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网络、电视、报纸新闻相互竞争的现状下,报纸的导语也日趋于多样性,日渐创新,不再拘于形式和墨守成规,而是以老调谱新曲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一般说来,导语即紧接新闻由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的文句揭示新闻主题,吸引大众能有兴趣阅读完全文。 相似文献
2.
悬念,指人对某种事物的关心、惦记,殷切地盼知其结果的一种心理状态。后“延伸为一种艺术欣赏中的心态”。将悬念导语引入新闻导语写作,就形成悬念导语。悬念新闻导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凤头”形式,在传播信息时具有特殊的功效:奇特、趣味、吃惊。这三个功效,使悬念类导语成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宠儿”,不少新闻工作者在消息写作时争相加以应用。悬念类导语不是记者主观为之的东西,它源于题材自身所具有的某一点戏剧因素,本 相似文献
3.
4.
5.
6.
就形式而言:导语者,新闻(消息)的开头也。一般就是消息的第一段,如果为简讯则多是第一句话。当然,导语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段落,但多见于西方新闻,导语中又有“主导语”和“次导语”之类的称呼,便是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7.
2000年,笔者忙里偷闲,断断续续读了一些外国新闻作品,发现他们的新闻导语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千变万化,很值得借鉴。 悬念式导语引人入胜。2月9日,英国《金融时报》刊出一篇题为《出于对未来高速公路的考虑,财团竟相款待北京》的文章,文章导语是这样写的: 中国领导人很少乘火车旅行。但是,在最近的日本和法国之行期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却惬意地坐在一节车箱里,观看奔驰的列车窗外的景致。 很少乘火车旅行的中国领导人,为什么最近在国外乘火车? 相似文献
8.
9.
有西方记者指出:记者如果在导语写作中没有能力,那他就没有写作能力。从新闻事实本身来说,导语应是所要报道事实中的最重要的亮点,是整篇新闻的一个卖点;对读者来说,导语应是激发读者阅读的一个兴奋点。在写作过程中,导语的写作时间通常占据整篇新闻构思与写作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考察当前新闻导语写作,就会发现概念性导语、概括性导语、笼统性导语、综合性导语等等抽象性导语充斥在我们的新闻报道当中。抽象性导语恰恰忽视了读者阅读新闻时的首因心理,不能调动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缺少激发读者阅读的兴奋点。为解决这个问题,记者在采写… 相似文献
10.
作者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并对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特色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广播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当今的网络传播媒介异常发达,给广大的人民群众造成眼花缭乱之感。大多数的受众都是先浏览新闻导语,然后决定是否观看此条新闻。所以,新闻导语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针对于目前的这样一种状况,我们来进行研究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写作特点就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本文旨在结合笔者从事多年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经验,简要谈一下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的特点,进而提出突出我国电视新闻导语的特色的方法,以便于更好的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硬、软导语之争 西方新闻学中的硬新闻(hardnews)是一种强调时间性和重大性的动态消息。 在文体上,硬新闻的典型标志是倒金字塔方式,一般采用概括式导语,又称硬导语,它要求开门见山,一语中的。然而,这种写作方式自上个世纪初起便面临着激烈的挑战。一些记者认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从新闻的审美视角审视导语写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导语成功与否的框架,为记者成功的写作导语提供了可供学习的范式。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们媒体上的导语真正吸引你了吗?翻开报纸、打开收音机、电视,我们看到、听到的导语令人失望。大量僵化、枯燥、呆板、繁杂、没有任何吸引力的垃圾导语充斥于媒体,让人不忍卒读。少有真正有吸引力的导语,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导语更如凤毛麟角。除少数几份报纸,很多报纸的导语实在让人读不下去。有的牵强附会,生硬拔高。有的言之无物,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16.
17.
18.
范长江说过:“新闻写作对导语的要求很高,要写得有魅力,令老百姓看了非读不可。”新华社记郭玲春说:“平实、缺少个性的导语会使新闻流于一般,章刚起头我就想把经过我观察得出的结论或看法告诉读。”由此可见导语对新闻写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导语的写作是新闻采访与写作关键技能之一。导语是一条新闻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读者是否会对这条新闻感兴趣,是否会继续阅读下去,因而也就决定了这条新闻报道的成败。写出好的导语,是记者新闻敏感度、采写水平最直接的体现。好导语也是公众知情权的体现。一、导语要体现最有意义、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1.好记者不会写出雷同的导语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新闻写作的模式化、公式化现象相当严重,只是不愿意主动认识和承认这个痛苦的现实罢了。特别是当大批记者云聚一处采访某一个重大新闻事实时,这种模式化、公式化就表现得更加突出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