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竺可祯教授在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时,就认为“校长之最重要在能请得良好之教员”,并明确地宣布“教授是大学的灵魂”,“有了博学的教授,不但是学校的佳誉,也是国家的光荣”。他在旧中国办大学,就确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办好大学的根本。今天看来,还是至理名言。师资是国家宝贵的智力资源,如何管理好、开发好这个资源,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我国教育事业正处在大发展的前夕,而现有的师资力量相对来说是薄弱的。要在这个基础上,在不远的将来,建设起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学师资队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要进行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秒”是现代科学计量的基本时间单位.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秒的基准定义也经历了由粗略到精确的变化发展过程,它反映了我们对时间概念的真实理解.本文将对秒的演化作一简单介绍.一、心脏秒心搏是一种有规律的跳动.15世纪80年代至16世纪30年代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对自  相似文献   

3.
解分数应用题时,指导学生合理地选择单位“1”,能够启迪他们的思维,打开他们的广阔的解题思路。判断单位“1”是教学中的难点。分数乘除法中的复合应用题,由于条件增多,数量关系也就比较复杂,这就使单位“1”的判断增加了困难。有人主张,在“比”字的后面出现的量就是单位“1”。例如,“今年比去年增产几分之几”,“去年”在“比”的后面,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  相似文献   

4.
新编高中生物教材(必修)第147页,在DNA与RNA分子的比较中提到:“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笔者认为,在这里提“RNA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有些不妥,因为在课本第15页  相似文献   

5.
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9期刘海建老师撰写的《例谈统一单位“1”》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受益匪浅,但总觉得余兴未尽,不吐不快,想借贵刊谈谈我的一些做法,算是对该文的补充。统一单位“1”,其实就是关系句式  相似文献   

6.
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有时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不统一,而要统一单位“1”后,才能正确解决问题。那么,怎样统一单位“1”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举例,仅供同行们备课时参考。一、变更思路例:华光小学购买了科技书、文艺书和故事书共2400本。故事书的本数是文艺书的34,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本数少15,三种书各买了多少本?[分析与解]这道题里两个分数的单位“1”不统一,可以把文艺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将“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本数少15”变更为“科技书的本数是文艺书的1÷(1-15)=45”。这样,43和45所依…  相似文献   

7.
解分数应用题时,指导学生合理地选择单位“1”,能够启迪思维,打开解题思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范畴理论讨论了“单位射’与“双射”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可逆映射”、“I—I对应’、“单位射、“双射”诸概念之间的异同,同时证明了在集范畴、群范畴、——模范畴中“单位射”与“双射”等价;而在某些特殊范畴中二者并不等价。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陶行知教育的影响力要通过孩子自己去实现。如果教育游离在学生之外,孩子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的主人。大凡确立并坚守"学生立场"的老师,一定是乐于走进学生特有的精神世界,能用"学生的大脑"思考问题,用"学生的视角"观察世界,用"学生的情感"体验人生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1~2合期张永芳老师撰写的《巧妙转换单位"1"》一文,受益匪浅。张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向读者介绍了四种转换单位"1"的方法,这方法巧妙、实用。笔者发现,原文中的例题也可通过扩倍的方法,巧妙地转换单位"1"。请看:  相似文献   

11.
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1-2合期张永芳老师撰写的《巧妙转换单位“1”》一文,受益匪浅。张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向读者介绍了四种转换单位“1”的方法,这方法巧妙、实用。笔者发现,原文中的例题也可通过扩倍的方法。巧妙地转换单位“1”。请看:  相似文献   

12.
《江西教育》去年第11期《怎样确定单位“1”》一文中,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确定单位“1”的方法。看过之后,受到一些启发。笔者认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的单位“1”,是由题目中的关键句来体现的。在题目的关键句中一般都能直接或间接地找到“……的几分之几(或...  相似文献   

13.
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1~2合期张永芳老师撰写的《巧妙转换单位"1"》一文,受益匪浅。张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向读者介绍了四种转换单位"1"的方法,这方法巧妙、实用。笔者发现,原文中的例题也可通过扩倍的方法,巧妙地转换单位"1"。请看:  相似文献   

14.
单位“1”是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部分的重要概念。准确全面地理解单位“1”的概念是进行“分数意义”教学的前提。教材里对单位“1”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就单位“1”的概念而言,必须注意两点:一、自然数1与单位“1”的区别儿童的思维总是从最直观、最具体的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往往容易把自然数1和单位“1”混淆起来。由自然数的概念可知,1是最小的自然数,是自然数或正整数…  相似文献   

15.
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处在底层表音系统和上层表意系统的界面,可定义为"由一个带调单音节所构成的具有完整、离散性的语音形式,在汉语语言系统中能发挥区别性的价值功能,是一个具有社会心理现实性和现成性的关联符号单位"。汉语中还存在一个由"字"为基本结构单位构成的以双音节字组为核心的典型性缓冲结构层,起到了二次编码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汉语中有限语音形式表达无限概念的矛盾。汉语中缓冲结构层的存在使其难以用普通语言学理论所认为的人类语言具有三个结构层的理论加以准确描绘。"字"使汉语成为了汉语。  相似文献   

16.
“面积单位”和“单位面积”是不同的。首先,所谓面积单位,是指度量或计算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时所采用的单位。如常用的公制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常用的市制面积单位有平方丈、平方尺、平方寸。  相似文献   

17.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教育目标在发生变化,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数学课程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如下  相似文献   

18.
范霞 《小学语文》2012,(1):98-101
一、生活识字法 汉字起源于生活,若脱离了生活这一源头,识字也将变得索然无趣。教学中应努力帮助学生将识字跟丰富的生活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9.
谈“课堂举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举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举例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课堂举例必须遵循针对性、典型性等一些基本要求并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方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备课是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达到课堂最佳效果的前提,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复杂又充满创造性的过程,不但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与老师综合素养的提高。本文主要讲述了中学物理高端备课的具体含义,分析了主要应对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