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即中央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施政方针。作文和作文教学提倡个性化,就是从“以人为本”的哲学观点出发的。学生,首先是活生生的人。作为活生生的人,就有他的思想,他的经历,他的追求等等,所有这些就构成了他与众不同的“这一个”。虽然他具有大家共同拥有的“那一些”,但是,在保持“那一些”的同时,完美“这一个”,才是作文个性化教学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儿子很爱吃大樱桃。他从电脑前走到餐桌旁边来吃的时候,樱桃已经不多了。他一边吃一边说:“嗯,真好吃,我爱吃大樱桃。”儿子快速将几个大樱桃吞下肚后,忽然把盘子递到了我面前:“爸爸,再吃一个!”盘子里只剩下几个了。儿子真的不是谦让,他是非常真诚的。  相似文献   

3.
微笑着管理     
丁雪松 《宣武教育》2005,(12):30-30
前不久,笔者从一本杂志上读到著名企业家希尔顿经营酒店成功的事例。简单的一句“你今天对顾客微笑了吗”是他经营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事业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4.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们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面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5.
痛并快乐着     
“哎哟……”瞧瞧,眼前这位身高175cm、体重90.5kg的大男生,又被“扁”啦!他叫畅,是我们班脸皮最“厚”的人之一。一天8节课,他不是看杂志就是听音乐,或是找人聊天,如果都不是,那么他一定是去找周公了。课堂上,每当被老师揪住,他总会露出最“阳光”的笑容,继而向老师保证不再有下次——当然,这种保证连老师都听腻了。畅不听课,自然有很多作业不会做。几乎每到交作业之时,都可以看到他为了借作业而四处奔波的忙碌身影。当他寻好“赞助”作业的对象时,总会死皮赖脸地缠着人,笑眯眯地说尽好话,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好像只要他能抄到作业,让他受“…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哲学思想尽管非常古老,但作为系统化或专业学样门类的哲学却是20世纪初产生的。20世纪中国哲学可分为三个时期:从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是中国哲学“学着讲”的时期;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是中国哲学“照着讲”的时期;从1978年到世纪末是中国哲学“接着讲”的时期。中国人在哲学上当了一个世纪的学生,在21世纪应该毕业了,有资格、有条件、有必要“自己讲”哲学了。  相似文献   

7.
我长得不美,因为遗传了一副“大獠牙”,却当了14年的节目主持人;孩子生下来也不漂亮,长了一双看开世界的“小绿豆眼”。但是周围的人尤其是丈夫并没觉得我俩丑,他常因家中有两个“快乐女”而感到整个世界都无比快乐。 记得怀孕的时候,单位里的许多同事都觉得我别扭。原来风风火火,现在也一样能干能说,还积极参与爬山涉水等活动,怎么就是走起路来像个圆球,每天快乐地“滚来滚去”。他们说,看别人“挺着”,都像是做妈妈的,惟独你,好像往肚里塞了个枕头。 在楼里“七上八下”(办公楼的七层、八层都有我的办公室)地奔忙也有十…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当今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论从哪个角度解释,都未免过于冤屈他们了。在当今这个只要金钱不要灵魂的“时髦”时期,能够挺身做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还能挺下去,即使算不上英雄,也称得起是条汉子了(包括巾帼汉子)。就算他们有私心、有野心,“勉从虎穴暂栖身”,只要他能地地道道逮上几只老鼠,你何必管他是白猫黑猫咖啡猫呢!  相似文献   

9.
儿子很爱吃大樱桃。他从电脑前走到餐桌旁边来吃的时候,樱桃已经不多了。他一边吃一边说:“嗯,真好吃,我爱吃大樱桃。“儿子快速将几个大樱桃吞下肚后,忽然把盘子递到了我面前:“爸爸,再吃  相似文献   

10.
谭宏旭总是在忙碌着,对他来说从思考到实践似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面对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他从来没有满足于某个已取得的成绩,而总是再接再厉,永不停息,精益求精地去完成每一天的教学、教研工作: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执着,他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觉得工作给予他的快乐远远大于所付出的艰辛。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老先生,每天清晨都喜欢到公园去锻炼,锻炼的方式是倒着走。公园很大,他特别喜欢沿着一条靠近池塘的小路倒着走。只要没有刮风下雨,每天一大早,都可以看到他在这条小路上倒着走。 有人半开玩笑地问过他:“这样走安全吗?不怕掉进池塘里去啊?”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社会价值取向日趋物质化的时代,如何让青年教师树立教育理想,成就教育智慧呢?我们认为应该是阅读,如果缺少阅读,对一个教师的成长无疑是釜底抽薪:文化素养的缺乏会造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匮乏。余秋雨认为阅读的最大理由就是想要摆脱平庸。阅读,使人聪慧;阅读,使人明理;阅读,使人站得高,看得远;阅读,使人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阅读,使繁重的事情有快乐;阅读,使细小的事情,有智慧,使教师的心灵充满阳光,人人树立笑对人生的境遇观,人人成为“阳光老师”。  相似文献   

13.
曾文渊同志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流派》(《文汇报》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三日)一文中公开提出“山药蛋派”这一流派并初步分析了它的特点,肯定了它的创作倾向。接着李国涛同志在《且说“山药旦派”》一文中对“山药蛋派”的形成、发展和特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并且提出了这一流派将继续“流”下去的主张。刘福林同志在他的《“山药蛋派”还能“流”下去吗?》一文中,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随着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化,“山药蛋派”“已经失去了发展的客观条件”、“后继乏人”,“正在走向凋零或变种”。我感到固然李国涛同志在《且说“山药蛋派”》中对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秋日,我想到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想起了这个“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旷世奇才,他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深知“凤去台空江自流”的凄清。他塑造了颦儿一生痛苦的命运,而他自己的身世又好到哪儿去呢?繁华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一经逝去,便“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只剩下他自己一个孤独寂寞的伟岸灵魂。曹雪芹正是用自己不屈的灵魂、坚忍的写作,让他的主人公一个个痛苦并美丽着。轻轻地打开历史的画卷,走近,走近,于是我们又看到了苦苦吟诵着《钗头凤》,在沈园追忆唐琬的陆游;念叨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与亡妻梦中相会的苏轼…  相似文献   

15.
痛并快乐着     
读《晃晃悠悠》是在一个周五的晚上,拥衾和那个“我”晃晃悠悠了整整一个通宵,正如张王夫在扉页上所说“NO小说”,心里着实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就《晃》中周文本身而言,他是走向生活极端的代表,于...  相似文献   

16.
我老公很爱孩子,但他自己还是个孩子;爱玩游戏,爱 睡懒觉,还常常说:“我就这么一个缺点。”有了孩子 后,感到无比的后悔,一次累得瘫倒在沙发上说:“咱们终 于给自己找了件干不完的活。” 坐月子的时候,正好赶上国庆放假,我心中暗想,老公可以帮我带几天孩子了。可谁曾想他老先生,把电脑搬到凉台上,开始玩“帝国”,还一个劲儿地解释“夜里孩子一哭,我来换尿布。”结果,凉台上凉,孩子一冷一热的,得了感冒。后来,孩子夜里醒来,我也不叫他了,收拾完尿布再喂奶,在地上转几圈,我也晕了,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委屈地哭了。 …  相似文献   

17.
快乐,并痛着     
大人们说:你们已经长大了;大人们又说:你们还是孩子。我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在夹缝中生存”吗?叨叨说:我们每天快乐地没心没肺地疯啊玩啊多爽啊,哈哈,这算不算是“天真烂漫”啊?叨叨说:天宇,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左右。———题记我和叨叨是同班同寝室的同学,具体来说是好兄弟。在兴趣方面我们没有一点相似,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我们成为朋友的具体原因。我的军棋永远比他下得好,在他司令被我炸掉或我夺了他的军旗后他总是边跳边叫“有种和我挑篮球和我K歌嘿嘿天宇你没电了吧”。他总是把我的短处和他的长处作比较,尽管他知道我的短处就是他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即中央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施政方针。作文和作文教学提倡个性化,就是从“以人为本”的哲学观点出发的。学生,首先是活生生的人。作为活生生的人,就有他的思想,他的经历,他的追求等等,所有这些就构成了他与众不同的“这一个”。虽然他具有大家共同拥有的“那一些”,但是,在保持“那一些”的同时,完美“这一个”,才是作文个性化教学追求的目标。阅读是学生用生活解读生命语文是什么?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杨秀伟 《现代教育》2005,(11):102-102
面对社会上五花八门的函授和远程教育,我庆幸自己抵挡住了这些“速成班”的诱惑,坚持用6年光阴走完了“自考”这条并不平坦的大道。回望“六年自考”之路,我从一个涉世不深的小女孩到为人妻、为人母。随着人生角色的一次次转换,却不曾改变自己对自考的那份执着与热爱。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再到中共中央新的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从西到中”、“从传统到现代”、“继往开来”、“以史育今”6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都随着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的进步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