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职业人群参与休闲体育的现状与自我和谐的水平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职业人群中标准休闲体育人口比率较高,但存在年龄差异;职业人群的自我和谐总体上较为和谐;运动参与程度与自我和谐呈显著负相关,运动参与程度高分组和低分组与中间组人群在自我和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参与休闲体育强度、次数、喜欢与否和家庭月收入进入对自我和谐的回归方程;休闲体育活动对职业人群具有积极的身心健康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2007年安徽省合肥市体育调查获得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对现阶段不同年龄群体参与体育旅游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和研究,以了解目前合肥市不同年龄群体参与体育旅游的现状,揭示目前合肥市不同年龄群体在参与体育旅游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为各级体育部门加强对体育旅游的工作和管理,进行科学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6省市不同年龄群体参与体育旅游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忠志 《体育学刊》2007,14(8):40-42
对我国6省市不同年龄群体参与体育旅游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不同年龄群体体育旅游需求、动机和消费水平有着显著不同。16~20岁、21~25岁和70岁以上的3个年龄段群体更希望出游的时候不经旅行社安排。在旅游伴侣的选择上,除了16~20岁、21~25岁和26~30岁这3个年龄段群体首选是希望与好朋友一起旅游外,其他各年龄段群体都首选希望能与家庭成员一起出游。年龄小的喜欢野营、游泳、滑雪、漂流、森林探险、潜水、攀岩、滑翔等,而年龄大者更加喜欢垂钓、远足等体育旅游活动。少年儿童以娱乐为主要动机,青年人以寻求刺激为主要动机,中年人主要以休闲为主要动机,老年人以健身为主要动机。在对体育旅游的认知上,16~20岁、21~25岁、26~30岁3个年龄段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各年龄段人群消费最多的在200元以上或5~100元。  相似文献   

4.
体育旅游是广大群众体育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北京市女性居民体育旅游社会经济特征,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结伴旅行的群体特征等的考察,探讨女性居民体育旅游的发展潜力,旨在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女性群体参与体育旅游,促进体育消费,推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于素梅 《山西体育科技》2007,27(3):66-68,62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个案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不同学历群体参与体育旅游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历群体大都希望不经旅行社安排旅游,且最希望能与家庭成员一起出游;对体育旅游的认知度普遍较低,但随着学历的提高,认知度也逐渐增大;对体育旅游的消费,学历层次不同,消费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随着学历的提高,体育旅游高水平消费群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低消费群体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不同年龄人群体育旅游需求现状和黑龙江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体育旅游需求与资源开发的状况提出不同年龄群体的体育旅游资源匹配方案,以期为黑龙江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大同市区公园锻炼群体体育活动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特点以及其在公园活动的目的、时间等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大同市区公园锻炼群体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老年人居多,青年人较少;女性多于男性。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一般在早、晚,也有部分健身群体选择在周末;锻炼时间能达到30分钟到一小时之间的人数占总人数近三分之一。大同市区公园锻炼人群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依次为:延年益寿、预防疾病等;在活动内容上主要选择跑步、散步、舞蹈等项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五个城市的不同收入人群体育旅游需求状况和黑龙江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需求的均衡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后奥运时期和大冬会召开的影响力加强宣传,可提高人群对体育旅游的认知水平;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体育旅游需求,拓展不同消费层次的体育旅游项目是实现需求与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城镇居民体育价值观念的总体情况和基本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体育价值观念的性别特征不明显,男女两性体育观念无明显差异,但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学历特征和职业特征.从年龄上,中年人的体育健身价值观较青年人和老年人强,青年人的体育娱乐价值观和体育交往价值观较中老年人积极;从学历上,体育价值观念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呈增强趋势;从职业上,教师和学生的体育健身价值观最强,以学生、科研人员、文艺新闻工作者为代表的脑力劳动群体较注重体育的娱乐功能,学生、管理者、职员、文艺新闻工作者具有较好的体育交往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周加启 《体育科技》2013,(5):16-17,21
以苏北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苏北地区五城市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体育旅游经历、旅游动机、体育旅游认知、体育旅游需求以及影响参与体育旅游的因素等特征,对于打造苏北地区体育旅游品牌、提升旅游竞争力、开发体育旅游市场和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并能满足人们缓减压力,释放自我的需求,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原城市群建设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区域内蕴含着丰富的山体、水体、武术等体育旅游资源,为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基础。目前中原城市群体育旅游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未形成规模和影响,宣传力度小、专门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等问题。针对此情况,提出打造精品,构筑中原城市群体育旅游经济圈,促进区域体育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建设"郑州—西安"两小时旅游圈,加强中西部体育旅游合作;创建体育旅游品牌,巩固和拓展客源市场;加强体育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体育旅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等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加快广东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翁家银 《体育学刊》2006,13(5):36-39
体育旅游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使消费者通过旅游的形式体会体育活动带给人们的乐趣,满足各种人群的不同需求。广东省具有开展体育旅游的各种有利条件。加快发展广东省体育旅游事业应该加强宏观管理与合作、加大对体育旅游的宣传、加快体育旅游资源的基础建设、大力培养广东省的体育旅游经营团队、加强各省市的合作以开辟体育旅游的大市场等。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了解当前中国公民体育意识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居住在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 058名18~69岁中国公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中国公民体育意识平均得分为60.83分,具备体育意识的公民仅占本次调查总体的19.69%,整体上还处于较低层次。(2)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职业、自评健康状况等群体公民的体育意识水平参差不齐。在体育意识水平上,男性公民显著高于女性公民,18~29岁年龄段公民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公民;城镇居民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学历越高,公民体育意识越强; "国家机关干部""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月收入"2 000元以上"者,随收入的增加公民体育意识水平逐步升高;自评健康状况越好,体育意识水平越高。(3)公民体育意识各维度、要素之间发展不平衡,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行为意愿滞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福建省(福州、厦门、三明)三城市体育人口的参与的活动项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三城市体育人口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步行不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变化而成为参与最高的活动项目;球类在男性青年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人员体育人口中是参与率最高的活动项目;健身操(舞)、秧歌在中、老年及女性体育人口、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在不同职业中的操作人员中有很高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当前中国公民体育意识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居住在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 058名18~69岁中国公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中国公民体育意识平均得分为60.83分,具备体育意识的公民仅占本次调查总体的19.69%,整体上还处于较低层次。(2)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职业、自评健康状况等群体公民的体育意识水平参差不齐。在体育意识水平上,男性公民显著高于女性公民,18~29岁年龄段公民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公民;城镇居民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学历越高,公民体育意识越强; "国家机关干部""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月收入"2 000元以上"者,随收入的增加公民体育意识水平逐步升高;自评健康状况越好,体育意识水平越高。(3)公民体育意识各维度、要素之间发展不平衡,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行为意愿滞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武夷山体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针对武夷山体育旅游资源做了分析归类,全方位展示武夷山开发体育旅游产业的基础所在。运用逻辑分析法得出武夷山体育旅游资源在水陆空以及休闲观赏健身等类型体育旅游的开发现状,发现武夷山应分层次分主次依次科学有序的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以体育赛事和休闲健身为核心,围绕风景名胜区全面辐射性开发体育旅游产品体系。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创造武夷特色品牌的体育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黑龙江省现阶段还存在着冰雪旅游的含义不明确、冰与雪发展不平衡、对滑雪旅游资源缺乏科学的管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承办大型赛事以扩大影响力、走冰雪旅游与大众健身及竞技相结合道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查询、专家咨询及逻辑分析方法,对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呈日益兴旺的态势;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人口构成与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类型和收入有着密切关系;自费参加体育旅游呈上升趋势;体育旅游的主要内容是观赏各类体育比赛和表演及旅游期间参加各类健身活动;体育旅游消费总体水平较低;影响我国居民未能参加体育旅游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不足和缺乏余暇时间。据此提出有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