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韩晗 《出版广角》2012,(4):57-59
借鉴国外成功的出版经验对于研究当今中国出版业的问题大有裨益。反观国外出版,德国出版业因为与中国出版业有着众多相似之处,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范本。本文则是"以中国为立足点,以德国为着眼点"为研究视角,从德国出版界可提供中国大陆出版界的经验、中德两国在全球化出版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危机这三个方面,来略述中德出版比较之于中国出版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重要性 可以这样说,除了德国之外,没有哪个国家的出版业与当下中国的出版业有着如此多的相似之处,因此这一项目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根据CNKI、万方与维普三大数据库分析,自2000年至今,中国国内共有43篇论著、译著(包括报刊上的杂论、短评)介绍德国出版界或对中德出版界的状况进行比较评议.结合对本研究选题国内研究现状的述评,笔者认为,作为比较研究的本研究选题确实存在着如下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产品。对某一时期某一学科的文献进行大量、全面的数据统计,可以揭示该学科发展的特点、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20世纪是我国图书出版业的一个大变革时期,为了窥见这一时期出版业研究的主要成就,笔者编制了《20世纪出版业研究论文索引》(见于《中国新图书出版业初探》,王余光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    相似文献   

4.
数字信息时代,传统出版业持续唱衰,数字出版如火如荼.我国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初见成效.在汹涌的数字化浪潮中,传统出版业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成为关乎其命运的大事.老牌出版强国德国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同时全面进军数字出版,笔者从兰登书屋的发展之路管窥德国出版业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转型策略,以此为我国的数字出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指出近代以来出版业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德国的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播,为国家培养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些人力资源是德国兴起最重要的因素.近代以来德国屡遭战祸,出版业在国家危亡之际以及重生之时,为民众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在新媒介技术的冲击下,当代德国出版业呈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版业不同的形态特征.德国出版业的发展及历史贡献是"出版强国"这个概念最生动的诠释,对中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出版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1].经过我国众多出版学研究者、工作者的努力,已经产生了一批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出版业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与此同时出版学理论研究也非常活跃,许多新观点、新思路冲击着传统的出版理念和出版模式.对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出版学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对于出版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国图书业倡导"绿色出版"的概念,政府也积极鼓励图书的出口.在当今国际文化贸易繁荣,各国文化交流频繁以及全球环境危机的国际背景下,通过分析德国图书出版业的现状与经验,以期对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边集 《出版科学》2004,(3):36-36
出版科研应该说主要是一种应用型研究,作者在本书中较好地把握了这一特性。以对出版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思考为主,又侧重对出版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作者从出版业竞争的宏观环境、产业组织、产品市场、企业组织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对中国出版业的竞争态势作了初步探讨。在分析当中,作者注意广泛运用西方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9.
德国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的出版管理体制主要由联邦政府与联邦法律、州政府与州法律以及行业协会三个方面组成,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法律管理,其次是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政府不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出版业在法律体系的主导下,在行业规范的自律下,作为一种商业化行为良性运作。行业协会作用突出是德国出版业的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似乎都认同这个事实:德国除出版业外,几乎所有其他领域都称得上世界出口冠军。的确,相对于德国作为"现代出版业发源地",作为有着悠久出版传统的世界出版强国,德国在德语出版资源销售和图书"走出去"方面,还是个矮子。  相似文献   

11.
赵莹 《东南传播》2010,(8):54-56
随着中国主流文化的大众化转型以及影视媒介的蓬勃发展,出版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寻求自身出路,出版业积极向影视媒介靠拢,影视书作为影视与出版合作的产物在出版物市场大放异彩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出版以及热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2.
2010年的中国出版研究,延续了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对中国出版业转企改制背景下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尤其是总署一号文件的发布和出版强国目标的提出,使研究论题相对集中——除出版史研究外,研究者对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出版改革等论题的研究,都最终指向如何通过科学发展做大做强中国出版业,早日实现出版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一数字出版迅猛发展在激烈竞争的数字出版市场中,编辑人员作为生力军,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传统出版业不同,数字出版需要编辑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软、硬件专业技术知识,并对数字出版物的制作以及数字出版业的信息化商业运作模式有所了解。数字出版企业在探索盈利模式的实践中观点逐渐统一,即必须依靠著作权人与出版商的结合、内容与技术  相似文献   

14.
2001年5月,国际出版商协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了第26届大会.德国的Diebold公司向大会代表展示了他们的"出版企业网络发展战略研究"成果.Diebold是德国IT界一家著名的管理和技术咨询公司,主要为企业提供全套的管理方案和技术支持方案,其近期的研究项目主要包括传统企业如何开辟网络市场,并向网络化转型等."出版企业网络发展战略研究"成果长达450页,内容涉及到杂志业、报业和图书出版业等传统纸介质出版业.针对目前互联网对传统出版业造成的冲击,Diebold为传统出版企业提供了一整套如何在互联网上寻求发展的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15.
纵览出版业数千年历史,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信息载体的变化有着重要联系。从甲骨、竹简、帛到纸张,出版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激动人心的革命。 互联网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生产力工具,在出版业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它与传统出版业的整合,必然结束一个传统出版时代。网络出版的出现,促使传统纸介质的分子书向比特介质的电子书转化,出版业将发生一场最彻底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出版产业的概念及特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在很多出版文件和出版研究的文章中越来越多地看到"出版产业"一词,它的概念如何界定,相对于"出版业"或"出版事业"而言,出版产业又具有哪些特征,对其进行研究辨析无论对出版理论还是对于出版实践都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出版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正呈蓬勃发展态势,出版理论研究也随着现代出版传播实践的发展而愈来愈专门化。努力将生动活泼的出版实践提升到学科的高度进行研究,借以提高我国出版业的整体水平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显得非常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出版领域里有关学科尤其是现代出版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盘点2004年的出版史学研究,我们发现,不仅有许多学术论文发表,还有不少研究专著问世,为出版科学研究平添几许光彩.2004年是中国出版业改革的关键性一年.出版产业和出版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从以往的历史中获得启示.这种迫切的现实诉求,推动学术界和出版界在史料收集、史实考证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出版活动在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揭示出版事业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规律,为当代出版业之前瞻性、规律性和发展的战略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简单地讲,2004年的中国出版史研究虽冷尤热.  相似文献   

19.
近来,基于数字技术的电子书及正在创建中的电子出版产业链发展迅速,关于电子书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与挑战,引发了业内一场关于出版业前景的讨论。由传统出版业与新兴电子书出版商的边界以及传统出版业与新兴电子书出版商核心能力的异同这两个问题引发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指导目前传统出版业改变思路有很好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以16~19世纪中国出版业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史实和细致严密的论证,提出明清出版史系列问题的新认识。突出明清出版史专题与个案研究,所论皆属开拓与创新问题。本研究着重论述《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一书的开拓与创新两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