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许多学者视怀疑论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崩溃的一种理论表现,本文通过阐述西方哲学两大转折时期——古希腊末期怀疑论对基督教兴起的作用和十七世纪笛卡尔的怀疑主义原则对近代哲学的影响,客观地评价怀疑论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怀疑论可以看作整个希腊哲学的总结——否定性的总结。这种“绝对”怀疑一切的态势虽然看上去针对一切理论学术,尤其针对整个希腊哲学,然而,它实际上集中地映射出了希腊哲学的独特特质。这些特质包括:由逻辑精神和“科学精神”带来的强理性批判冲动,彻底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意识,对“最佳人生”(幸福)的追求。所以,对于怀疑论的考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希腊哲学的独特精神。  相似文献   

3.
休谟的怀疑论为人类理性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课题。休谟对理性本身、知识客观性的根据以及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等方面所进行的卓有建树的怀疑论论证成果,至今仍然是困扰人类理性的巨大难题,当然对其怀疑论立场的每一方面,后来的思想者都作出了相应的辩驳与回应,休谟的怀疑论本身及人们对其“怀疑”的防护都是意义重大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体系中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辩证法,是以现实和实践为出发点去解决人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注意到现实世界的唯物主义。不能简单地把现代西方哲学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和继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改革创新看作是相同的,应正确的面对它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的反思性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古代,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将事实对象化;近代,这种潜在的方式显在化了 ;在当代哲学中,意义性的逻辑逐渐地独立于事实性逻辑,反思性体现得最为纯粹.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当中,在方法论意义上形成了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并深入到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通过理论上的历史追溯,考察两者发展的历史脉络,理清两者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发展线索,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西方哲学的各个时期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社会科学的进步也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对“哲学是什么”的不懈探问,在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中,几乎总是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表明,这一问题的思考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形态建构具有前提性和规导性的意义。而反过来,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考察为切入点,也为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  相似文献   

8.
人的主体性研究是最根本地缘起于人的主体性实存.主体性研究是主体性人对人的主体性实存的反映,人的主体性实存的发展推动着人的主体性研究的发展.为此概括西方哲学对人之主体性的研究,并进行了历史性比较分析.指出主体性思想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在主体性研究方法和主体性理解上凸现出独特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对军事体育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并对军事体育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辨析,阐明军事体育与军事教育、军事训练的关系,并阐述军事体育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哲学中,人的欲望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变动过程。自苏格拉底以来,一直到康德,人的欲望总是被压抑。直到尼采出现,人的欲望才获得肯定并被摆在哲学的核心位置。随后,乔治·巴塔耶以及精神分析学派从不同角度呼应了尼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哲学史上,怀疑论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否定的反省;它对任何哲学问题都保持缄默,对于肯定的或否定的命题以及怀疑本身都加以怀疑。实质上,它是一切都不承认的否定论,它的发展是人类“思维自旋”的圆圈式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致经过了三个圆圈式的发展阶段,正好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怀疑论原则上是一种消极的哲学思想。但是,从认识史来看,怀疑论的发展过程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认识发展的艰难和曲折的历程,体现了认识是一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怀疑论在哲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情态的角度考察"大不了"的语义内容,可以对"大不了"的四种用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大不了"在语言使用中可以表达认识情态、道义情态、评价情态三种不同的情态语义,但在语用功能上却表现出一致性,都反映出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严重程度进行主观小化,持有不以为然的主观态度。本文最后对"大不了"的主观性特征进行了考察,认为不同语义内容的"大不了"包含的主观性强弱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3.
“subject”一词在西方语境中有两层意思 :“主体”与“主观”。现代性主体哲学正是通过“主观”而建立了“主体” ,从而对他者在各种意义上的霸权。与此相应 ,2 0世纪对主体哲学的拯救或批判就有了两条思路 :一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以反方法论为旗的反认识论的“本体论转向” ,一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和法国后结构主义对作为实体存在的绝对“主体”的解构。从以上两层意义的内在勾连中展开对“subject”的西方哲学史考察 ,可以看出 :“主体”是“主观”的产物 ,“主体间性”是“主观”的认识论哲学的最高成就 ,但同时“主体间性”在胡塞尔那里的终于失败 ,则意味着我们必须修正现代认识论或者在它之外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4.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是区别中西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原则的共时性范畴,而不是区别人类哲学思想的主导原则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历时性范畴。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主导原则,它根源于人对自身本体价值的关心和追求,主客二分则是西方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主导原则,它根源于人对自然客体价值的关心和追求。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结合即意味着中西哲学的真正的结合。在西方哲学史上,并不存在一个“前主体性的天人合一”和一个“后主体性的天人合一”。就其基本性质而言,现代西方哲学和古代西方早期哲学也都是主客二分式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渐深入,中西方文化底蕴的不同,深刻的折射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中。数字"七"由来已久的被西方人视为神圣的数字,相反,数字"九"向来为中国封建帝王所推崇。针对此现象,作者查阅书籍,浏览网站,收集了一些可以说明这一现象的资料作为证据,从而证实数字"七"与数字"九"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里具有不同的含义:中国人偏爱数字"九",认定数字"九"很吉祥,讨厌数字"七";而西方人则偏爱数字"七",认定数字"七"很神圣,避讳数字"九"。  相似文献   

16.
《老子》认识论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一书中包含有丰富的认识论思想。其认识论结构由三个前后相关的认识环节所构成。第一个认识环节是“道的提出”,第二个认识环节是“体道”,第三个认识环节是“以道观物”。其中,第一个环节是基础,第二个环节是关键,第三个环节是目的。三个环节紧密相连,浑然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科学地、深层次地认识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只有把问题真正认识清了,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当下,定位认识中国的素质教育问题十分必要,它将是我们清晰认识和把握素质教育的重要依循。笔者认为应把中国的素质教育放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国教育历史发展、世界教育发展以及“应试教育”发展等古今中外、宏观微观的多重视域中进行定位考察。  相似文献   

18.
等待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行为。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 ,都是善于等待的人。由于 (一 )客观事物的成熟需要等待 ;(二 )客观事物的质变需要等待 ;(三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需要等待 ;(四 )实践对认识的检验需要等待。所以 ,等待是客观的 ,必要的。等待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这个范畴 ,适用于各门学科 ,带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具有一个哲学范畴的所有本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认识自我"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主题。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无法分清哪是真正的"我"。本文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与"复分解反应"概念相比较,"离子反应"概念揭示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微观实质,其意义在于提供从微观认识水溶液中反应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文中以高中必修1"离子反应"概念教学为例,阐述了促进学生认识角度转变的教学思路与主要教学活动设计。围绕反应实质、符号表达、判断依据等内容,借助实验手段,凸显微观分析过程,将离子反应概念的学习与从微观离子角度分析水溶液中反应的认识思路有机整合,力求促进学生认识角度的转变,帮助学生形成对"离子反应"概念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