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入世后,我国与全球资本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对人民币汇率以及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影响日渐增大,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3.
国际资本流动也称国际资本移动,国际资本流动在推动经济全方位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资产价格大幅调整,货币汇率异常波动和危机频繁出现,因此,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找出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对策是用好这把“双刃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著作中并没有专门论述国际资本流动问题,但其经典著作中仍然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国际资本流动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科学地揭示了国际资本流动在本质上的二重性特征,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货币效应和经济危机的国际传递性三个方面的经济效应,为分析和研究当前国际资本流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成功与否,将受到国际资本流向和各国的投资环境的双重制约。因此,及时而准确地把握当代国际资本流动态势,适时调整利用外资战略,是成功地利用外资的前提。本文对8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作了扼要概括,并对9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态势作了前瞻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利用外资战略进行分步调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成功与否,将受到国际资本流向和各国的投资环境的双重制约。因此,及时而准确地把握当代国际资本流动态势,适时调整利用外资战略,是成功地利用外资的前提。本文对8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作了扼要概括,并对9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态势作了前瞻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利用外资战略进行分步调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第五次国际购并浪潮中各国企业的购并现象分析了当今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我国在面临加入WTO和剧烈国际竞争的情况下,更应加强对外资的吸引和利用,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本文对这些新趋势加以分析,并从改善投资环境,产业结构升级,地域结构转向,以及鼓励外资参与企业重组和西部大开发等四个方面探索新形势下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遵循区域科学、国际投资学的相关原理,拟从国际性生产要素地理扩散、聚集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资本作为“地理粒子”空间运动的演化规律的科学内容,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东亚资本流动的区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出了初步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3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然而,随着国际资本流入量的逐年增加,国外资本对我国的资本流动性的影响日益加强,波动性也在不断加大,这必然会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经济与金融体系产生冲击,增加宏观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本文结合目前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势和特点着重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作用机制,并就如何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稳定宏观经济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与其相联系的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为各国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与国际资本流动相联系的是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这种配置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了垂直的专业化分工,即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集中于发达国家,而低附加值的中、低端产业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使世界制造业和服务业产生了巨大的规模经济和专业化效应。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创造我国经济发展史上辉煌成就的同时,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年来一直是国际资本流入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更是外资投入的热点。十几年来进入银行部门的外资不论是规模还是投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动机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只有充分了解外资为什么来,才能理解外资将会采取什么行动,造成什么影响?对此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决定对银行外资采取什么样的开放政策和引资策略。以外资进入中国银行部门的动机变迁为研究的中心,通过对1996-2008十三年来外资进入中国银行部门的历程和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传统理论认为的"客户追随"动机只在早期起主导作用,在中后期则是追求相对优势动机、追求东道国提供的市场机会动机、外资银行自身追求全球战略布局动机在不同程度上交替引导外资进入中国的银行部门,因此中国银行部门的开放政策也应作相应调整:鼓励外资进入中西部地区金融业比优先开放东部地区金融业对中国金融体系发展更有利;鼓励外资积极投入中小银行比鼓励外资参股大型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治理结构优化更有利。  相似文献   

12.
论欧元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它将在国际资本市场发挥重要的作用。运用比较的方法 ,对欧元、美元、日元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比较 ,以及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初步的分析 ,得出欧元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将成为与美元相抗衡的货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资本市场和国际贸易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国际贸易发展也有利于经济增长,自然地,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必然地联系.国外学者研究表明,资本市场的不完全影响着国际贸易模式,国际贸易有助于克服资本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国家快速崛起,这个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群体,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面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其经济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新兴国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和经济秩序的变革,政治话语权不断提升,以更加平等的身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成为推动国际格局发展变革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资本市场主要是由中长期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和中长期债券市场所组成。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广东省中长期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发展,唯有债券市场存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短期内,广东省资本市场发展的思路应该是:稳定中长期信贷市场,完善和规范股票市场,扩大公司债券发行的规模,开拓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实现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中误差与遗漏项目的数额与方向变化反映出我圆圆际收支统计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资本外逃是我国误差与遗漏项目长期偏向借方的一个重要原因。资本外逃若不加以控制,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可以通过采取完善金融体制,综合使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合理引进外资,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督,建立、健全涉外企业的有关财务制度等方法来拉制资本外逃。  相似文献   

17.
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化解劳资冲突、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形式在我国已推行二十余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集体合同形式化、实际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其背后涉及理念、立法、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因此,应当从立法制度、运行机制和救济机制等层面对集体合同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在较短时间内迅猛地侵蚀了金融机构盈利能力,挤压资本市场泡沫,割裂金融与实体经济间的资金供应链,推高失业率,导致美国金融体系动荡不安,经济一蹶不振。这场危机在较短时间内,席卷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转型经济体,影响十分深远。在此背景下,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在金融危机中的传导机制,以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文中比较深入地研究了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在金融危机中的传导机制,提出了构建国际资本流动监测体系及在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