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俗话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意义。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强调,“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教师只给些引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解决……养成了自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并把自改提到重于一次作文的高度,把二次作文的完善看成是更高起点的加油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3.
张永波 《辅导员》2010,(8):44-45
叶圣陶先生在论及作文批改时曾说:“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还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可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从2005年秋荐评张星星同学的《武大郎卖烧饼》(载《出彩作文》2005年第11期、《出彩作文》首卷精华本第37页)一文开始与《出彩作文》结文缘。经过两年多的交流,多篇文章的修改荐评和《出彩作文》的阅读,我是打心眼里佩服《出彩作文》!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语文教学也越来越侧重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在中高考试卷的结构比中,写作所占的比分越来越高,甚至在有的省市中,语文考试只考查写作。这样,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了广大语文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清人刘熙载说到文学创作时说:“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这里的“意”,指的是作品的主题、立意,这是贯穿全篇的中心。“笔”,指写作过程,即用艺术形象来表现“意”的过程。作家不可能无目的地进行创作,他们总是要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深切感受和理解的东西,通过某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秋日私语 我独坐在窗前,望着洁净高渺的天空发呆,看到一片枯黄的落叶飞飘而下。树变了,它不再像夏天时那样的郁郁葱葱,那样的油光发亮了,但我发现在那些憔悴的绿叶中隐藏着少许枯叶,黄绿交错着,还是蛮好看的。(批注:如换个写法,用第二人称,仿佛在与对方谈心,会让人感到亲切。)一阵风吹过,那些枯叶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枝头,在空中轻舞起来。看着它那优美的舞姿,好似在欣赏一场舞会。  相似文献   

8.
9.
周兰 《考试周刊》2010,(28):64-65
虽有“说出来的是话,写出来的是文章”一说,但我们还是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不少学生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真的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却又往往不知从何下笔,作文竞成“榨文”了。不少人甚至是一些语文教师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书看得少,大谈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事实上,书不可不读.但读书和写作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好文章往往不是“读”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我结合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的经验,谈谈如何把好的文章“想”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习作评改中,教师是评改的主体和权威,教师改得很辛苦,但大多数学生只看分数,使得习作教学收效甚微。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题组通过无数次的尝试,在习作修改方面提出了"学生自读自改—学生互读互改—教师评改"三部曲,并尝试运用奇招——"小改"和"大改",从方法和层次上提升了学生的评改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没错。人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下子就那么全面深刻,总有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古人有“文不厌改”之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清朝有个叫唐彪的文学家,他认为文章写好后,当时能改则改,不能改,过数日或数周再拿出来,好坏就会一目了然,改起来也会容易些,这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怎样才能提高修改作文的兴趣,自觉去修改自己的文章呢?1.在朗读中修改。作文写好后要好好朗读几遍,因为我们在语法知识与词汇还没有很好掌握之前,光浏览是不容易发现毛病的。应该请耳朵做“老师”,这样就容易发现拗口的或…  相似文献   

12.
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经过反复修改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是改好的,认为一稿就会成为“名文”,那是不可能的。毛主席说:“写文章不修改,就是不懂写文章的起码知识。”又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古今中外的大文豪,他们写文章都非常注重修改、润饰,那种科学严谨的态度令我们折服。如宋代大作家欧阳修,他在写《醉翁亭记》文章开头时,用了不少字词,把滁州这个地方四面的山峰描写了一番,但一读却不中意,他就把文章贴在墙上,天天看,天天改,最后改成5个字:“环滁皆山也”,既简洁又明快。同学们知道…  相似文献   

13.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今中外有名作家修改文稿的故事很多,我不想重复引述。我的看法是:下笔成文者有之,改而改坏者也有之,但都是少数。多数情形,甚至可以说是大多数情形,是改好了的。不要写好就改。放它十天半个月,让它冷却,再拿起来修改。当时修改,除改正错误外不容易有重要的修改,因为思路未变。也不要隔得太久,一  相似文献   

14.
15.
<正>不少同学愿意写作文,却不愿意改作文,认为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产生这种错误想法,主要是因为同学们不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古今中外的好文章都是作者自己改出来的。改文章的故事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宋朝时候,有位文坛领袖叫欧阳修。他写的《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现在已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你知道他的文章是怎么改出来的吗?他写好初稿,把它贴在墙上,反复诵读,一字一句推敲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终生作  相似文献   

16.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顺义县北务镇中心小学丁瑞文有一位作家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在作文教学中,我对修改学生作文有几点认识和体会。一、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修改文章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发现别人文章中的问题比发现自己文章中的问题容易,因...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多写。似乎在这一个问题上语文界并没有什么争论。然而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和了解,在贯彻“多写”这两个字上面,广大语文教师其实有很大的分歧。比如,要“多写”,究竟多到什么程度算“多”?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三年中课外练笔不少于3万字。”以每篇文章600字计算,包括作文和课外练笔,每学期大约写13篇文章。而且这样的算法,是寒暑假一个字也用不着写了。许多语文教师都觉得这个要求太低,…  相似文献   

18.
<正>清人刘熙载说到文学创作时说:"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这里的"意",指的是作品的主题、立意,这是贯穿全篇的中心。"笔",指写作过程,即用艺术形象来表现"意"的过程。作家不可能无目的地进行创作,他们总是要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深切感受和理解的东西,通过某个问题,表达某种见解和某种态度。因此,主题、立意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和左右着作品的构思和创作过程。创作是一个过程。无论  相似文献   

19.
林秋芸 《现代语文》2011,(9):117-118
叶圣陶曾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要“改变精批细改的作法,因为学生得不到实际好处,要启发学生自己修改文章,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这观点十分精辟,它向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启发学生自改文章。大纲也明确规定要让写作者自己修改作文。如何最大限度地培养出学生的自改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审视当前习作教学现状,教师除了在取材方面注意下功夫为学生拓展思路、寻找材料、实践积累外,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古往今来,凡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优秀作品,没有一个不是经过反复修改才成功的。曹雪芹写《红楼梦》琢磨十年,增删五次才告成功;大文豪海明威把《老人与海》的手稿反复修改近200遍才定稿……由此可见,修改是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自主修改修改习作主要是在草稿完成之后(同学们写草稿时应养成写一行空一行的习惯,这样便于修改),首先由同学们进行自改:(1)先纵观全文,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