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陈寅恪执教于中山大学时,讲课时校内教授旁听者常多于学生,陈因此有"教授之教授"的称谓。1953年12月1日上午,在陈寅恪家里,汪钱和自己的老师陈寅恪做了一次长谈。陈寅恪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所以周一良也好,王永兴也好,  相似文献   

2.
<正>傅斯年先生曾经评价陈寅恪先生:"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胡适先生则这样评价傅斯年先生:"孟真(傅斯年先生的字)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岳南先生的《陈寅恪与傅斯年》深情地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两位大师从留学、归来、南渡、北归直  相似文献   

3.
陈静 《甘肃教育》2011,(9):18-18
近一段时间,从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的《虎妈战歌》到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的博文。似乎都在倡导这样一种观点:教育,一定是伴随着痛苦、严苛而行的。快乐教育说被严重质疑。  相似文献   

4.
名师的境界     
春节期间,看了一则关于陈寅恪先生的资料。陈寅恪的“恪”字在人名中不读ke,而读quo,因《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无quo的注音,因此,有人读que,有人读ke,以季羡林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认为读que准确。名字问题,我们不去讨论它。据资料说,现在许多年轻人不知道陈寅恪是何许人也,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有些遗憾。陈寅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最为著名的国学大师、文史学泰斗。  相似文献   

5.
<正>陈寅恪先生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陈寅恪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譬如,他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如何,《诗经》《尚书》乃人人必读之书。因为它们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陈寅恪读书,注重原典和最基础的书,这可以说是他读书的一个诀窍。为什么要读"老书"?因为"老书"有"原创性"和"基础性",而且"老书"往往是一门学科的入门书。读"老书",  相似文献   

6.
“万卷唯凭胸了了”这句诗 ,是我国著名词学专家夏承焘先生由衷钦佩史学大师陈寅恪的肺腑之言 ,其意是说陈寅恪先生“读书破万卷” ,且能融会贯通 ,了然于心。紧接着还有一句“九州共惜视茫茫” ,说的是陈寅恪五十五岁时双目失明 ,令人感到万分惋惜。陈寅恪这个名字 ,现在的青年人恐怕都比较陌生了 ,但在2 0世纪 70年代以前 ,陈寅恪的名字却如雷贯耳 ,其人其文 ,都使人油然而生敬意。想当年 ,陈寅恪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 ,其他三位是 :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导师都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 ,都是莘莘学子心中的偶像。我国…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第九册有白居易的《暮江吟》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句中的“瑟瑟”,书上解释为碧绿色。人们常说“秋风瑟瑟”,“瑟瑟”是个象声词,这里为什么解释成“碧绿色”呢?我们在实习时,学生就提出了这个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才知道,原来“瑟瑟”是宝石的名称,来自西域,由于宝石的颜色是碧绿色,后来就用“瑟瑟”代指“碧绿色”。  相似文献   

8.
标准与融合     
正一著名学者钱文忠国学功底很深,对教育也时常发表观点。近期,他在《新民周刊》上发表文章,表达对中国教育的看法。其中说到,"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百分之百的。我们凭什么对将来要接替我们的子孙让步,我想不明白。"钱文忠不但对当下流行的"赏识教育"、"成功教育"不赞同,还大谈惩戒  相似文献   

9.
车祎 《中国教师》2014,(21):94-95
<正>金克木先生写过一个集子,叫《书读完了》。书中讲了一则轶事——1912年,年轻的陈寅恪拜访夏曾佑先生,夏先生跟陈寅恪感慨道,自己不会洋文,只会看中国书,结果近来已觉得没有书可读了。陈寅恪当时对夏曾佑先生"书读完了"的感慨十分吃惊,直到几十年后,陈寅恪自己也到无书可读的境界时,终于理解了先生当年的话。但我却简直是一头雾水,书怎么可能读完呢?最初了解金克木和他的这本书,是缘于我们文学院的王向远老师。王老师会给大二本科生开东方文学  相似文献   

10.
一、缘起1.关注点:新媒介背景下"唾手可得"的信息1930年,陈寅恪先生为《敦煌劫余录》作序,开篇写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新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1]陈寅恪先生有关"新材料"和"新问题"的提点,在当时有着发人警醒的时代意义,时至今日也仍然具有生命力。当今时代,互联网迅速发展和普及,新媒介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2]。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搜寻答案、辅助学习、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2011,(Z2):126
世界有"之最",中国有"之最"。其实,我们的古诗词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赋中也有"之最":最奇特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杜甫)最贵的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相似文献   

12.
孙膑时代就有轮椅了?古人衣襟是哪边在上?……"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插图有问题。"据《山西晚报》消息,近日,文史爱好者李彬先生说起小学课本中的一些插图,他充满质疑,认为有些教材编写得"太不严谨了"。李先生说:"你看,孙膑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他能坐上轮椅吗?"李先生翻开自己所带的课本,指给记者看。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田忌赛马》一课的插图中,孙膑坐在轮椅上发奋著书。  相似文献   

13.
陈寅恪先生是享誉中外的史学大师,亦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学术界从20世纪30年代已有学者开始对陈寅恪学术思想和有关观点进行研究和评价,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开始以更具学理性的态度从事陈寅恪研究,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其中对于陈寅恪文学研究方法与思想的研究所占比例不算很大,但通过梳理"诗史互证"方法、"了解之同情"方法、比较分析法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取得的学术价值及其中的不足,试图探寻关于陈寅恪文学研究方法的空白点,有利于进一步理解陈寅恪的学术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学界的"陈寅恪热"与国学研究的兴起,意味着中国史学的一系列变化。无论是在看待史学研究的价值、史学思想,还是士学研究的取向、史学方法上,90年代的学人及学风与80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从学界对陈寅恪先生的研究与推崇中可以看出。"陈寅恪热"实际上是90年代中国学术研究范式变化的信号与标志。  相似文献   

15.
陆键东先生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中倾注的大量情感,贯穿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始终。如此巧妙地运用这种技巧,可能与作者的编剧工作经历不无关系。全书史料之翔实同样不逊于其他同类作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为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所作序中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即“造极说”)从20世纪末迄今二十余年,被越来越多的宋代历史、宋代文学、宋代思想研究者所接受。陈寅恪对宋代文化的尊崇,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晚清民初汉宋学之争中的宋学倾向,陈寅恪对宋代史学的推崇,华夏民族本位文化的指向,陈寅恪中国文化整体视域中的宋代文化。由此可以得出两点认识:一是陈寅恪先生当年发表“造极说”有着特殊的语境,因此不宜简单地用陈寅恪先生指称宋代学术思想(主要是程朱理学)之“造极”来涵盖包括文物制度在内的宋代整体文化发展水平,更不宜作为夸耀宋代整体文化发达的一种标签。二是陈寅恪等学者身处救亡的历史大背景,强调华夏民族的单一性、独尊儒家文化的学说思想,是当时时代条件使然。就其尊崇气节和提倡纲常理论的出发点来说,实际上与辛亥革命之后仁人志士寻找救国理论相仿佛,即“希望以学术趋向转移人心治道世局的良苦用心”。故不能以此厚非陈寅恪。  相似文献   

17.
李欢 《中国教师》2011,(9):29-32
2002年9月8日,有两座铜像在北京师范大学落成,一座是孔子铜像,另一座则是北师大老校长陈垣先生的全身像。陈垣,这个在史学界让人如雷贯耳的名字,如今可能会让人们感觉有些陌生。作为一个史学大家,他并不像胡适、王国维那样,有着广为流传的坊间段子,但在学术界,他的学问是没有人不叹服的,陈寅恪就曾说过,他平生最佩服的是王国维和陈垣,陈垣学问踏实,德才兼优。  相似文献   

18.
1942年,国内物价飞涨。胡适听季羡林说陈寅恪一家食不果腹,立刻托季羡林送上3000美元,但陈寅恪坚辞不受,胡适想了一个陈寅恪能接受的办法,他提出将陈先生不需要的书抵扣这3000美元,于是季羡林奉送上3000美元,并替胡适拉回一车书。这车书,胡适捐给了一些社会机构。著名学者陈之藩青年时,胡适先生给了他一张四百美元的支票,资助他到美国留学。陈之藩后来有了钱马上就还给胡先生,还写了一封信致谢。胡适接到信后给陈之藩写了回信:"之藩兄:谢谢你的来信  相似文献   

19.
在清华大学校园内,有一座并不高大却肃穆庄严的石碑,正面端书"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这是为纪念我国清末民初大学者王国维而建。该碑建于1929年,碑文为陈寅恪先生所撰:"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火,共三光而永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经陈寅恪先生概括提炼,播在人口,它们也成了中国高校师生共同追寻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正>钱文忠出身于江南望族无锡钱氏,是季羡林先生的入室弟子,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漫谈人生》这本书,钱文忠以参透人生的智慧、独到新颖的视角、平实无华的语言,与我们分享生命的体会和人生的感悟。这里包括生命的意义、成长的欢乐、处世的智慧、生活的乐趣、人生的修为等人生关键词。书中,钱文忠不仅与年轻人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