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职责。因此,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迫在眉睫。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和趋势。国内外的教育实践证明,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1]。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提法虽很常见,但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还未普遍。近年来,随着辅导员地位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已被提上重要位置。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析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视域,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了理性剖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推动辅导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辅导员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效果。近年来,各地高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也看到,在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认真研究、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包含着辅导员的专业和辅导员的发展两极。从大学的本体功能与任务思考,辅导员是专业的,又是发展的。作为专业的辅导员,在过去的专业研究领域,有与教师专业发展共同的理论基础,有境内外专业发展的成功范例佐证,具备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然而作为发展的辅导员,在现实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困境,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研究表明,用科学的发展路径指引,在充足的物质资源和规范的体制机制行动保障和依托下,首先让辅导员作为一个专业,然后再实现辅导员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和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是否具有社会服务的功能,是否具有专门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是否有高度的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等职业标准衡量,高校辅导员处于准职业和准专业发展阶段。其职业和专业的发展既表现为辅导员群体社会地位的提高,更体现为辅导员个体职业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包括增强职业归属,实现专业认同,确立职业理想,实现专业自主,加强专业学习,提升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6.
多学科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指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来思考辅导员队伍建设及辅导员工作中的问题.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性质,辅导员来源多学科性和工作对象多学科性的现实,以及辅导员自身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取向,决定辅导员必须具有多学科视野.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应努力发挥辅导员的“第一学科”潜力,强化“核心学科”知识,普及“对象学科”常识,培育“特色学科”优势.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关注教师个体主动专业化,强调教师专业自我的建构,并为高校辅导员个人专业发展指明方向——走向专业自我。基于此,剖析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诸多问题:辅导员角色认知冲突、辅导员专业成就感式微、辅导员专业自信缺失。因此,辅导员专业自我的建构需要明确辅导员的角色规范、养成专业自我认知,规范辅导员制度建设、增强专业自我体验,引导辅导员职业规划、加强专业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应该根据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实际,确立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内涵,构建我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的新理念:以辅导员为主体,注重专业发展需求;以高校为基地,实现校本在职专业发展;以发展为目的,构建360度的全方位评价个性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需求,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高效精干的辅导员队伍,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文章对人文视野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建构、培养和提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了理性剖析与建构,同时,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专业素质以及辅导员专业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专业自主是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思想认识,对于促进高校辅导员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自主发展将经历由“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过程。提高辅导员自身发展的自觉性,确立辅导员的“研究者”角色,建立辅导员的“学科支撑系统”是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自主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的选拔逐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进行转变与突破,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辅导员的年龄普遍偏向年轻化,青年辅导员逐渐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往的辅导员相比较,青年辅导员似乎更 利于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更好地融入学生当中,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所以,如何促进青年辅导员角色的更加鲜明化、专业化发展是目前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武汉四所有代表性的高校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现状及发展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三点结论:辅导员队伍有高尚的价值追求、其职业前行路较艰难、是急待关心的群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引入管理学中人本管理的原理,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人本管理缺失的表现,论述了如何运用人本管理,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马克思理论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精髓。高校辅导员作为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的学校管理者,应该将人本理念应用于高校学生事务的日常管理中,重视学生个人价值,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因材施教,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整;搭建平台,为大学生创造锻炼能力、施展才华的舞台;以人为本,激发大学生潜能,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人本管理原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入管理学中人本管理的原理,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人本管理缺失的表现,论述了如何运用人本管理,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山东教育科研》2014,(23):I0002-I00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正确的心理和思想引导,高校辅导员更是保证思政教育顺畅进行的中坚力量。“辅导员”并非中国特色的“产物”。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高校已纷纷开设专门的辅导员专业,培养大批专业辅导员人才,协助高校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于1953年首次正式提出并在清华大学试行,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和意义建构性。本文在阐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探讨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指出高校辅导员应通过建构主义的情景创设、互动交流和意义建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启发学生思考达到通过辅导和引导认识到自身的角色和行为取向。  相似文献   

19.
专业伦理构建理论主要涉及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必要性、现状、构建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等。课题研究尚存在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数量有限、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可以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纵深推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辅导员面临专业发展不明、学习动力不足、工作热情不高等现实困境,培育和发展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共同体,可以增强其专业认同、身份认同和群体认同。在此基础上,高校应探索构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工作室、专业发展联盟、专业发展联合会和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四位一体的辅导员专业发展共同体,促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抱团发展,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