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所采取的重要商业活动形式,其发端于华北地区,并在1951年和1952年以其为主要形式先后掀起了两次城乡物资交流的高潮。新中国成立伊始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承载了多元化的历史功能。它不仅仅是开展城乡贸易的"市场",还是密切城乡和工农联系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向参加大会的群众进行教育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2.
镇市是城市与乡村集市之间的纽带。明清时期,北方五省镇市崛起于明中叶,乾隆、嘉庆年间达于鼎盛。它分布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形成商业市场、集贸市场和手工业市场的市场体系,其中以集贸市场居多。这种格局,为沟通城乡商品流通、互通有无,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镇市的存在和发展受制于所在区域的经济和交通,这些内陆镇市的发展趋势,出现三种结局:少数上升为县市,多数长期处于一般集市状态,也有一些大的商业名镇随着河道的变迁,水流量的减少和铁路的出现,失去了水陆码头的地位而沦为乡村集市。  相似文献   

3.
抗战后中华民国商会联合会简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抗战以后,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地商会联合成立了中华民国商会联合会。成立后,联合会积极举办国货展览会、拓展海外市场,尝试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希望通过合法的途径参与国家政治,希望最大限度地参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尽管政府认识到商会在推行相关政策方面的巨大作用,但却无意赋予它在政治、经济参与方面更大的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4.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条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文化政策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我们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制度、加大供给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与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乡镇企业结构面临新的调整,它对农村市场的开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乡镇企业的结构以及开拓农村市场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相一致,坚持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建立起一支企业家队伍;同时要采取多方面的积极措施,包括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第三产业在农村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城乡统筹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的切入点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可以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和发展特色经济的措施实现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苏北农村土地流转实践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统筹城乡发展,苏北把土地流转与金融支持、提高农业收益、提高农民保障水平等相结合,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土地流转中亦发现诸如供给不足、需求不旺、用途单一、土地流出率低、流转价格不高等问题.为促进苏北农村土地流转,建议采取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农地金融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等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8.
作为山东省最东南部的港口,岚山港历来就是临沂市的主要出海口,在泊位功能、地理交通、服务品牌、情感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市场战略中,岚山港也一直把为临沂经济发展服务作为自己市场开拓的首选,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当前,国际贸易繁荣,港口经济的重要性凸现,要充分发挥岚山港之于临沂市的区位优势,发挥港口的区域带动作用,完善“绿色通道”建设,打造临沂———岚山港“经济长廊”,营造畅通的物流环境,通过共同建设经营码头,使岚山港与临沂相互依托、相互带动,促进两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在西部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不改变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结构 ,就不会有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西部农村产业结构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要改变这种状况 ,须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经济 ;二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三是引进工业的公司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城乡融合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大西安都市区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城乡关系演变和发展的回顾,指出我国城乡关系正处于从城乡对立、城乡差距过大,向城乡融合、城乡一体转变,适时采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今后城乡发展政策的必然选择。以西安地区发展为案例,提出了建设大西安都市区的设想.以实现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特色小镇对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城乡融合发展、传统文化发扬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特色小镇的形成与发展打破了经济学空间均质特性,大致经历了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的演进,政策机制、产业机制、创新机制、文化机制、生态机制、市场机制等动力机制促进了特色小镇形成与发展。在河北省特色小镇规范发展阶段,应采取分类施策、延长产业链条、创建文化标识、加强要素保障、聚焦融合发展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市场支撑、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文化品牌、创新支撑体系、科学规划空间布局,以此突破特色小镇发展困境,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抗战胜利后,复员运输基本依靠水运,此时位于陪都重庆的机关、学校、社团及厂矿等,都归心似箭急欲还都南京。然抗战时期长江沿岸各埠码头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且船舶十分缺乏。出于加强长江沿岸码头吞吐量和复员运输力量的目的,国民政府采取种种措施发展长江内河航运,使得长江航运在公用码头的建设、航政政策的完善以及轮船运价管理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复员运输和长江航运业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教师能否体验到职业幸福感对教师发展与教学效果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现阶段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城乡间的差异日益加剧,为有效缩小差距,应该从教师、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采取解决措施,促进城乡间教师发展与教学效果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出和深化,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实践中创造出多种有效举措,推动了重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重庆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表明,要突破传统公共物品供给“城乡分割”体制障碍,应在统筹城乡的基础上采取一体化和多元化相结合的路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投入主体和服务机制的创新,实现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问题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事关维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国家安全稳定,事关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增收渠道不畅、资源禀赋不优、产业空洞明显、人力资本投入不足是现阶段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要结合实际,采取扩大就业创业、发展县城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等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促进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均等化有了很大进展,但城乡间的教育队伍、经费投入、硬件设施等各类教学资源的差异与不平衡仍然存在,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不断促进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  相似文献   

17.
此次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以来,西方国家纷纷采取了包括金融稳定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各种产业促进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尽管西方国家的反危机措施对于恢复市场信心和促使经济回暖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他导致危机发生的各种具体矛盾,其缺陷及负面影响将在未来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城乡旅游一体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针对永川区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存在缺乏城乡旅游统一规划、城乡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旅游产品断裂发展、城乡旅游经营模式发展不均衡等困境,通过采取“城乡旅游协同发展”的模式及相关措施,全面促进永川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以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核心内容。要形成这一新格局,基础和关键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由于存在发展定位不清晰、体制改革过程中被边缘化以及市场化过程中的弱势竞争地位日益等突出问题,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县域经济难承统筹城乡发展之重。因此,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认识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性,并从提升战略地位、创新制度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及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等方面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经费的均衡配置,缩小了城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差距。《义务教育法》在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义务教育法》"一法独秀",缺乏完善的配套法律保障体系,公众监督能力不足,司法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育立法,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