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资产证券化最大的特色就是证券特殊载体的设置,信托以其特有的机制,在我国当前形势下。无疑是构建证券特殊载体的最佳法律选择。文章列举了信托型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进行的初步尝试。并从立法和实务两个层面对我国实践信托型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对目前国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按信托原理来设计证券投资基金法律结构的模式入手,评析了各模式的优势和缺陷,进而考虑到我国在制定投资基金法时,一定要结合国情正确处理好投资基金法与信托法的关系,做到既自圆其说,相互衔接,又切合我国实际。建议可以建立起一个由投资人作为信托人和受益人,基金发起人在基金成立前先行处理作为信托人的一些事务,由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共同作为受托人的自益信托的法律结构来支撑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3.
契约型证券投资信托基金法律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以证券投资信托契约联系投资人、管理人及托管人,三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由信托契约而定。德国之契约型基金是以信托契约及保管契约两个契约规范三方当事人,日本证券投资信托的整体结构以证券投资信托契约为核心。我国的信托制度采取的是契约型形式,证券投资信托有三个关系人,但三个关系人间的关系及契约类型并不清晰。为此须从明确投资基金法律关系的信托性质,改变我国基金发起人夹在投资者与管理人之间的立法模式,完善我国基金当事人结构。  相似文献   

4.
信托制度的精髓在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其独立性原则为信托当事人提供了其他投资理财制度所无法比拟的法律风险保障机制。但如何妥善处理信托财产独立性的法律效应与信托法律关系之外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维护交易安全,成为信托立法的主要任务。建立适当的法律限制制度及信托财产公示制度,是平衡各方当事人关系,保障交易安全的必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现代投资工具,其运作不能脱离制度的基本法理。证券投资基金是信托关系,但它对信托基本原理不只是单纯的遵循,同时更是一种具体运用和扩展。信托制度已由民事关系的“理财”制度向商事关系的“生财”制度转变,证券投资基金正是这种关系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现代投资工具,其运作不能脱离制度的基本法理。证券投资基金是信托关系,但它对信托基本原理不只是单纯的遵循,同时更是一种具体运用和扩展。信托制度已由民事关系的“理财”制度向商事关系的“生财”制度转变,证券投资基金正是这种关系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数据是重要的新型财富,被称为“最有价值的资源”。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数据二十条”明确提出建立数据资源产权分置的运行机制。如何在保障安全、加强治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数据资产价值、加速数据要素流转、赋能实体经济成为当下关注的重点。将信托这种极具灵活性的财产管理方式运用于数据资产管理,会为解决数据资产确权难、互信难等关键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信托制度优势的发挥不仅有助于推动数据资产流通和共享,也会为企业数据产品开发、信用融资、收益分配等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将促使信托制度不断自我革新从而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现有研究和实践并没有回归信托制度本源,将其完整适用于数据收集共享过程中,因此必须对数据信托进行重新建构:首先,应当将数据信托功能定位于数据资产管理和增值,重新厘清其概念;其次,应当明确企业数据权益为信托财产,充分实现对数据资产“权利束”的运用和管理;最后,明确信托受托人将在数据信托中承担信托义务和数据安全义务,但是数据安全义务的实现必须优先于信托义务。将信托运用于企业数据资产管理过程中,可以选择数据资产证券化信托和特殊目的数据信托两种类型,实现数据资产的增值、开发和共享,也可...  相似文献   

8.
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方式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是近年来商业银行的重要追求之一,但我国现行法制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造成一系列制度障碍。在银行法制上,限制商业银行对外投资,监管制约"真实销售";在公司法制上,难以解决特殊目的公司的成立和证券发行,以及缺乏对投资者的保护;在信托法制上,存在信托财产转移、风险隔离机制等问题;在合同法制上,难以解决信贷资产转让问题;在担保法制上,存在不良资产担保机制、资产转让后的担保转移等问题;在税收和会计制度上,难以降低证券化成本。要使商业银行效益最大化地处置不良资产,监管当局应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在现行法制的架构中尝试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制定专门的"金融资产证券化法规";通过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来个别解决不良资产转移涉及的权利变更与债务人通知、担保手续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统一信托法典》(UTC)制订的原因是信托在社会经济中特别是商事交易中的广泛运用所产生的制度需求。《统一信托法典》是美国信托法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一方面,它初步完成了美国信托法律的系统化,为法律实务界提供了统一和详细的基本法文本;另一方面,还结合信托领域的最新发展与各州的传统,在默认规则、受托人义务和受益人权益保护等具体规则上进行了审慎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将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定位为信托制基金是目前学界较通行并已经《证券投资基金法》确定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的信托财产独立性是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有力手段。但与一般信托不同的是证券投资基金的受托人职责被一分为二 ,由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共同行使 ,因此有必要建立内部的权利制衡机制 ,明确基金管理人与托管人的职责 ,使其有义务互相监督对方的职能履行 ,并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基金监察人等配套制度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达到信托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证券场外交易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从萌芽到逐渐成熟经过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本文对证券场外交易市场三个主要发展进程进行了回顾,分析指出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具有融资主体特殊、投资主体以法人为主、信息透明度差的特征,并进一步解读场外交易市场的三大主要风险,即流动性风险、道德风险、定价风险,最后提出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建构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诚信作为社会意识,总是根植于生产方式和由此所决定的社会结构(组织)中,农业文明时期和工业文明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血缘、地缘、职缘为基础的社会组织,依靠道德和权威裁判来维系诚信。市场经济体制时期,陌生人组织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充满开放性和不稳定性。诚信只能靠契约及其背后的法制来维系。契约诚信具有四个要素:诚信主体间是独立、平等的关系;诚信的原则是公正,获取信息的公正、权利和义务的公正、仲裁的公正;维系诚信的制约机制是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和评估制度,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违反诚信的行为进行惩罚,形成强制性的约束力;诚信的内在驱动力是道德,要树立法律至高无上、遵纪守法的道德。  相似文献   

13.
做市商制与集中竞价制是证券市场两种基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我国法律未对做市商制进行规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做市商制的移植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项相关制度,并对我国立法与实务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1921年“信交风潮“实质上是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由滥设交易所和信托公司所致,危害巨大,影响深远.它给近代上海证券市场的发展以沉重的打击,产业证券市场首当其冲,风潮后,股票交易跌入低谷,公债交易取而代之,成为证券市场的“主角“.  相似文献   

15.
法律环境的改善,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信托业竞争力的提升,预示着我国信托业在结束五次整顿后新一轮的契机与发展空间的到来。回归主业,现阶段信托投资公司应按“四主二从”优化锁定目标。四个主目标为发展实业投资、个人资金、证券投资基金、资产管理创新方面的信托产品体系,两个从目标为开展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16.
本认为投资基金是信托和公司两种制度长期融合的产物。同传统的私人信托不同,投资基金是类似公司的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主体。传统私人信托向投资基金发展的动力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由于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是流动性较强的有价证券,这就决定了投资基金须采取不同于一般商事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证券市场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本文在对证券市场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证券市场风险的防范提出了具体的法律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健全完善的一致行动制度,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特别是在上市公司收购大战愈演愈烈的今天,这一问题突显重要。文章主要对一致行动的概念、规制一致行动的法律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相关立法的缺陷及完善进行简单论述,以期对一致行动制度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虚假陈述行为对投资者权利侵犯问题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认定虚假陈述行为与投资者投资决定和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引进美国证券法律制度中双层因果关系理论则有利于我国在司法实践中有效保护投资者的权利并兼顾上市公司及相关机构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