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学科德育目标功利观的超越--还学习主体学习动机的自由 地理教育学的德育目标含有明显的功利性,那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优良的中等地理教育师资.这种为社会的"大功利"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通常仅强调"大我"而无视"小我"发展需要及德育的精神本性追求,从而违背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审美标准.由其导引的德育课堂通常是缺少教育道德的,因为它忽略了有不同追求的个体.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当前或将来是否选择教师职业作为学习个体道德优劣的评价标准,因为不同的职业道德都可以追求理想人生的至境.我们当然支持以社会利益为先的从教选择,但同时也不应排斥"小我"对"大我"的自由选择,因为这也是个体与社会发展所需.高师院校的学科德育课堂应更多体现出对个体建立理想人生目标的"终极关怀",而不仅仅局限于力图表现"公正"的专业视野.  相似文献   

2.
论审美化德育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美化德育模式就是以道德教育的超越理念为哲学基础,以实现道德自由为宗旨,以德育美的建立为目标,去提升德育及其对象的精神境界,使道德教育在对人生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过程中完成。  相似文献   

3.
德育审美化是近年来提出的旨在解决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之间矛盾的一种德育思想。对德育审美化的研究历程以及审美化德育模式的建构研究发展进行回顾,系统地介绍德育审美化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德育审美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德育美学角度深入探讨了新时期审美化德育实践观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大学精神的培养与塑追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通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体、客体和育人环境的审美化改造,真正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高校德育改革已普遍重视德育中审美因素的价值,并注意探索德育和美育相融合的德育新模式。实现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环境三个德育要素的审美化,以美辅德,是实现德育和美育融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德育审美化试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德育审美化,就是从美学角度,用美育方法来改革德育课,使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向美学、美育靠近,使德育向审美化方向发展。其依据是:德育本为真善美;美育应以德为魂;以美育德可使德育走出困境,开创新的局面。德育审美化,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改革,编写出德育内容,美学形式的新教材;其次是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就是传播媒介的形象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增强德育教学的审美性,使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美好道德的陶冶。  相似文献   

7.
论审美化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审美化教育可以使教育达到培育完美人格或全面发展且具有自由个性的人的高度。审美化教育的基本组成包括:审美化的教育过程、审美化的教育内容、审美化的教育形式、审美化的教育环境、审美化的活动形态等。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建构学校审美场和审美心理场,能够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价值体系,以凝聚整个学校的精神结构,使教师的精神具有审美价值,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入审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高校德育改革已普遍重视德育中审美因素的价值,并注意探索德育和美育相融合的德育新模式。实现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环境三个德育要素的审美化,以美辅德,是实现德育和美育融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洪燕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1):142-144
教育审美化境界所具有的形象性、创造性和愉悦性决定了教育审美化境界必然是教育过程达到最优化的最佳途径,是教育者教学创新构思的不竭源泉,是教学效果达到高效能的审美场。要达到教育审美化境界,必须激活教育活动的创造性,张扬教育活动的情感性,挖掘教育内容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教育主体审美化和教育客体审美化问题。教育主体的审美化包括教师的审美化和学生的审美化两方面:前者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仪表美、人格美、智慧美、语言美等各个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上;后者则表现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审美化——以美启真和教育目标的审美化——培养美的学生。教育客体的审美化是指教育活动的对象即教育内容的审美化,就是要挖掘教育内容中的审美因素,使学生在获得认知的同时也得到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1.
高校安全事件。高职类院校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类别,相同安全事件同样有高发的趋势。高职学生相对于普通本科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对于生命的认识也有一定的不同。如何在高职院校中结合学校特点开展生命教育,关系着校园安全的稳定,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在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实践能力相对较差、知识面狭窄、兴趣单调等情况,从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原则及课程设置方面进行讨论,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做了有意义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在高校中形成普遍共识。然而,不少新建本科高校在实施中却问题不少,重视程度不一、创新意识不足、机制体制不全成为普遍现状,因此教学和实践的统一、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成为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任务,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其关键是全体师生要转变观念,尤其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5.
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难题。新时期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应该倡导通过建立现代德育制度来教育人 ,鼓舞人。文章在论述制度德育内涵的基础上 ,探索了通过建立道德的德育制度、营造制度环境来构建高校制度德育体系的问题 ,试图构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区域经济参与全球竞争程度的日益提高,高职院校必须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必须明确动因和目的、内容和重点、媒介和平台、组织和保障,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基础和特点来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所处安全环境的复杂性、敏感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中央高层密集下达备战指令,军队密集进行实战化演习演练。面对新形势,高校有必要从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出发,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原因在于:一方面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在组织、内容、方式方法和对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国防教育在培养、提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方面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其又是实现“强军梦”历史使命的要求所在。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创业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要从多方面创造条件,培养创新性人才,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长期存在“文理分家”的情况,即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相互背离,缺乏沟通,给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首先对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产生历史及背离原因做了简要分析,结合当今实际情况指出应对人文教育给予足够重视,最后指出两种教育的整合也是大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师音乐教育规模的扩大,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目前,从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必须做到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大胆探索教学实践及社会实践,重视生源质量,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