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28年初,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起义部队,与中共湘南地方党组织共同发动和领导了湘南暴动。这次暴动历时三个多月,参加人数达100万以上,是我党自“八七”会议以来,组织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武装暴动,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革命史上又一重大历史事件。湘南暴动,不仅保存和进一步武装了南昌起义的部分武装力量,坚持了武装斗争这面光辉旗帜,而且先后在宜章、郴县、耒阳、永兴、资兴、安仁、桂  相似文献   

2.
淮盐区“八一”总暴动鲁世平1930年淮(阴)盐(城)地区发生的“八一”农民武装总暴动.是上地革命战争时期,淮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声势最大的一次武装斗争.这次暴动,时间跨度为7月中旬至11月上旬,涉及淮阴、谁安、涟水、泅阳、盐城、阜宁6个县,...  相似文献   

3.
南昌 南昌     
《初中生》2011,(8):12-16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八一起义”,又称南昌起事,指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昌领导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国民党统治的开始,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  相似文献   

4.
一九二八年三月八日,在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和中共平和临时县委的领导下,平和县农民武装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所制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永定和广东饶平、大埔等地农民武装的配合下,毅然决然地高举武装暴动的大旗,一举攻占县城九峰镇,演出了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热忱帮助孙中山总结军事斗争的经验教训,积极参加黄埔建军和统一广东的战争及北伐战争,从而使国民党的军事业绩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军事实践中,也对武装斗争有了初步认识,并积累了武装斗争的经验和掌握了部分武装,为后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南昌 南昌     
新华 《初中生》2011,(22):12
核心提示: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八一起义",又称南昌起事,指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昌领导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国民党统治的开始,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宣告了  相似文献   

7.
《学习之友》2006,(9):63-63
杨石魂,广东普宁人,生于1902年,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他受党组织派遣,回潮汕领导青年学生和工人群众开展革命斗争。1925年,全国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广东潮汕地区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这一时期,领导潮汕工人开展革命斗争的就是中共汕头特别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杨石魂。大革命失败后,时任汕头地委委员兼工委书记的杨石魂,秘密组织普宁和各地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建立普宁县临时人民政府,后率工农武装与海陆丰农军会合,组建起东江工农自卫军。1927年7月,杨石魂按党的要求重回潮汕,任中共汕头市委书记。9月,南昌起义部队先后撤退到潮州、汕头,杨石魂率汕头农军策应起义部队,并亲自护送起义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安全转移到香港。  相似文献   

8.
湘南起义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牵制了敌人,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创造了条件;产生的武装力量和游击战术的成功运用,为井冈山根据地武装斗争的开展和胜利奠定了基础;开创的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的先例,为井冈山根据地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三者紧密结合的建设道路提供了范例;政权、军队建设的经验,为井冈山根据地建设奠定了基础;它的伟大实践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农红军是在武装暴动的基础上,通过与工农武装割据互相依托而创建的。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所组建领导的军队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具有的不同于以往军队的特点,以此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地武装起义中探索建军治军规律,逐步深化和完善对创建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战争的认识,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工农装武割据”是毛泽东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过程中,于1928年提出来的。它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主要阵地,在我党的领导下,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1929年至1930年间,邓小平又成功地将这一思想在广西左右江地区进行了伟大的实践,从而再次证明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性,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学术界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引入了新的理论视角,探讨辛亥革命时期的武装斗争,其研究主要关注孙中山、黄兴的武装斗争思想,武装斗争的战略策略方针,武装斗争战役,武昌首义及各省光复斗争和武装斗争的作用及评价等问题。但武装斗争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因而仍是一个极具拓展空间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周恩来是中共最早懂得武装斗争和革命军队极端重要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开拓中共军事工作的先驱,是中国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领导人之一,在长期武装斗争实践中,周恩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创了十个最。  相似文献   

13.
乌兰夫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的战略策略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的战略策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民族地区的运用与发展。乌兰夫在领导内蒙古革命斗争中,以政治斗争为主导,充分认识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认真贯彻毛泽东“成立维护群众利益的少数民族自己的军队”的思想,创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在内蒙古取得了政治和军事斗争的胜利,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斗争。  相似文献   

14.
苏区时期,红色政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并努力实现"耕者有其田"革命理想而建立的。红色政权创立具有偶发性,没有通过"中央——城市——地方——乡村"路径逐步向乡村渗透的,而是通过"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方式在乡村中出现。红色政权在与白色政权抗争中取得胜利后而建立的,它的建立可能是突发式的、偶然式的、零碎式的。这些在红色政权建立步骤及其类型上均有体现,如农民协会、革命委员会和苏维埃政府有时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东江文化的特色与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江文化,即广州以东之珠江流域特有之文化。东江文化是在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古越文化与中原移民,特别是唐宋之际从中原南下的客家移民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因为客家为东江流域最大的族群,其原载的中原文化高于移入地之文化,故而东江文化带有鲜明的客家文化特色。这一特色是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得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在走向托洛茨基主义后,就开始以“不断革命论”即托洛茨基主义理论来解释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由于陈独秀站在“取消革命”的立场,所以他就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建立红军。在陈独有看来,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时候,只有进行“合法”的议会斗争,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所以他提出了“国民会议”的口号,作为革命斗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八路军留守部队、地方武装部队和群众武装构成了军事斗争的主体。边区军事斗争的性质,是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陕甘宁边区的军事斗争,保卫和巩固了陕甘宁边区,为促进边区各项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对常熟抗战史研究的著作中,注重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斗争的记载,在全面、完整方面存有不足。《常熟抗战史印》首次以较多篇幅记叙了国民党军队在常熟的艰苦抗战,同时也对新四军和人民群众所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作了生动叙写,从而告诉读者,只有真实反映国共两党、两军在抗战中各自所作贡献,这样的抗战史才是真实的、全面的。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时期,一部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妇女,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激荡下,秉着男女平板的时代精神,亲自领导了妇女争取参政的斗争。妇女们采取了上书请愿,舆论回击、“武力”抗议等多种斗争方式,将妇女解放运动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了广大妇女要求登上政治舞台的迫切愿望。尽管斗争的结局很不理想,但是妇女们那种争自由,争平等,争人权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却在妇女解放运动走上闪现出不可磨灭的光辉,成为妇女们政治上觉醒的重要界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