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迟子建二十年来创作成果丰硕。融入自然,贴近民间,又多用童年视角和情调模式,使她的众多作品具有了诗的意韵和晨曦般的温情。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表现出来的大悲痛和大慈爱,标志着她的创作向着深刻和厚重嬗变。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后中国文学中出现了一批"童年回忆"的小说,笔者名之为"拟儿童视角"小说,立足于文本的研读,探析这批小说在内容和叙事上的特征,并论述其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叙述视角是设立小说叙事空白的主要方式,其选择意味着话语范围的限制。内视角通过人物的意识叙述事件,有选择性地呈现人物意识范围内突显的信息,省略或隐含其他信息。外视角通过叙述者的意识展示场景、人物的言行等叙述故事,将人物的心理、事情的缘由设置为空白。零视角通过选取部分情节或场景以部分表征整体的方式叙述故事。不管采取哪种视角,小说叙事都是转喻式的,通过叙述视角的过滤、选择的细节可以充当认知参照点为故事整体的构建提供心理通道。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以萧军、萧红为代表东北作家群异军突起,为读者了解东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以清新自然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作品本身拥有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其语言既陌生又新鲜,充满了幽默感;其结构方式也打破常规,表现出散文化的特征;而叙述视角更是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从语言、结构、叙述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其艺术特色,来进一步了解《呼兰河传》的独特之处。它作为一部成功的小说,是中国文苑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中国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激烈的嬗变,促进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五四”著名女作家冰心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格局,不是以情节为结构中心,而是以“人物心理”或“背景氛围”为结构中心,组成叙事文本的生命整体,使小说结构有着内蕴的能量或动力,具有很强的审美意义。同时也指出其矫枉过正之处。  相似文献   

6.
作为实现多种叙述视角完美融合的作品,《巴黎圣母院》对全知叙述视角、外视角、内视角进行了灵活转换。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巴黎圣母院》中的叙述视角及其功能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思维模式的转变常常会带动整个意识领域内其它因素的变化。意识领域内最敏感的学也面临着一种新的挑战和抉择。借鉴外来化的优长就成为中国学取得新平衡的必要因素。中国小说的形式选择呈现了特定的方向。小说视角的转变较集中地表现在叙述视角的多元化和叙述的多重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修辞"不仅是语法意义上的,而且是一种广义的文学性表达手段、方法和技巧.①池莉小说的修辞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幽默与准确的叙述方式,叙述视角的巧妙转换,以及分析性叙述和比喻、排比的运用.池莉后期小说的修辞风格趋于厚重和理性.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小说的情调是道德困境中的同情观念.它既表现为对业已逝去的农业文明的眷恋、欣赏及其必然灭亡命运的嗟伤,又表现为对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嘲讽和抗拒,从而使这种同情意绪具有了丰厚的历史内涵,他的乡土小说也因此而具有了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将<红楼梦>与其它古典小说相比,<红楼梦>显示出了极大的叙事智慧及独特的叙事魅力.本文围绕作者如何与叙述者分离,如何巧妙运用全知视角、限知视角等多重叙述视角叙事这几个方面,从叙事学角度分析了<红楼梦>对中国古典小说叙述者及叙述视角的开拓创新.作者对叙述者及叙述视角进行了一系列的巧妙安排,小说叙述者的扑朔迷离,叙述视角的...  相似文献   

11.
述宾结构是汉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句法结构之一,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述宾结构,对于聋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聋童汉语述宾结构习得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着重列举了聋童汉语述宾结构异常运用的四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聋童习得汉语述宾结构产生偏误的原因,以期能更好地促进聋童语言运用能力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2.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外语教学要重视增强积极肯定的情感态度(乐学),降低消极否定的情感(厌学)。情感态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动机作用,信号作用,桥梁作用,判断作用,移情作用,调节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朱湘是新月诗派和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的基调是浪漫主义,但含有象征主义倾向。朱湘早期的诗注重意象,揉以中国传统的"寄情于物"手法,借意象以抒情。后期则重视意象的隐喻暗示功能,意境朦胧,风格含蓄蕴藉,少数诗歌已是典型的象征派作品,表现出向象征主义归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诉讼调解权是法院的一项司法权力,秩序是法的重要价值之一,法作用于社会,其最终目的在于维系和谐而稳定的社会秩序。不同时期,秩序的维系力量是不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自由精神的弘扬与民众对权力的排斥,是诉讼调解存在的社会基础。但当前,在“政治---司法”逻辑下,司法承担着“维稳”的政治压力,法院及法官为了“政治业绩”而盲目追求调解率,导致诉讼调解的异化。制度层面,司法政策是法院顺应政治潮流的制度“出口”,是规范诉讼调解的主要渊源,这将造成司法政策事实上“绑架”了民事诉讼法,并“左右”着整个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5.
试析我国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残疾人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残疾人就业的三大主要模式,并试图提出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亚细亚生产方式逻辑抽象与历史存在既相统一 ,又有区别。其历史存在方式表现为生产方式非独立性存在和与文化精神相融合性存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历史存在性说明东方社会制度的独特性以及东方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于西方社会 ,更不能将东方社会比附于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东莞市通过问卷统计,课堂观察,发现女大学生的情绪变化是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达到体育课强身健体的目的,以及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提出了一些关于教学中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摘要:青少年兴国家兴,青少年强国家强,青少年健康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体育教育价值诉求达成效果如何直接关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为此,对我国体育教育价值诉求实现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价值在演进路径中产生了传统文化意识的依赖、主观价值判断的误导、工具理性选择的偏颇等路径依赖因素,这些消极因素桎梏了当前体育教育价值诉求的实现。为了有效破解体育教育价值诉求实现的障碍因素,有针对性提出了破解机制:传统文化意识转变机制、价值判断实践检验机制、价值诉求表达机制。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体育教育价值诉求实现路径:在思想上转变传统文化意识,提升体育教育价值的认知水平;在价值判断实践检验上树立人本价值理念,回归体育教育价值本原;在价值诉求表达上构建有效沟通渠道,确保各方价值诉求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双边互动。体育教学直观性强,教与练密切配合,师生共同互动始终贯穿于课堂之中,教学中建立起一个好的情感环境,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精神振奋,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列举了男女两性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及称谓等诸方面所存在的语言变异和多样性,分别从社会、心理和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