,发挥校园文化的整体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把京剧班办出自己的特色,学校召开教师、琴师、学员联席会议,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最后决定京剧班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要坚持学、练、演、赛四结合票房式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京剧进课堂话题的讨论越来越热烈,综合各方意见,许多人对教育部京剧进课堂的作为表示赞赏。当然,不同看法者也大有人在。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在此也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张元国 《江苏教育》2022,(58):52-53
为提升社团建设品质,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立足“瑶卿京剧”课程文化项目建设,用课程来统领社团建设,把社团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融合起来,使国粹京剧传统文化根植于学校各项工作,促进学生素养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湖南省中小学“京剧进课堂”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厌学、抵触情况比较严重,教学设备设施缺乏,政策实施不力等问题,提出了“京剧进课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联合各方力量开展教学;建立健全调动教师、学生教与学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教育》2008,(4):51-51
近日,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十省市开展京剧唱段进入中小学课堂的试点工作.广东即将试点的20所中小学尚未公布.但消息甫一传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从网络到纸媒批评质疑声接连不断.其中剧种、曲目以及师资三个方面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15.
京剧是集唱、念、做、打、舞等综合表演于一体的戏剧形式。它是我国的国粹,是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近年来,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对这方面也越来越重视。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日就“教育公平”问题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时,回答了记者关于京剧进中小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项目化学习突出了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等,是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笔者尝试以“京剧脸谱”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并在其中嵌入“5E”学习环,提出“确立项目主题、引出驱动性问题、预设项目成果、深入项目探究、展示项目成果、构建评价标准”的学习策略,为小学京剧教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并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为教学内容,首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为期约一年半。在这份通知中,教育部对“京剧进课堂”的意义简要地概括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然而通知发出后,竟然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空前热议,其中不乏质疑、反对者。那么,“京剧进课堂”是否可行、又应当如何进行呢?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京剧进课堂”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自教育部关于在全国10省市开展“京剧进课堂”的决定发布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音乐教育界极大反响,我编辑部收到了不少有关的稿件。第五期我们已选登了两篇关于“对京剧进课堂”应持的态度及京剧进课堂的一些误区的文章,本期我们再选发三篇,对这一热点话题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相传,战国时期的苏秦主张合纵抗秦,遍游六国。到了齐国都城临淄,他对齐宣王进行游说,齐宣王慨叹齐国的兵力不足,苏秦说:"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我计算了一下,每户按三个男子服役,这就是三七二十一万雄兵,抗秦的兵源仅临淄一城就足够了,若再加上别处兵源,力量就更加强大。"苏秦的这种算法显然是如意算盘,因为临淄城不可能做到每户出三个男子当兵,这里有各种情况,有的是鳏寡孤独,有的有女无男,有的只是老弱病残,所谓临淄21万雄兵仅仅是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