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网络和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利用网络开展法制教育,引导网络机构和青少年增强网络法制意识,营造一个健康的、充满活力的、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共建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2.
文章重点论述了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的紧迫性,并提出公共图书馆为青少年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良好的青少年网络文化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网络消费文化即在网络消费环境下人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文章初步探究了新时代网络消费文化所具有的丰富的内容性和社交性的特点,并结合当代青少年的独立性和依赖性相互依存矛盾的思想特点,分析了网络消费文化对青少年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影响,有助于了解互联网思潮下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在消费领域所展现的新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网络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4.
黄海兰 《科教文汇》2020,(9):169-170,17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普及,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较大影响,青少年犯罪也与网络有较大的相关性,网络导致青少年情感缺失、社交障碍、道德水准下降。由于网络的影响,青少年存在着人的需要、动机、认知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极大的消极作用。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产生,需要重视社会环境的建设,完善青少年监管过程中的道德法制建设,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已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只有建立了系统化的预防措施才能使有效预防由于网络原因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应积极探讨网吧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增强青少年的自律意识.积极倡导网络文明,营造绿色网络环境.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德″教育,形成青少年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6.
网络成瘾是随着电脑和网络的出现与普及而使个体产生的一种行为成瘾,并使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受到损害的一种现象.来自网络的吸引力、青少年自身的推动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力是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因素.它们相互渗透、共同作用,在其"合力"作用下,极易导致一些青少年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7.
黄伟亮 《科教文汇》2013,(3):143+147
本文主要介绍网络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建立网络环境的保障机制的思路,针对某村级初中学校的具体情况,给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及建议,使该校能在信息时代下,利用网络的环境,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赛博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的分析与阐释,探讨了在网络社会条件下,赛博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提出了加强赛博空间法制建设、营造网络道德环境、形成赛博空间个体道德自律,进而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在赛博文化环境下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网络环境的产生,极大缩短了知识和信息的时间和周期。网络像一把“双刃剑”,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也对青少年学生世界观形成产生着一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人人网的开心农场的偷莱游戏改名为“采摘”这一新闻事件展开讨论,阐述了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对网络的不良环境伸出重拳治理的决心和行动。其意义是优化网络环境,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网络的特点入手,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并从环境、教育、科技及法律等角度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绮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211-212
根据第19次国内互联网调查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其中18岁以下的网民占17.2%,较上一次统计增加580万,青少年已成为我国网民年龄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群体。但与此相关的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的网络问题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何把中学生的网络习惯,正视网络对青少年教育带来的双重影响,因势利导,架构新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教育体系已成为国家、社会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是青少年心理需求在网络交际中的反映,是社会思潮、网络特点和“青少年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特点表现为:兼容性、不稳定性、简约性、形象性、非规范性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心理归因分析主要有自我意识、性意识、丰富的想象和从众心理等几个方面。规范网络语言的根本在于重视青少年心理需求研究,营造满足正当需求和引导不正当需求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双重的,虽有有益的一面,但危害也是巨大的。它可以影响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甚至使青少年违法犯罪。采取的措施有: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丰富青少年的文体生活;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监督;指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的网络游戏问题;加强对网络游戏设施和内容的监督和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6.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时下青少年上网的一种时尚,而社会上对网络游戏的看法以负面居多。家长,作为青少年的监护人,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行为,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孩子;学校,作为青少年的学习园地,有义务和责任加强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网上资源;社会各界,青少年成长的大生态圈,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不合理使用网络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成瘾已成为青少年中相当严重的现象.本文认为,网络情境的虚拟性、资源的丰富性和信息的开放性导致了青少年思辨能力的迷失,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首先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在传授分析问题技巧的同时帮助其养成健康的网络行为,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思辨能力,进而合理地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网用户已达9400万,占全球网民的11。6%,而我国青少年上网占80%以上。网络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生活方式。网络的特征与青少年的成长特征相符合,网络的不良文化信息恰巧适应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因而网络中的不良文化信息严重地腐蚀着青少年,导致青少年犯罪不断发生。本文就这一突出的现实问题,探讨和研究网络不良文化信息对青少年的犯罪的诱发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发展,青少年犯罪日趋直上.在全面考察了网络及青少年犯罪现状的基础上,对网络和青少年犯罪关系从暴力犯罪、财产犯罪、性犯罪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从家庭教养方式、青少年心理不成熟、网络伦理的不健康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从加强法律和思想品德教育、加强网络监管、加大心理辅导的投入和工作力度、健全法律法规四方面进行预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江玮玮 《科教文汇》2008,(31):48-48
网络以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给青少年提供大量有关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信息和机会的同时,背后涌动着股股暗流,给新时期网络德育敲响了警钟。加强中小学网络德育工作,逐步做到网络德育工作社会化,构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侧面、全方位的网络育人环境,是新时期网络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