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骨文研究“专家”刘志伟高庆云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发祥地。在安阳日报社,有一位致力于古文化研究、对甲骨文情有独钟并多有建树的记者,他就是政教部副主任刘志伟。刘志伟1984年半路出家来到报社,10多年来一直主攻文化方面的报道。由于故乡厚重历...  相似文献   

2.
去年11月上旬,在安阳日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上,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学员引起了不少在场学员的注目。 这名老学员叫焦友信,58岁。5年前,他从市铅丝厂退休,是安阳市风筝协会副秘书长、《安阳日报》通讯员、《河南体育报》通讯员。他从1957年开始写稿,40个冬夏春秋,他的新闻稿子已在28家新闻报刊、电台发表或播发上千篇,可谓是新闻战线一老兵。  相似文献   

3.
郑茜 《新闻爱好者》2011,(11):159-159
《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于2010年1月9日正式创刊,是安阳日报社创办的一张服务“三农”的子报。它的创办,不仅成功占领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而且为安阳日报社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10日,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在安阳日报社视察工作,在认真翻阅了近期报纸后,王全书盛赞:安阳日报社办的是一流的报纸。  相似文献   

5.
《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于2010年1月9日正式创刊,是安阳日报社创办的一张服务"三农"的子报。它的创办,不仅成功占领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而且为安阳日报社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适应形势,为"三农"发展鼓与呼。《新农村》周刊的创办,  相似文献   

6.
正值甲骨文发现100周年之际,由安阳日报社记者刘志伟所著的《百年话甲骨》一书一经推出,立即引起各界读者的广泛关注,成为一部呼声极高的热门畅销书。由海潮出版社出版的《百年话甲骨》面世仅仅一个月,即被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选中,作者刘志伟带着他的新著,应邀走进了演播室,就“甲骨学100年”这一话题,畅谈了甲骨百年的风云历史。 我们知道,与明清档案、敦煌写经、流沙坠简并称为近代学术界“四大发现”的甲骨文是1899年被发现并认定的。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的安阳由于小屯村发现甲骨文字而名震寰宇。100年来,几代学人为之付出了智慧乃至生命。《百年话甲骨》的作者刘志伟,一直对故乡悠久的历史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从1984年考进安阳日报社开始,便致力于甲骨学的研究,利用多次采访国内外殷商文化学术会议的机会,遍访甲骨学商史界的著名专家学者,贪婪地吸吮殷商文化的营养。同时,他围绕自己的采编范围而建立起来的资料库又大大促进了采编工作,逐渐自觉地以“学者型记者”来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7.
《采.写.编》2006,(6):4-4
本刊讯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10月29日,甲骨文的发祥地、“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故乡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界朋友和国际友人。由我刊发起,河南安阳市委、市政府主办,安阳日报社具体承办,河北日报社等新闻媒体联办的中国第三届太行山新闻论坛在安阳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8.
一、广播中多档节目联动,创造"爱心奇迹"2014年4月15日,辽宁交通广播热线接到一位听众电话,一个哭泣的女孩子的声音传来,"我想救他,因为他才16岁,希望好心人能帮帮我们,帮我救救弟弟,我一定会报答所有好心人。"原来女孩的弟弟得了白血病,她希望好心人能够救救她的弟弟。2013年9月,这位女孩16岁的弟弟吕学利患了白血病。治疗这个病的最佳方案就是干细胞移植,为救弟  相似文献   

9.
2000年11月8日。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以从事批评报道著称的南方日报社读者来信部副主任曹轲登上了颁奖台,接受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的“金枪奖”称号。我握着他的手说:“金枪奖”,你当之无愧! 在南方日报社领导班子成员中,我较长时间分管舆论监督的工作,与曹轲可以说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因此,我对他的为人是比较了解的。的确。在舆论监督的这支队伍中、曹轲堪称佼佼者。 曹轲是1995年4月正式调入南方日报社读者来信部工作的。他原在一家刊物当编辑,在该刊物停办面临“下岗”待安置之际,他萌发了到南方日报社…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的一天,刚刚参加完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委会返回伊宁市的新源县哈萨克族青年牧民毛里塔巴依,敲开了伊犁日报社一位汉族记者的家门。一进门,他就上前握住记者夫妇的手,用汉语说。“爸爸、妈妈,您的儿子回来了!”两位老人慈爱地抚摸着他的肩头,一边打量,一边问寒问暖。接着,两位老人开始按哈萨克习惯给他做起饭来。这两位老人是谁呢?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结下了这样深的骨肉之情呢?这,还得从二十五年前的一件事说起。1961年8月中旬,伊犁日报社汉族记者袁棣一赴新源县,采访  相似文献   

11.
耕耘在广西的大地上──记广西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明德本刊记者侯兵李明德主持广西日报工作4年。4年来,广西日报的宣传报道有声有色,经营管理红红火火。4年埋头工作,苦辣酸甜备尝。问他成功的经验,李明德谈的最多的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一李明德是根据中央交...  相似文献   

12.
金黎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安阳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近几年,他已在全国30多家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杂文、特写、报告文学作品五百余篇上百万字。1987年第四期《新青年》杂志刊发了金黎的照片与简介;同年8月,《人民文学》函授版发表了题为《河南金黎创作丰收》的消息;1993年12月6日,《新书周报》在《作家追踪》专栏刊发了题为《探索·追求·奋进》的文章,介绍了金黎的学习、创作及获奖情况;1996年年初,河南电视台、安阳电视台专题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传略已于1991年被选人《中国当代青年作家名典》;1995年被选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相似文献   

13.
2001年3月16日凌晨4时16分左右 ,石家庄市棉三宿舍区发生了惨绝人寰的爆炸案。与事发现场仅一街之隔的石家庄日报社员工闻讯赶赴现场迅即展开营救 ,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时代壮歌报社编辑、记者 :上一声爆炸 ,把居住在棉三16号楼附近的石家庄日报社的职工们从梦中惊醒。也许是职业的本能 ,使石家庄日报社社长王贵海立即拨通了市公安局领导的电话 ,并报告情况。几分钟后 ,他赶到现场 ,只见临街的16号楼整体坍塌 ,四周弥漫着呛人的尘埃 ,不时从坍塌的楼里传出凄惨的呻吟和呼救声。此时王社长呆了 ,不知所措 ,但他很快冷静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在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四位获奖者中,有一位曾在军旅生活了12个春秋,并从事过部队新闻报道的作家,他就是《骚动之秋》的作者刘玉民。1969年,年仅18岁的刘玉民被荣成市夏庄公社聘为通讯员,他写的一篇学雷锋的长篇通讯被捆台日报》刊载,从此,他成了烟台日报社特约通讯员,写了不少新闻报道作品。1970年,刘玉民应征入伍。这一年,他将自己创作的小说《共产党员》投给济南日报社,结果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载了这篇小说。从此,刘玉民步入了新闻报道行列。那时的刘玉民对新闻的写作热情极高,他用一双新闻眼去观察生活,捕捉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1月8日。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以从事批评报道著称的南方日报社读者来信部副主任曹轲登上了颁奖台,接受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的“金枪奖”的称号。我握着他的手说,“金枪奖”,你当之无愧。在南方日报社领导班子成员中,我较长时间分管舆论监督工作,与曹轲可以说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因此,我对他的为人是比较了解的。的确,在舆论监督的这支队伍中,曹轲堪称佼佼者。曹轲是1995年4月正式调入南方日报社读者来信部工作的。他原在一家刊物当编辑,在该刊物停办面临“下岗”待安置之际,他萌发了到南方日报社工…  相似文献   

16.
3月2日下午,传来了希凌同志病故的噩耗,我一下子懵了,为失去一位尊敬的领导同志和良师益友而沉浸于无限的哀思中。 1951年11月,丁希凌同志由商丘地委调到河南日报社工作,从此开始了他为之奉献了毕生精力的新闻生涯。他先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1954年任社长兼总编辑;1955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他任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河南日报总编辑。在新的领导岗位上,他孜孜苦头,宵衣旰食,带领河南日报社全体职工励精图治,为办一张高水平的报纸开拓前进,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在河南报业史上写下熠熠生辉的…  相似文献   

17.
每次出差到南阳,都会有新闻圈的朋友向记者讲述一位总编辑和残疾农民通讯员的故事。故事中一位是原南阳日报社总编辑、现河南日报社副总编辑刘少宇,另一位是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刘寺村的残疾农民通讯员陈天才。 两位身份悬殊、资历各异的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通过对他们交往的探寻,我们看到的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优良传统。 今年55岁的陈天才,1961年不幸左腿致残。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新人新事的不断涌现和乡情民意的变迁,激起了他的写作热情。但由于家境困顿,为了省下邮票钱,他不得不手摇轮椅,从7…  相似文献   

18.
张遂旺  阎亮 《中国记者》2012,(10):96-97
站在大地上,才能把根扎得更深,脚站得更稳. 2011年夏天刚过,大家发现在内黄县宋村乡历经3个月实习锻炼后,《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的编辑王晓楠不仅变黑了,还增添了一丝稳重.她感慨地对同事们说:"到乡村实习让我接了地气." 安阳日报社的"新生代",这批80后采编人员从小在城市长大,一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有着高学历、高素质,却分不清无谷杂粮.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和谐的组合。在老河口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晏书成身上,学者、记者和报业经营者三种身份有机地集合于一体。他出版发表的书籍、论文、新闻作品几十万字,有的被评为全国、全省获奖作品。他到报社10年,使报社两次跻身于湖北省先进县市报社行列。 “改出新闻生产力” 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浪淘沙,只有靠改革激发活力,县市报才能不断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选拔贤才不应先量胡子长短。”1994年4月,晏书成提议对广告科长一职实行公开招标、竞争上岗,把到报社不足一年的一位青年推向中层干部岗位,一举解决了广…  相似文献   

20.
1997年4月中旬,焦作日报社举办了“李弘优秀版面作品展”。为一位普通编辑举办版面作品展,在焦作日报社尚属首次,在河南省新闻单位也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